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美

 我来答
苏轼鑫dx
2022-05-31 · TA获得超过90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2.2万
展开全部
文学,美于外而秀于中。

子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寥寥数语,感叹时光流逝,更添一种莫名伤感。美吗?美!一种对自然的无奈,一种敬畏无言流露,一种儒雅之美亘古流传。孔子,他是一个圣人,更是文学之美的代表。

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文学在现代还有意义吗?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里,大家似乎更青睐于电子科技,于是更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说。他们或许都明白文学是美的,是可以陶冶情操的艺术。可他们更多的还是选择了忽视。经济化的利益让许多人不得不与文学背道而驰。

文学之美,是有他独特的魅力的,更是具有他的不同价值。

试问,如果黛玉是个空有其表的草包美人,宝玉还会那般爱她入骨吗?如果宝钗不识诗书,那么她能出落的如此温婉大方吗?如果探春对文学半知不解,她能够持家有道,雷厉风行吗?答案是明显的。读书改变人的气质,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家。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昔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吕蒙,文学从内到外改变了他的气韵;屈原为国,投江而亡,文学造就了他的风骨;毛泽东博闻强识,文学赋予了他智慧。

古语有云,“三更有梦书当枕”。那是多么美的一种境界。前一刻,书本中的精灵在眼前一一跳跃,一种调皮和新颖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下一秒,便枕书而眠,梦中徜徉书山文海,-种安恬与梦幻美,让人回味。庄周梦蝶,就像这样浪漫而又神奇。到底是庄周化蝶,还是蝶舞生周,就这样在文学史上留下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迷。

中华文学之美,酝酿了上下五千年,美于外,秀于中。我们每个人所能接触的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中华文学之美亦是让人敬畏、折服。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文学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人们再次审视文学。可是为何,更多的人注意的只是那750万的奖金和那响彻中外的名利?

是该醒醒了!

拿起那蒙尘的书本读一读吧。去感受文学之美,领略文学的风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