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竹节虫是直接进化而来的

 我来答
百度网友0f1c54f9b
2022-12-04 · 超过13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983
采纳率:15%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以下原因说明竹节虫是直接进化而来的。竹节虫,竹节鞭,属有翅亚纲下的直翅总目,因身体修长而得名,有翅或无翅。体长而大,为中型或大型昆虫,一般体长在6厘米至24厘米。最大的62.4厘米。

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当受伤害时,若虫的足可以自行脱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

竹节虫简称“虫䗛”(合成一字,xiū)。如瘦虫“虫䗛”、棉细颈杆“虫䗛”和东方叶“虫䗛”等。[1]竹节虫在拉丁语中是幽灵的意思,它是昆虫纲里的1个目,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3千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3百多种。可能中国昆虫学家为突出它的特殊性,专们造了一个脩字,作为它的简称,这个目也叫脩目。外形像竹节的称为杆脩,像叶片的称为叶脩,而混身长满小刺的,理所当然的被称为刺脩。别小看它们,在您面前的是著名伪装高手,当它爬在植物上时,能以自身的体形与植物形状极其相似,装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枝条或树叶,惟妙惟肖的程度是否已经让您的视觉大大领教了。同时,它还能根据光线、湿度、温度的差异改变体色。这只竹节虫就和它所在植物一个颜色,让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使天敌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而安然无恙。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生活中我们称为隐身生存行为。因为比其它善于拟态的昆虫更技高一筹,所以隐身术竞赛的桂冠,当然为竹节虫所拥有。如今,隐身术的概念和技术已广泛并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各项研究中,昆虫隐身术中的高手们带给人类的启发和灵感是不容忽视的。

  

除了得天独厚的外形,超强的耐心也是它致胜的法宝。白天,这些以细瘦狭长的身材为典型特征的竹节虫,凭借自身良好的伪装安全地潜伏在栖息的林地、丛林或花园中。为了能与周围的环境完美地结合为一体,白天能一动不动地保持着精致细微的形态。事实上,有些竹节虫可能就潜伏在你家花园的树木或草丛中长达数年之久而从未被你察觉。一到夜晚,竹节虫们凭着一双如炬的亮眼变得异常活跃,它们在栖息地四周巡游并找机会进食,饱餐之后来滴水有助消化。

瞧,它感觉到脚步或音乐的振动时,竹节虫就会放松自己,扭动腰肢,闻声起舞,这当然只是某种意义上的跳舞,其实是模仿枝叶的摆动。在参加聚会的时候,你会偶尔停下来用餐吗?竹节虫也会这样!微风吹过时它们会吃东西,不仅仅是为了跳起舞来更有活力,也是为了更安全。竹节虫的体形各不相同,最大的长度可超过30.5厘米,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昆虫。

有了超级伪装的外衣,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对付敌人竹节虫还有自己的一套保命本领。在情况危急时,会断肢而逃。你看,这只竹节虫中间的两只就断了一只,但并不影响它行动的灵活。有许多种类的竹节虫都会随时准备断足求生,假如负伤逃脱的竹节虫尚未成年的话,这只断足一般都会再长出来,不过这种伎俩如果超过三次就会威胁生命。

  

自然的淘汰总是很残酷的,目前全世界每天就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难道仅仅是超级伪装和舍足保命的本事,让竹节虫经过慢长的2亿多年,成为昆虫中“活化石”的代言虫。

眼前的这块化石,是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在1994年发现的。也是目前全世界发现最早最完整的竹节虫化石,它不仅证明了竹节虫在古老侏罗纪时期就存在,而且当时还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这个标本曾经被原苏联科学家认为是一种类似蝗虫直翅目昆虫的化石,最后经中国人研究发现是一种古老的竹节虫化石;仔细看,化石中显示了当时它前翅非常发达,长度跟后翅几乎等长,后翅更加宽些。说明当时具有很强飞行能力的竹节虫,能很好的躲避天敌,不用发育相应拟态的习性。而现在的竹节虫飞行能力极弱并且有拟态现象,这反映出竹节虫现在的天敌远远多于2亿多年前。同时,与现在的竹节虫比较发现,尽管外部形态已是沧海桑田,但是内部消化器官极为相似,这说明由于生存的需要,外部器官的演化速度会远远快于内部器官。今天竹节虫家族中的许多成员都像失去了翅膀,而它们的一些亲戚却仍然拥有翅膀。这一现象表明,达尔文的进化论本身也许需要修改了,因为他认为,进化过程是不可以逆转的,也就是说像翅膀一类复杂特征不可能在进化中失而复得。进化生物学家们在分析35种竹节虫的DNA后发现,在数百万年的进化历史中,某些竹节虫的翅膀多次失而复得的进化现象至少出现了4次。这说明在2亿多年的时间里,竹节虫创造翅膀的基因似乎并没有消失,当发现翅膀和飞行能更加有利生存时,会让翅膀再长出。

  

无论有没有翅膀,繁殖后代都是一生中的大事。随着初夏的来临,一只雌竹节虫正在寻觅,虽然与蚜虫一样能弧雌繁殖,就是不用与雄虫交配也能单独产卵,但能给孩子们找个父亲也不是什么坏事。爱情不能强求,有时总在不经意间找到,这会是它的如意郎君吗。

尽管有良好的拟态伪装,但竹节虫的天敌诸如鸟类,仍能发现并吞食处于所有发育阶段的竹节虫,所以雌性竹节虫的产卵量往往都很大,有些种类的雌性竹节虫一次的产卵量能超过2000枚,是“广种薄收”战略的典型代表。瞧,在卵期就显出伪装天性,不细看还以为是植物的种子,要经过一两年幼虫才能孵化。有些蚂蚁就常被迷惑,成为帮助它们扩散卵子的义工。竹节虫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刚孵出的幼虫和成虫很相似。它们常在夜间爬到树上,经过几次蜕皮后,逐渐长大为成虫。成虫的寿命很短,只有3~6个月。但因为它终生以植物为食,再加上饭量大,所以竹节虫是著名的、新型的森林及农业害虫,尤其到了繁殖季节会毁掉大批林木,无树叶可吃时会转食庄稼。

  

凭借着出色的伪装和特殊的繁殖,1986年广西发生林业灾害以前,国内对竹节虫都一无所知,随着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慢慢揭开了这个“隐身”高手的神秘面纱。

2007年科研工作者在云南高丽贡山的考察,又让中国竹节虫的族谱上新添一员,它像什么?与我们已知的竹节虫是什么亲缘关系?也一样具有高超的隐身术吗?看上去,它更像是烧糊的树枝。据专家初步认定这是在世界首次发现的竹节虫新种,虽然还有待科研工作者的命名,但这一新种的首次被发现,必竟填补了中国在竹节虫研究上的又一空白,也在中国竹节虫的分类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种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