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的字是什么?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
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
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
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具体来讲,一副好的对联应满足以下
几个要求:
一、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二、
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
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三、
语义相关。
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
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四、
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
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对联的分类。
上联:静坐觅诗句,
笔者献丑,下联:闲听风唱歌。
求下联?
上联:千秋笔墨惊天地,
下联是什么?
上联:荒地三千,不如良田一亩,
如何对下联?
看到此联,我就想起一位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名句。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归园田居》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清晨,他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这种淡泊名利,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的么?
上联:晨出踏草露
下联:暮返戴星光
上联是,晨出踏草露,
怎么对下联?
上联是,花落方知红颜去,
有什么下联?
上联是,满目荒山尽秋意,
下联怎么对?
上联,八月桂花飘万里,
求下联?
上联,红烛流尽伤心泪,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观其形式与内容,与中国早期基督徒有关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