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新劳动合同法对事业单位临时工有什么影响? 5

我弟弟在县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当时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听说2013年7月1日最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会对此有所调整,请问会有什么影响,... 我弟弟在县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当时是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听说2013年7月1日最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会对此有所调整,请问会有什么影响, 展开
 我来答
mineempire
2013-07-05 · TA获得超过945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31万
展开全部

      很多人没看清法律,下面我做一一解析

      要先了解合同法的前提,什么是合同法,如果抛开合同,那就不是合同法了,所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报酬首先看劳动合同的约定,以约定为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所以劳动合同法并不强制同工同酬,只是先看你的合同有没有明确报酬方面的约定,如果有,那么就不适合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所以要判断自己属不属于劳动派遣,才能断定同工同酬与否。

      再看《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全国人大法工委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答复,确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三原则: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1、临时性,即劳务派遣期不得超过6个月,但是也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2、辅助性,即可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须为企业非主营业务岗位;3、替代性,指正式员工临时离开无法工作时,才可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一人临时替代。

     所以,是不是劳动派遣就要看你是否属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三原则,如果不是,那么就不属于劳动派遣。即1合同期限不超过6个月,2.企业非主营业务岗位,3.正式工离开无法工作。满足不了3点,无法同工同酬。例如合同人员和临时人员就不属于劳动派遣了。

      在没有合同,或者合同约定不确切的情况下:那么

  1. 首先,这涉及了很多人,比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包括村官、合同制人员。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劳务派遣。并且,无论是修订前的劳动合同法,还是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被派遣劳动者都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貌似95年就说要同工同酬了。而7月1日施行的是《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而《劳动合同法》本身并没有修改。而非网上说的新合同法,你去查一查人社部公布的法律,压根就没有新合同法,只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 另一个方面看,就正式人员来说,不同的正式人员待遇也是不同,要做到临时、合同、正式都一致,这个太难。而修改也说要符合几种情况,比如岗位一致,那么什么叫岗位一致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修改既没说也没有规定,所以可操作性太大,各地政府都会有自己的解释。

  3. 待遇工资提高是与你们当地的工资标准和单位的工资标准挂钩的,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法律都不会禁止。你是否认可这个工资那是你自身的问题,法律并不干涉。您所提到的对编外人员等的工资待遇不会因法律的修订而有所变化,是否提高还要看用人单位的薪资制度。因为你签订了合同,你看过合同没,如果合同里写明了服从报酬的安排,你再怎么同工同酬也没用啊,因为合同本身是你签的,是你认可的,认可了,就是放弃了同工同酬的权利了。

  4. 劳动法也提到要使得劳务派遣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超过正式人员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合同制人员数量要比正式人员少的多,而这个比例由国务院定,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货。听说一些地方在裁员以规避合同法。

  5. 综合来说,这个修改应当是对那些不交保险剥削人民的企业来说冲击大,因为合同法指向的正式工指的就是合同工(在企业合同工就是正式工),而与之相对的是劳务派遣工,说要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因为法律上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工不需要交保险,使得很多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以减少成本。

  6.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应付的办法,比如不断的转换派遣人员或者修改姓名等等,这个其实操作性太强。你看,从95年就开始说同工同酬了,为什么到现在依然做不到,就是因为情况太为复杂,各方面的漏洞太大,又有各式各样的上位法,所以基本上特别难。

  7. 有些地方的操作是,把同酬理解为基本工资相同,你在事业单位,应该知道编制人员有薪级工资、提租补贴、岗位工资,那么有些地方就可以理解为同酬是和岗位工资一致,因为薪级工资涉及职称评定,有职称才有薪级工资,那么编外人员是没有职称的,这部分就没钱了,再加上提租补贴,基本上岗位工资才3种工资总和的三分之一,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你现在的工资。所以可操作性太大,理解性可以是多种,因为同工同酬是规定同一岗位的待遇相同,那么就能理解为岗位工资一致,所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才说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8. 在看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但是你看看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试用期都是一年。所以啊~~~~~

