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唇齿相依的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氏隐言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给人理性思维的空陵历间,让人漫步在科学、严谨、系统性强的世界里。但它又不是纯粹的科学,语言学里的规则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不管是国王还是乞丐都没有能力改变人们使用的语尺核搜言。然而它却不是难以把握的,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文字之中,像“鸭”这个词,当你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真正内涵:“鸭”的语音形式“y"D”和它的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鸭子是因为它的叫声而得名。 和汉语言相比,汉语言文学的规律性不是那么强,它是一门纯人文的学科。一群年轻人聚集在文学的殿堂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谈论起苏轼、鲁迅、契诃夫滔滔不绝,《诗经》、《红楼梦》、《静静的顿河》更是顺手拈来,他们从文学作品中解析作家蕴含在其中的深意,发表自己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们拿起手中的笔述写对人生的感触体悟,对未来的思索考虑,用语言绘制出理想的蓝图。“世界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当心灵被蒙上阴霾,眼睛对美只能视而不见。文学家们用文字叩开了一扇扇被蒙蔽的心灵的门,让一个个普通的心灵重获纯真,让生活变得不再索然无味。 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学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类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他们虽然互有不同,但却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就像土壤与大树,语言学是土壤,文学是大树。土壤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语言文字使大树能够直指苍穹;大树丰茂繁绿的枝干——文学作品把土壤的深厚肥沃展现得淋漓尽致。文学的奥秘在于它能够用普通的文字制造出神奇的效果,长期以来为人称道的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司空见惯的“绿”字,在诗人的句子中尽显春意盎然的景致。语言学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把文章的优点发扬光大,汉语言文学家则是通过对《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的阐释使人们对刘兰芝这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不屈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确如此,文学是世界,语言就是沙粒;文学是人情,语言就是那半瓣花。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