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一氧化碳是一种什么物质?

 我来答
林毅说娱乐休闲
2021-11-06 · TA获得超过119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3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10万
展开全部

首先CO会抑制细胞的内呼吸引起组织缺氧,从而使得人体发生缺氧,甚至会因此而死亡;其次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后不易解离,对人体的组织、器官存在持久的毒害作用;再者是一氧化碳会影响到大脑的神经功能,引发相应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神经功能障碍。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CO对于人体组织、器官存在的各类危害影响。

一、抑制细胞的内呼吸引起组织缺氧,使得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受到阻碍

首先对于CO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气体,一般都是通过物质不充分地燃烧而产生的。人体在经过呼吸道吸入了CO气体之后,由于CO气体是细胞原浆毒物,可以抑制人体细胞的内呼吸。从而导致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无法通过毛细血管的运输作用将O2充分地被组织中的细胞利用,进而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呼吸功能。而细胞是构成组织的单位,进而导致组织缺氧。CO还会与O2争夺血红蛋白,与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降低了人体组织对O2的利用率,而氧气的进气量又相对恒定,从而容易导致人体缺氧。

二、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对人体的组织、器官存在持久的毒害作用

其次是对于CO而言,在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之后,会形成相应的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对于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并且这种毒害作用是持久存在的,因为碳氧血红蛋白不容易在血液环境中被电离分解,产生相应的游离电解质。所以一旦人体吸入过多含量的CO,就会因为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在血液中沉积,一方面阻碍了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另外一方面会对人体系统的器官、组织存在长期、持久的毒害影响。

三、CO会影响到大脑的神经功能,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再者是对于CO而言,由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相应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会影响到人体大脑的一个正常运转。毕竟人体的大脑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需要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大量供应,才可以维序正常的脑部神经功能。毕竟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脑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成为有氧呼吸的代谢产所,所以流经大脑的脑血管、毛细血管如果因为其中的O2被CO大量争夺,势必会造成相应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对大脑细胞的供应量不足,从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注意事项:由于CO的密度会比空气更大,并且CO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垃圾焚烧场等,所以群众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尽量选择居住在远离工业污染源的环境中。并且对于一些年幼的儿童,过马路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抱起共同过马路,毕竟儿童的身高有限,更容易受到CO的危害。

国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2023-06-12 广告
氢氧化钫是一种稀有气体,极其不稳定,不易制备。然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将氢氧化钫浓缩:1. 固体吸附法:将氢氧化钫固体吸附在多孔的固体材料表面上,如硅胶、氧化铝等。通过改变吸附条件(如温度、压力、接触时间等),可以控制氢氧化钫的浓度。2. 液...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国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提供
不爽的爽朗菌
活跃答主

2021-11-07 · 知识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可能会导致人们呼吸不畅,会损害人们的呼吸道,也会导致人们的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物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番茄味鸡腿堡
活跃答主

2021-11-06 · 爱答题,多聊点生活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容易导致身体缺氧,导致死亡,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影响到身体的器官,给人的身体带来很严重的伤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对身体有害的气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花里胡哨ggg
2021-11-06 · TA获得超过1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我觉得一氧化碳对人体是有很多危害的,因为这会降低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并且对人的身体发育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情况非常糟糕的话,还会让人得一些非常严重的疾病,甚至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觉得一氧化碳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物质,也是一种有毒的物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