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马来族舞蹈是怎样发展的?

 我来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7-10 · 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马来西亚人会在重大的节庆日或集会时唱歌跳舞,如萨宾舞、麦伊朗舞等。在新加坡的马来族人跳得更多的是社交性舞蹈,表达他们欢快喜悦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社交性的舞蹈已经逐渐向大众自娱性的舞蹈转变,马来族人在茶余饭后跳上一小段舞蹈来表达他们对舒适、平稳生活的欣慰之情,同时也达到了活动筋骨、强身健体的作用。例如,Datunjulud舞是沙劳越地区流行的一种舞蹈,传说一个王子受到神的祝福,得到了子嗣,欢喜的王子向神灵感恩,跳起此舞。Datunjulud舞是抒发快乐情绪的一种舞蹈,此舞后来在沙劳越的肯尼亚部族里流传开来,成为一种非常典型和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舞蹈,配以独特的服饰,手臂上缚着犀鸟羽毛,模仿犀鸟飞翔的动作,姿态优雅高贵。由sape(一种乐器)奏出舞蹈的节奏,舞者在跳舞的同时还伴随着歌唱和拍手。

新加坡马来族舞蹈服装以马来西亚服装为基础,色彩鲜艳,体现出劳动民族喜爱绚丽色彩、向往多彩生活的乐天态度。

马来舞蹈是新加坡文化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华族舞蹈一样,马来舞蹈的发展同样受到了外国来访团体的影响。来访团体将马来族的圆舞、手帕舞、碟舞、伞舞、碟舞和围巾舞传入新加坡,成为新加坡民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早期的马来民间舞蹈在新加坡仅供娱乐之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加坡的马来人看到了他们的印尼同胞是如何将舞蹈视为团结的象征,再加上新加坡的华人为发展教育而举行的文艺晚会而使华族舞蹈在新加坡盛行。凡此种种,使得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马来舞蹈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逐渐认识到马来舞亦应成为新加坡舞蹈中的一员。至此,马来人通过组织公益性的文艺演出来发展马来族的文化和艺术。为丰富马来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希里瓦纳艺术团应运而生,其宗旨是为促进马来文化艺术在新加坡的传播。为了提升马来舞蹈表演者的技艺,希里瓦纳艺术团于1957年邀请了来自苏门答腊的舞蹈家东姑·永哈妮·胡思妮(TengkuYohanitHusny)和来自雅加达的廖春远来新加坡授课。她们向新加坡舞者传授槟榔舞、巴南山之舞、传统舞蹈和十二花采舞。新加坡的马来舞蹈得到马来社区的积极支持,普及得很快,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1962年,希里瓦纳艺术团创作的首部马来舞蹈剧《雷当山公主》成功上演,开阔了新加坡马来舞者的视野。1985年,舞蹈家宋赛儿(SomSaid)获得了文化部的奖学金,只身前往日惹(Yogjakarta),拜敢于创新、备受推崇的编舞家巴贡古苏答雅佐(BagongKusudiardjo)为师。1990年,她前往梭罗(Surakarta)学习拉班舞谱(Labannotation),为日后研究舞蹈动作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宋赛儿的习舞经验和游学经历,让她在编舞时能自由吸收所需要的艺术养分,她开创了新的编舞模式。她的作品从节奏模式到对空间和步法的使用,都体现出了典型的马来风格。在马来族舞蹈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马来族民间舞蹈在新加坡逐渐走向正轨。

社交娱乐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