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君子???

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行贿受贿不说假话不损人利己... 保持独立的人格
不行贿受贿
不说假话
不损人利己
展开
 我来答
东英雄天飞
2009-07-25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9万
展开全部
  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见于易中天《百家讲坛》——《先秦诸子》)
  君子的道德品质:
  君子者 权重者不媚之 势盛者不附之 倾城者不奉之 貌恶者不讳之 强者不畏之 弱者不欺之 从善者友之 好恶者弃之 长则尊之 幼则庇之 为民者安其居 为官者司其职 穷不失义 达不离道 此君子行事之准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一词的起源和演化:
  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传说为周文王所著)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在《大学》有“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中的“君子”应解释为“君王”,还有类似的章句,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也是如此。可见,先秦的君子是有“君主”之意的。
  在论语中也对君子的描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说,在宗法制度下,正妻的第一个孩子叫嫡长子,第二个孩子叫次子;妾的孩子叫庶子。由长子形成的家庭体系叫大宗,大宗的长子方可叫君,诸候之君叫国君,大夫之君叫家君,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天子,公之子就是公子,君之子就是君子。大宗里的男性就简称君子。其余由诸如次子和庶子组成的家庭体系就叫小宗,小宗里的这些男性就简称小人。
  古人认为修养高的人必定地位高,比如大宗里的人从小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是礼仪、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相对高的素质和修养,听音乐也要听高雅音乐;而地位低的人一般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自然只能听街头的流行音乐。这种素质和修养的差别自然影响到人的道德水准。
  孔子首次在他的学说中就将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增加了道德因素,虽然增加了道德因素,但宗法制度的前提并没有改变。如他有一句话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现在一般理解为:唯有女人和小人是难以对待的,和他们关系亲近,他们就不尊重你;和他们关系疏远,他们又会抱怨。如果放在宗法环境下来理解,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理解:这里的女人和小人是小宗里的人,他们和大宗同属一个大家庭,在一个大家庭里,虽然分了大宗和小宗,但必竟是一家人,所以处理和小宗的人的关系就很难,和他们亲近,他们就会有非分之想,想获得和大宗的人一样的待遇,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抱怨不把他们当一家人看。可见这句话的要点在一个“难”字上。
  对君子的论述,孔子还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讲得比较 广泛,只是讲言行中各个方面的总的原则。
  曾参则进入了更具体的要求。他说:“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乐,钟磬琴瑟不在其中……有亲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遗,此一乐也;有亲可畏,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乐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乐也……少而学,长而忘之,此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此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韩诗外传集释》)另外,《曾子立事》篇还有大量的对君子的严格要求,比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者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之忠矣。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往,亦可谓知矣。”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忄冒 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显然,曾参对君子的定义大大地具体化和严格化,虽然并未超出“九思”的范围要求。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这种师徒相承的样式,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由于曾参学派对“君子”的要求过分严厉,所以有时又不免流露出一些道家者流的味道。《曾子立事》篇还说:“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这种做人的小心翼翼的态度,虽其要求基本上还是在儒家的范围之中,但用道家的逻辑来要求君子,其消极避让的倾向已很明显。这种倾向,也许是曾参当初要避免的,但思想的发展,形同其他许多人能参与其中的事情一样,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自身难以把握的变形。曾参对君子修养的要求中 。
  后世儒家对“君子”做了更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不实在的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必定是为民求利,代众生而求。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另外,佛教说一个修行人,其言行必须合乎「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就是要讲真实的语言、要起正直的念头,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修正直的行……。做人处事,如果能以八正道为原则,也不会有差错。
千蕊清莺
2020-02-13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634万
展开全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总之,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诸子百家尤甚)对于“君子”有十分多的解释与见解,当然,那些话语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体味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花豹
2020-04-24 · 小花豹
个人认证用户
小花豹
采纳数:11566 获赞数:2708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趁这个机会 正好和大家说一下 什么叫做君子 我们很多时候 把君子这个词解释的 特别特别高大上 其实什么是君子 君子就是 有情有义之人 君子只做 合情合理的事 拿这个标准去量吧 生活当中 并不那么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武闵含娇
2019-04-19 · TA获得超过376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03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174万
展开全部
以孔子的回答就是中庸!中庸便是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至诚!所谓至诚,诚于人,诚于己,诚于心!以宽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坦荡处事,谦和待人,守信重诺…
并不断的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作君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福云德休碧
2020-02-13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920万
展开全部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意思是:君子之间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钱或利益上的,很纯粹。而小人
之间的交情犹如甜酒一般,表面甜美实际虚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