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

 我来答
刺客聊社会
高粉答主

2023-04-21 · 销售,南通和月视觉设计有限公司
个人认证用户
刺客聊社会
采纳数:1751 获赞数:5912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少数民族的风俗有:献哈达、火把节、赛装节、尝新节、祭火等。

1、献哈达

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

2、火把节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3、赛装节

赛装节即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

4、尝新节

尝新节,俗称“吃新节”,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稻穗初黄的仲秋时节,白族农家又喜气洋洋欢度本民族的农事节日尝新节,“初享”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

5、祭火

蒙古人的牧民、猎民十分崇拜火,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笃信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认为火是天地分开时产生的,于是对“渥德噶赖汗·额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年祭在阴历腊月二十三举行,月祭常在每月初一、初二举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