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 我来答
华源网络
2022-07-25 · TA获得超过53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有句俗语说的好:“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

对待父母,首先要有孝心,父母才能得温心赡养;如果子女没有孝心,父母可能也就落得个被抛弃到养老院或无人看管自认生灭的下场了。

都说父母之爱乃天性,但是照养孩子还得有个坚持,正是此心驱动他们克服生活的不容易,把孩子照养成人。若是没有此爱心和坚持,孩子大概率是被送人或被抛弃了。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孩子有爱父母之心,但此心之强烈程度,似乎不及父母爱孩子。因此父母晚年病老,孩子能耐心、温善照顾者,似乎不多!

我们常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父母年老不能自顾,子女宁愿花钱把他们送到养老院,也不愿请回家中亲自照顾。

将心比心, 如果父母并没有因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不容易而将孩子送给他人或丢弃,那孩子有何理由要将父母送于他人照顾呢?

康春华靳饮
2023-06-20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787万
展开全部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是一句中国古语,意思是“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顺排在第一位。评价一个人的品德,要看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不是看他是否有钱有地位。如果一个人虽然有钱有地位,但他的行为却是不孝的,那么他仍然不能算是一个有品德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无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顺父母。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略了父母的需要,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孝的人。
此外,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品德不能只看他的行为,还要看他的内心想法。如果一个人表面上对父母很好,但内心却很厌恶他们,那么他也不能算是一个有品德的人。
总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无论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顺父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