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 我来答
以教化文
2014-06-10 · 由人化文,以文化人,养性怡心
以教化文
采纳数:88 获赞数:11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精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蕴涵着优秀的传统,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第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思想领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题。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秦汉以降,“重民爱民”成为历代王朝宣称的基本政治原则之一。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阐发。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第四,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可以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概括。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解决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满足封建社会伦理基本需求、完成个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规范。

  第五,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第六,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处,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第七,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

  第八,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
正本清源111
2020-12-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咏LOVE米
推荐于2017-11-29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1774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1840年以前)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_____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
用 一个词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爱”;
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一就是“泛爱众”;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一一就是“仁者爱人”。
由此可见仁就是爱。
爱因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层次。对父母的爱称之为“孝”,这是最深层次的爱、这是血缘之爱;对兄长的爱称之为“悌”,这是同一血脉的同胞之爱;对妻子的爱称之为
“情”,这是最刻骨铭心的爱、这是姻缘之爱;对朋友的爱之为“诚”,这是志同道合的爱、这是同志之爱;对领导(包括单位领导直至国家领导)的爱称之为“忠”,这是忠于职守的爱、这是事业之爱;对陌生人的爱称之为“礼”,这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这是礼节之爱。
但愿人世间充满“爱心”、减少“贪欲”、去除“仇恨”、永久“和平”、远离“战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