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143,509条结果
中国国旗的来历
问:不要太长,50~100字,要快,好的给分。 不好不给分,太长了也不给分
答:五星红旗由上海人曾联松所设计,一颗大星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的平等。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获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会议代表一致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旗。国旗的寓意是:一颗大星引导在前,几颗小星环绕其后,形成众星拱北斗之势,大星即...
2019-04-09 回答者: life无明小鱼 59个回答 4290
国旗的由来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1、国旗的由来:1949年9月25日晚,毛泽东同志召开了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毛泽东同志拿着五星红旗的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国革命人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1949年9月26日,经过反复讨论,全国政协一届全体...
2021-04-05 回答者: 名字太难起了47 6个回答 216
中国五星红旗的来历?五颗五角星代表什么?
答:国旗的由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
2018-05-13 回答者: 知道网友 1个回答 139
中国国旗的由来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通称中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国旗中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1]1、五星红旗由上海...
2022-07-20 回答者: 琥珀0985 3
中国国旗的由来和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国旗的由来 “五星红旗”原来被称为“红地五星旗”,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现代 经济通讯社的曾联松设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新政协”)从全国各地的2992件作品中选出,在两次的精细筛选后,有38幅设计入围,最后第32号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拔地而出,然而因为原...
2019-08-12 回答者: 唐朝天子440802 5个回答 290
国旗的由来,一定要简单!
答: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获得毛泽东、周恩来和其他会议代表一致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旗。该旗帜为红底长方形,左上方缀有5颗黄色五角星,当中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其涵义如下:“红色”底面:象征革命;“黄色”五星:象征光明;一颗“大...
2019-09-29 回答者: 偷个猫 5个回答 5
国旗的由来,简短一点
答:国旗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随着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
2019-04-26 回答者: 白羊她的猫 3个回答 174
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
问: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 还有可以代表祖国的东西 和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个...
答:一、国旗的由来 1949年7月中旬开始,政协筹备会向海内外公开征求方案,至8月20日,共收到应征国旗稿件1920件,共有图案2992幅。经过精心选评,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38幅图案。田汉等人鼎力推荐第32号五星红旗的图案。这个图案,是由上海人曾联松设计,其草拟的说明词是:大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周围四个...
2019-12-13 回答者: 苹果旺旺小馒头 8个回答 68
中国国旗的具体来历是什么?
答:中国国旗的具体来历是一颗大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的平等。一、中国国旗 中国国旗,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晚期才开始颁布正式的、现代意义的国旗。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共使用过三种国旗,分别为黄龙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局势动乱...
2019-09-06 回答者: 龍缘之恋 1个回答 22
中国国旗的历史是什么?
答:我国第一面国旗产生于清朝末年。当年,清朝政府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向慈禧太后奏请制定国旗,并呈上画有虎、豹、狮、龙、麒麟、八卦等图案的国旗。慈禧决定用金龙旗为国旗,通称黄龙旗。黄龙旗最初为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从1900年起,在全国悬挂至清朝灭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12...
2019-07-30 回答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个回答 20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