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中国文化有哪些不同?

至少回答出5条答案!... 至少回答出5条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小小可爱288
2018-10-22 · TA获得超过554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4
展开全部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 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

"Yes, I am.'

("No,Iam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蚊"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 和"aunt" ,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 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_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5.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 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曼汉教育博士申请
2020-01-14 广告
在一个人文学院教授的讲座上,文明的定义是拔地而起,我的本土上有人类的原始祖先,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步一步走向现代社会,对应的概念,是通过殖民和移民形成的文明。 后者在学术上不被称为文明,因为他们的根源要向宗主国,向输出这种文明的国家寻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曼汉教育博士申请提供
匿名用户
2013-09-20
展开全部
语言和通讯

英国不同地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口音。某些口音可能很重,让在家乡听惯了标准英语的中国学生难以听懂。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在电话上交流比当面交谈更难。达到有效交流的办法是:有疑问的时候,不要害怕打断对方并提问。必要的时候询问拼写,尤其是人名和地名。

人们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俗语。中国学生对这些俗语不熟悉,甚至不明白。例如, "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 "Pants" 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而不是"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的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当人们说 "lovely"、 "brilliant"、 "magnificent"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yes"。

英国人很有幽默感。他们在讽刺的时候,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经常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要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 的时候,他们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并非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

社会风俗与礼仪

※ 一般风俗

跟你的家乡相比,车辆在马路的左边行驶。驾车者会给行人让路,但并不总是这样。为了你的安全,过马路时还是要左右看。

大部分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公共汽车站、银行、邮局等地方等待服务时要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

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好让别人通过。

提出请求时要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要说"thank you",无论事情多么微不足道。

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避免在晚上10点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

使用主人家的电话前要征得许可,并且要商量怎样付电话费。

在室内吸烟可能不被主人接受。如果你确实想吸烟,先询问主人会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在中国的宴会上,客人在最后一道菜吃完后会迅速离开。而在英国文化中,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聚会因此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被邀请去主人家吃饭,一吃完就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 餐桌礼仪

安静地吃东西并且吃完自己碟子里的所有事物是礼貌的行为。剩下食物可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把叉放在盘子上,把刀放在它旁边表明你已经吃完了。如果你还在吃,就把刀和叉分开放在碟子上。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但要同时说话和吃东西是很难的。而在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哪怕是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诀窍是: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只往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用一只手遮住它。

饮食和生活习惯

※ 食物

人们不吃动物的所有部分,如头、足和某些器官。他们如果看到中国人食用每一部分,可能会感到震惊。

在英国人的食物中马铃薯替代米饭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习惯用餐时吃马铃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饭。

去哪里找中国食物?除了中国餐馆,在伦敦市中心的中国城有一些中国超市。Greenwich和Croydon也有。在这些市场内有大部分中国商品。在大型西式超市中也有东方的食物和配料出售。学生可以在Sainsbury和Tesco找到干面条、豆腐、酱油、春卷、中国的香料和调料等。

※ 习惯和爱好

卫生的标准似乎不同。人们不喜欢化学品,却不把碟子上的洗洁精冲干净就用它。

"Do It Yourself"(D.I.Y.自己动手)和园艺是许多英国人的爱好,因为在英国人工非常昂贵。如果主人在自己的花园上化了很多工夫,他们很可能会为它感到骄傲。因此,恭维他们的花园是进行进一步谈话的很好的开始。

医疗制度

英国的医疗制度不同。计划在英国逗留超过6个月的人有权享受国民医疗保健服务。他们可凭此得到免费医疗。人们通常在一名全科医生(GP)处登记。在第一次见全科医生前需要预约。如果全科医生的知识不足以处理病情,病人会被转介到医院里的专科医生处。否则,病人会由全科医生治疗,并且凭全科医生的处方在当地药店购买药品。不论药品的实际价值,药店仅为每张处方收取5.99英镑。购买某些药品必须有全科医生的处方,但你也可以直接从药店的柜台购买许多类型的药品。药剂师会为小病提供免费建议。若有紧急情况,病人可以直接去医院。
放肆的小丑ゞ 回答采纳率:22.4% 2008-09-20 10:37 检举
英国不同地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口音。某些口音可能很重,让在家乡听惯了标准英语的中国学生难以听懂。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在电话上交流比当面交谈更难。达到有效交流的办法是:有疑问的时候,不要害怕打断对方并提问。必要的时候询问拼写,尤其是人名和地名 反正还有好多呢是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9-20
展开全部
英国不同地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口音。某些口音可能很重,让在家乡听惯了标准英语的中国学生难以听懂。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在电话上交流比当面交谈更难。达到有效交流的办法是:有疑问的时候,不要害怕打断对方并提问。必要的时候询问拼写,尤其是人名和地名 反正还有好多呢是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d13866874488
2020-04-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78
展开全部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

  “喂,您好。麻烦您叫一声王伟接电话。”“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
  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
  “Is that Mary speaking?”
  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
  “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
  “Hello,who are you please?”
  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
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可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