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的军服有什么特点?

 我来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7-30 · 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事业高度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中国,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灿烂的中国文化,传到世界各地。直至今天,我国东邻的有些国家,仍把唐朝的服装作为正式的礼服。

唐朝的军服,在前代基础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与改革。史称唐代“将帅用袍,军士用袄”。唐代将帅战袍上,绣以狮虎花纹,以示勇猛威武。将士的盔甲,也更加精致。据记载,唐代的铠甲有13种: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可见唐代军服式样之多。唐代将领,大多穿明光甲。唐代甲的质料,有铁做的、皮做的、绢布做的数种。其中主要的、最为精致坚硬的是铁做的甲。另外,还需要提及的是唐代时兴金甲。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登基之前,就曾披挂过这种金铠甲。据唐代的《太宗记》记载,公元621年,年方22岁的年轻将领唐王李世民英勇善战,率领唐军一举消灭了窦建德的夏军,并迫使割据一方称王的军阀王世充不战而降。为了庆祝这一决定性的胜利,李世民身披金甲、率铁骑万匹,甲土5万,在太庙前举行凯旋礼。

五代十国之后,宋朝重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宋太祖赵匡胤很重视军事装备的生产,如975年,赵匡胤亲自校阅造甲作坊所制造的各种装备。由于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各种装备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

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一种盔甲,名为“青堂羌族缑子甲”,采取冷锻工艺制作,“柔薄而韧”,在50步之外,用强弩都射不透。

随着甲胄防护力的加强,其重量大大增加。宋代一副铁甲重约50斤,再加上兵器和其它装备,足有上百斤。

沉重的铁甲,与其说是穿在身上,不如说“挂”在身上。“披挂上阵”,即是形容武士身着盔甲,参加战斗。全副披挂的武土行动十分不便,上下马都靠别人扶持,在皇帝、要臣面前无法行跪拜礼,只能拱手作揖致礼,“甲胄在身,免行车礼”,所以军礼规定“介胄不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