印度嫁妆为何这么高?的头图

印度嫁妆为何这么高?

2020-09-03  |  龙源期刊网 收藏(0)  | 

印度嫁妆为何这么高

印度嫁一个姑娘会被提多高的条件?说起来让人瞠目结舌:男性家庭环境越优越,个人条件越优秀,越有资格提出高要求。一个家庭不吃不喝,四到六年才能攒够该收入阶层一般嫁妆中的现金部分,此外買房买车、购置家具等缺一不可,婚礼的全套费用,也全由女方支付。

而且,嫁妆不仅仅限于婚前索要,婚后男方依然有“无限续杯”的权利。因此起码有一半以上印度人为高陪嫁习俗所苦,不少姑娘因为嫁妆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而被父母厌弃。针对这种歪风,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就出台了《嫁妆禁止法》,可仍屡禁不止,原因是这种制度有着根深蒂固的渊源,那就是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规定,婚姻问题要在本种姓内部解决,一般不出圈。如果非要出圈,那么只能是高种姓的男子迎娶低种姓的女子,高种姓的女子一旦下嫁生子,则被自动归为贱民,终生不得翻身。所以一些低种姓的女子为了改变命运,不惜倾家荡产陪嫁妆“嫁入豪门”。

而低种姓的男人,要勒紧裤腰带出彩礼求一房媳妇。所以近代之前的印度,高种姓婚姻形成高嫁妆的风气,低种姓婚姻则形成男方支付彩礼的风俗。

近代之后,英国殖民者将源于古罗马的女性陪嫁习俗带进印度,更助长了嫁妆成为“上流社会”的标志。先进的工业文明夹杂着西方消费主义至上的虚荣攀比之风席卷印度,一时间嫁妆变成身份地位竞争的重要项目。

男人视陪嫁品为自己综合魅力的成绩,女人则视嫁妆为后半生的筹码。精英阶层不断抬高数额炫富,普通人则竭力赶上以求减小差距,最终形成了全民参与的高嫁妆之风。

作者:杨清筠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为您推荐:

+1 点个赞吧 赞(0)

关注作者

头像
龙源期刊网
龙源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提升中国期刊的竞争力,优质版权内容的聚合平台...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