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酸性体质调节成碱性

听说人的体质分酸性的碱性,而酸性体质的人比碱性体质的人容易长胖。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酸性的体质调节成碱性的呢???要吃些什么东西???... 听说人的体质分酸性的碱性,而酸性体质的人比碱性体质的人容易长胖。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把酸性的体质调节成碱性的呢???
要吃些什么东西???
展开
Kk解梦
高粉答主

2020-02-22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48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5.7万
展开全部

1、多运动: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人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

2、多吃碱性食物: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吃碱性食物,碱性食物比如海带,白萝卜,豆腐,红豆香蕉等都是不易引起食欲但却对身体有益的东西,因为水果含有的有机酸在体内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酸性代谢产物,而且蔬菜、水果中的钾离子等碱性物质,能中和酸性物质,维护身体达到平衡。

3、多喝水:如果主要的饮水是白开水,要注意在水烧开后要把壶盖打开烧3分钟左右,让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质随蒸气蒸发掉,而且烧开的水最好当天喝不要隔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弱碱性体质的人,机体免疫力比较强,生病机率相对较少,常常表现得精力充沛,富有活力。人体血液PH值(酸碱度)控制在7.35-7.45之间,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2、食物不会改变人体体质,想通过进食碱性食物改变人体酸碱度是不科学的。食物的好处不在于的酸碱性,而在于本身的营养价值。所以无论是碱性体质还是酸性体质,只有合理地搭配选择食物,才能够减少营养缺乏,保持身体健康。

3、精神压力或神经紊乱心理因素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使身体呈酸性。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情感受挫使酸性物质无法释放体外。并且作息习惯不正常,夜生活频繁,熬夜,通宵等不良习惯也会让身体酸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质酸碱性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6
展开全部
一、酸性体质的特征
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变,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
体液的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7-6.8时,人就会死亡。
那么酸性体质有什么特征呢?
1、 身体出现肥胖、困乏、疲倦及精神不振。
2、 酸性体质容易引起溃疡、便秘等,当人体内的酸素升高引起质变,疾病也就产生了。
3、 胃酸过多,就会引起胃痛、胃酸水,甚至发展到胃溃疡。
4、 体液中的酸性较高,会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物质在身体内游动,会在关节部位形成一种结晶,这种结晶直接导致关节痛风类疾病。
5、 酸性体质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英国牛津大学曾经对42位儿童做过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孩子的智商与大脑皮层的酸碱度有很大的关系。大脑皮层的碱性越强,智商越高,反之,则智商越低。
总之,因体内酸性物质过多引起的病状很多,是万病之源。

二、科学研究发现造成人体酸性化的原因主要有六种。
1、饮食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酸性食品比例过高,碱性食品过低。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的划分不是根据口感,而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高的即为碱性食品; 反之,硫、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醋和苹果虽酸,却是碱性食品。碱性食品一般有瓜果、蔬菜、豆制品、海带等。我们常吃的鸡、鸭、鱼、肉、蛋、米、面、油、粮、酒等都属于酸性食物,日常喝的水也多呈酸性。科学的饮食习惯是:酸碱食物比例为1:3,而我们的日常习惯却是3:1。长期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是导致人体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2、 运动不足
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生活享受,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毒素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内的酸性化。
3、 过重的心理负担
有关科研机构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两个笼子里,一只小白鼠用黑布将其眼睛蒙上,然后用一根小棍子骚扰它。一个月后发现,蒙上眼睛的小白鼠体液完全酸性化,第二个月发现小白鼠的身上出现了癌细胞。而另一个笼子里的小白鼠却安然无恙,可见在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情况下,生物体会出现严重的酸性化。
4、 不良嗜好
烟、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物质,毫无节制的抽烟饮酒等,极易导致人体的酸性化。
5、 生活不规律
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性化。
6、 环境的严重污染
虽然明白了这些致酸因素,但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全部避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