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提醒我们要明确这个例子的示范功能。必须了解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一是文质兼顾,按叶老所说,“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
二是文体兼顾,“洋洋洒洒的富有情趣的材料固然选取,零星的便签、一条一条的章则、朴实干燥的科学记叙也(应)选取”。语文教材实现了文质、文体兼顾,才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才能很好地突出它的实践性。
其次,必须了解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可作教材的文章浩如烟海,编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作为教材呢?编者是想通过这些文章向学生传递什么信息呢?获得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呢?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思考的。若不在这方面花些心思,就难以准确而全面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再次,老师必须从语文教材中读出自己。如果我们仅凭现有的参考书或现成的教案去教学,很多时候只会得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结果。
扩展资料
深入钻研教材这个“例子”,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就能常教常新,让学生如坐春风。40岁才从体育学科改到语文学科的支玉恒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支老师当语文老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他说,备课肯定要先读教材,但初次接触课文时,并不多读,而是只读一遍。读这一遍,是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读完了,就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教材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和最突出的特点。
如《曼谷的小象》,读完后合上书一想,脑子里逐步出现了这些形象:禾苗,草地,晨雾,泰国妇女,小象,一阵悦耳的铃声,一件友善助人的事情……所有这些,令人意识到:作者把这么好的东西都集中到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中;
就是要表达一种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过程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体味美、享受美,从而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
因为叶老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语文教育家,所以他的“例子说”一出,立即获得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认同。
40年来,在语文教育的各种场合,只要说到教材,很多人都会引用“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名言。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却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强化这个“例子”。一些老师认为,叶老的话意在提醒我们应该把教材视为“圣经”。必须讲深讲透,字字落实,句句理解。
于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讲”风大盛。一篇课文,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章特色等等,都被老师“剥笋式”逐句、逐项讲解。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学生一知半解、四顾茫然。叶老对这种“多、深、透、全”式的教学是了解的,持批评态度的。
扩展资料
例如:讲《桃花源记》,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老师就说“太元是晋朝孝武帝的年号,武陵是现在湖南常德县;晋朝太元年间,武陵地方有个捕鱼的人。”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查一查年表、地图、字典、辞典;
从而知道某个年号距今多少年,某一地在他们居住的哪一方。学生做了这番功夫,对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那样的文句,自己已能了解,不须再听老师的口译。现在却不然,不管学生了解不了解,见文句总是照例讲;
学生听着听着,非但没有亲切之感与很深印象,而且有厌倦之感。另一种是弱化这个“例子”。不就是个例子吗,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能找出更好的“例子”来,不少老师这样处理教材。于是,现成的教材被弃置一旁,老师自以为是地找一些“例子”来替代教材进行教学。这种置教材不顾,另起炉灶的教学,使得整个教学缺乏系统性,语文学科的性质被人为弱化。长此以往,学生获得的是碎片化的语文知识。因为对语文教材的把握不准及其他因素,语文教育几十年来受人诟病最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北京文学》发起,引发全国语文教育大讨论,有人撰文感叹:“误尽苍生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