劳动法咨询师韩飞
高粉答主

2015-08-18 · 律师
个人认证用户
劳动法咨询师韩飞
采纳数:23722 获赞数:22981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首先,这涉及了很多人,比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包括村官、合同制人员。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劳务派遣。并且,无论是修订前的劳动合同法,还是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被派遣劳动者都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貌似95年就说要同工同酬了。而7月1日施行的是《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对《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而《劳动合同法》本身并没有修改。而非网上说的新合同法,你去查一查人社部公布的法律,压根就没有新合同法,只有《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另一个方面看,就正式人员来说,不同的正式人员待遇也是不同,要做到临时、合同、正式都一致,这个太难。而修改也说要符合几种情况,比如岗位一致,那么什么叫岗位一致呢,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修改既没说也没有规定,所以可操作性太大,各地政府都会有自己的解释。
  3、待遇工资提高是与劳动者当地的工资标准和单位的工资标准挂钩的,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法律都不会禁止。你是否认可这个工资那是你自身的问题,法律并不干涉。您所提到的对编外人员等的工资待遇不会因法律的修订而有所变化,是否提高还要看用人单位的薪资制度。因为你签订了合同,你看过合同没,如果合同里写明了服从报酬的安排,你再怎么同工同酬也没用啊,因为合同本身是你签的,是你认可的,认可了,就是放弃了同工同酬的权利了。
  4、劳动法也提到要使得劳务派遣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超过正式人员的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合同制人员数量要比正式人员少的多,而这个比例由国务院定,也不知道这是福还是货。听说一些地方在裁员以规避合同法。
  5、综合来说,这个修改应当是对那些不交保险剥削人民的企业来说冲击大,因为合同法指
  的正式工指的就是合同工(在企业合同工就是正式工),而与之相对的是劳务派遣工,说要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因为法律上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的区别在于,劳务派遣工不需要交保险,使得很多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以减少成本。
  6、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有应付的办法,比如不断的转换派遣人员或者修改姓名等等,这个其实操作性太强。你看,从95年就开始说同工同酬了,为什么到现在依然做不到,就是因为情况太为复杂,各方面的漏洞太大,又有各式各样的上位法,所以基本上特别难。
  7、有些地方的操作是,把同酬理解为基本工资相同,你在事业单位,应该知道编制人员有薪级工资、提租补贴、岗位工资,那么有些地方就可以理解为同酬是和岗位工资一致,因为薪级工资涉及职称评定,有职称才有薪级工资,那么编外人员是没有职称的,这部分就没钱了,再加上提租补贴,基本上岗位工资才3种工资总和的三分之一,三下五除二就变成了你现在的工资。所以可操作性太大,理解性可以是多种,因为同工同酬是规定同一岗位的待遇相同,那么就能理解为岗位工资一致,所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个地区,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才说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哈哈亲爱的bady
推荐于2016-04-01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哈哈亲爱的bady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采纳数:615 获赞数:58208
学生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最新劳动合同法对事业单位临时工,有如下影响:
1、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
2、“临时工”适用于各类劳动者,一定会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通畅还轻闲的繁花8250
2013-06-17 · TA获得超过11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2万
展开全部
新《劳动合同法》新旧条文对比,主要修改的关于劳务派遣的内容:(下面是我所整理的部分内容供您参考)

一、关于经营劳务派遣业务条件的规定

第五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

第五十七条第一款: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和实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关于办理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规定
三、关于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的保障

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六十三条修改为: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四、关于劳务派遣岗位三性的认定及用工比例的限制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六条修改为: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五、关于违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法律责任
六、关于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法律责任
七、关于新旧法衔接的规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87******23
2013-06-17 · TA获得超过3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6万
展开全部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主要针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和劳务派遣人数比例。其实同工同酬早在1995年劳动法上就有规定,但是有几个国有企业或是私有企业实行呢? 你可以到劳动仲裁咨询下关于同工同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