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 我来答
浮生闲z
2022-12-17 · 超过3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1、重人事,轻视来生。这与农耕生产方式思想有关。中国总体自然环境较好,加之中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有序,周而复始,这是形成中国文化特点的重要原因。人们住四合院,性格平和、做事中庸。而地处大西洋边的西方,自然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迫使他们要去人定胜天、征服自然。2500年前,历史的巧合,欧洲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在爱情海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印度释加思想家在恒河畔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而中国的思想家孔子、老子在黄河、淮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仁与礼。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中华文化具有重人事、轻宗教,重现实、轻来生的特点。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产生的思想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要回顾这一问题,并被它燃起火焰。马克思把人类的童年时代分为正常的儿童、早熟的儿童、粗野的儿童,并认为中国文化是早熟文化。

2、重生生,讲求和合。重生生,《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生生有三层含义:生而又生,连绵不断(时间);有而又有,丰富多彩(空间);新而又新,日新月异(品种)。商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反本开新,开物成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易有三种解释,一变,二不变,三简易。这三种根本上体现生生不息。孟子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一个很重大的责任就是把香火传承下去,这里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终极关怀。

讲和合,中国人讲天人合一,顺乎天,应乎人。既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又要响应人的基本需求,满足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和而不同,整体的有机性,及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差异不同,就叫做“和合”。中国人认为三教也可以合起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很强,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兼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重伦理、以道至上。农耕的自然经济、血缘关系、宗法制度是重伦理的前提。家国同构、伦理本位、德主法辅、礼法合治是中华文化“伦理性”的特点,统治阶级治国注重道德感化的威力,强调劝善惩恶,见贤思齐。这种“伦理性”的文化教育人民为理想而献身,颂扬高尚的情操与名节。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以修身为核心,以救世为目的。儒家的核心是礼和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讲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常、五伦、四维,讲求和谐有序,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要求实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亨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修已安人,修身治国。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思想,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文化价值、道德素质、风俗习惯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4、重实际,追求稳定。农业文明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中华文化具有务实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特征。我们讲究实事求是,合乎情理,对神也同时采取实用的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或见神就拜,说不定有用。所以中国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走火入魔,历来有忧患意识,同时也有乐观心态。中庸之道是以平和稳定为旨趣的农人和农业自然经济的产物。中庸尚调和,主平衡,反对走极端,提倡择两用中。它是中国式的智慧特征,体现在政治上裁抑豪强,平均权力和田产;在文化上能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在风俗上则不偏不颇,同于一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靠中庸之道躲避了很多灾难。

5、重整体,讲求变化:中国哲学讲整体性思维,定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浑一,追求天人合一。中医讲整体、辩证、浑然一体。中国菜是多种佐料、菜混烧。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西方神学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中国习惯从抽象到具体,从务虚到务实。西方习惯从具体到抽象。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主要矛盾解决了,有很多次要矛盾更难解决。同时中国人一切随机应变,讲技巧变化、相反相成,讲变则通,通则久。如:花无百日红,日无千日好。将欲弱之,必欲强之;将欲灭之,必欲固之。
匿名用户
2023-05-18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 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积淀。2. 经典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易经》、《四书五经》、《诗经》等古代经典,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3. 尊重传统。中国文化强调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注重家族和家庭的价值观传承。4. 礼仪文化。中国文化注重礼仪和仪表,强调人际关系的交往和处理。5. 文字文化。中国文化的传统书写方式是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6. 价值观。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和谐,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行为。7. 宇宙观。中国文化对宇宙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道教和佛教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和宇宙间的平衡和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白阳衷震
2022-12-16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713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无疑是伦理政治型,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统一性与连续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首先是由共同的地域状况决定的。自古以来,华夏子孙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随着政治的不断统一以及共同的语言和经济生活,逐渐形成了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从而使华夏民族拥有了超强的凝聚力。民族的融合和凝聚为统一的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对前人创造的文化的合理成分加以继承和发扬,这样既可达到维护统治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千年文化传统的沿袭。
二、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在中国,自古以来,神权都不能超越君权,而不像西方,教皇能够凌驾在君主之上。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宣扬“轻鬼神,重人事。”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民本则主要体现在尊君重民的思想,肯定民为邦国的基础本根。主张君为民主,重民心、民力与民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为人类生活指明了方向。
三、重群体轻个体
传统社会强调人对社会承担着责任,为了实现群体的利益,可以牺牲小我。这一特点,首先表现为家族本位,把家族看得比个人重要,注重家族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其次为宗法集体主义原则,即宗法集体内部区分尊卑长幼,规定各自的责任义务。最后表现为追求社会价值,认为人须服从于集体,应对集体有牺牲奉献精神。
四、重人伦轻自然
重人伦轻自然的特点表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氏族中的人伦关系,维护血缘宗法关系远远超过对自然的探索。认为人道重于天道,从而致使古代教育也与科学知识相脱离,对儒家经典却奉若圣明。
五、崇老尚古
六、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