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一个角度来写

 我来答
黄沙记忆007
2016-03-23 · TA获得超过3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0
采纳率:74%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对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却知之甚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我们的影响根深蒂固。无论我们现在和国际如何接轨,无论我们的生活里有多少外来文化的影子,但只要是中国人,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传统文化该如何弘扬?弘扬哪些方面?正如只有正确认识我们自己,才能扬长避短一样,只有认识剖析传统文化,才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广大。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具有调节个人心理与社会情绪的功能,应对其加以继承和创新,使之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资源。
传统节日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增加新的意义。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工作进行部署。可是多年过去了,成效不容乐观,从现实情况来看,利用传统节日诉求增加假日的人多,倾身其文化内涵的人少,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日的年轻人多,中华传统节日几近为假日的一个符号,似乎我们的节日总与吃相关联: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传统节日变成了美食节,过节变成了聚餐,吃了饭,节便算过完了。在不少地方,节日更多地充斥着商业炒作、旅游开发、假日经济的喧嚣,传统节日中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变得越来越淡了。另一方面,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许多“洋节日”传入进来,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圣诞节,而对传统节日却持冷淡态度。难道是中国的年轻人真的不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另有其因?
  对于以上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国人除了知道这么一个可以放假的假日外,好像也就只知道是放假的假日了。据了解,最近,十位来自中国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一样,郑重呼吁国人慎对“洋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他们说;“作为传统节日,它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我们的节日”,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弘扬文化,继承传统,不仅可以避免传统节日形式和内容的割裂,更可以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让大家受到一场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认清传统文化重要意义之外,节日文化也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能放任自流、自生自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传统节日,都应当认真设计,在秉承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文化因素。
传承中国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该要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念。节日是团聚、喜庆、祥和和敬老爱幼,我们应该将其从家族文化传统中引向社会,从而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培植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吃的习俗,需要优化,不要把节日仅仅当作吃喝豪饮的日子,节日应该是在于增进亲情友好,满足人的感情需要,把文化方面的丰富底蕴和内涵充分发挥出来。要继承和拓展节日的多项功能,特别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通过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使自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弘扬中国的节日文化,应当注重形式的创新,必须对原有的传统进行加工和改造,提取它的精华部分,增添新的时代元素。一方面要强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提倡诚信正直,尊老爱幼,重视血缘关系和亲情凝聚;另一方面则要随着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吸收和融合外来节日中的热闹、谐趣的成分,注重交往交流和人文关爱。传统节日的某些习俗也应当有所改变,除了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样的简单形式之外,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动应当成为节日的主潮,比如我局近期开展的包粽子比赛,春节我们也可以举办毛笔手写春联比赛,中秋节可以举办“月圆人圆两团圆”摄影展等等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在节日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