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论文谁有资料
展开全部
中国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的策略
(一)电子商务在出口贸易中的效益体现
美商网总裁童家威在本届国际周“硅谷杰出华人论坛”上称,国内中小企业要做电子商务,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益的就是出口贸易。
在美国的许多商场超市,国内制造的产品比比皆是,但其价格却是国内价格的5至10倍,因为这是层层转手的结果。而电子商务可以避免这些环节。
目前互联网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内容模式,像雅虎、搜狐、新浪网等,以媒体的方式出现,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又可提供娱乐、聊天之所,这类网站收入的来源是提高访问率以获取网上广告,属于“眼球经济”。应该说国内此类网站比美国落后了3~4年。第二种是社区模式,在国外已开始出现,比如关于“鞋”的网站,“钟表”的网站,满足网民的专类需求,这类网站目前国内还没有;第三种是整合模式。是针对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这种网站是为买家、卖家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整合平台。它使买卖双方在网上沟通、洽谈,同时为可能达成的贸易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务。
认为,整合模式在国内做产品外贸最有效,因为买家——外国商家上网,那么卖家——国内企业依靠这类电子商务网站就立刻可以做生意,从而实现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双赢。而如果电子商务立足于内贸,根据互联网相关调查,目前上网最多的是学生而非企业家和商家。
(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要求发展无纸贸易
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的途径比比皆是,唯独网络贸易成本低廉,发展迅猛,覆盖面广,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单靠传统手段搞经营已经远远不够。上网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已被全球大公司认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经营手段。面对蓬勃兴起的网络贸易,我国的外经贸企业正在抓住机遇,制定对策,积极参与。现在已有不少企业在网上建立了站点,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并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设计网络贸易的环境和模式,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信息沟通方式,将网络贸易与企业现有的经营规模相结合,为企业创造一个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第一,利用网络贸易对国际生产领域产生的影响,发展有利于数字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推动金融、保险、电讯、影视、音乐、信息咨询、程序设计、工程开发、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订单来组织生产、管理零库存。第二,利用网络贸易对国际消费的影响,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广泛收集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及早调整产品结构。第三,网络贸易在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还处于劣势。我国的信息网络产业虽在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些差距,因此,外经贸企业应急起直追,争取改变网络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对于众多的中国外经贸企业,特别是近100万户的私营企业来说,网络贸易是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因为中国正面对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相对应的各种区域贸易网络,许多国家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90年代初就开始接收EDI方式的订单,如美国和欧盟大部分国家的海关则宣布,对于非EDI方式的报关请求推迟处理,或不再选择为贸易伙伴。可见,今后没有EDI就如同没有电话一样,没有EDI就不会有订单。为了加快我国全国外经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外经贸部于1996年2月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1997年5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并负责建设、运营及管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IBM公司与中软赛博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第一个超大型电子商务软件系统,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CCEC网络于1997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并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揭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科技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它的出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论将发生重大变化,电子商务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机会,会将市场的空间形态、时间形态和虚拟形态结合起来,将物质流、现金流、信息流汇成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环路,使经营者以市场为纽带,在市场上发挥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电子商务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机会,带来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的时代。
(三)迎接挑战的对策
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才可能在21世纪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赢得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的。目前,美国已基本形成一个由地下光缆、海底光缆和通信卫星组成的海陆空立体化高速通讯网络。电子商务在欧洲的推行与发展也与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1994年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宣布了建设欧洲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这一工程预计为期5年,耗资850亿美元。欧盟各国在积极支持这一计划的同时,也加紧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及欧盟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电子商务在欧洲的发展。在亚洲,电子商务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也无一例外,都有较为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蛛网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较,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全国只有上海、天津等几座城市信息设施建设搞得比较好,形成一定规模。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我们在光缆铺设、电脑普及以及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许多边远贫困地区至今没有建立网点,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盲点”或“荒漠”。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不到5%,家庭电脑拥有率不到1%,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93%和45%,在澳大利亚为96%和33%。“信息贫困化”被视为下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1)打破行业分割管理体制,提高资源效益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现行的行业分割造成了信息产业整体管理混乱,资源紧缺与大量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闲置并存,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网络建设为例,邮电网和广电网、中国电信网和联通网各自为政,外贸、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各有自己的一套网络系统,大量的重复建设致使我国网络传输能力的利用率只有20%~3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2)改革现行收费制度,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
过高的收费是制约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网费为例,目前我国国内互联网的上网费是美国的15倍,国际专线价格昂贵,DDN专线不但收取月基本费用,同时收取流量费。改革现行收费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资费体系,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是提高我国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接受水平,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问题是各国发展电子商务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涉及外经贸及与其业务相关的银行、税务、海关、外汇、保险等诸多部门和行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行也有赖于以上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共同努力。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改变国内网络“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3. 推动社会公众认识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这是推行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共同经验。以新加坡为例,政府在EDI的推广、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新加坡政府就投资2.1亿新元建成全国贸易信息网TRADENET,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贸易网络,为新加坡创造了良好的无纸贸易环境。在设立多个培训中心进行普及性培训之后,政府强制规定自1991年起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采用EDI报关。目前,EDI广泛应用于报关、税收、贸易、运输、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在贸易领域,应用水平更达到95%以上,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政府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虽然中央政府已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但地方各级政府对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不够,在推广电子商务的活动中缺乏主动性,措施不得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4. 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统计资料表明,在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初步实现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而20%的企业只有少量计算机,并且仅用于财务和文字处理工作,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则更低。
5. 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现行国际贸易法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方式而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方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6.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对于国际性讨论对话活动,我国政府虽有参与,但不够积极。事实上,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与世界的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兼容性。对此,我国政府应予以足够重视。
7. 参加国际公约和贸易伙伴协议
目前,世界上制定的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贸易伙伴协议有:欧共体1990年拟定的《贸易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协议草案》、芬兰和经互会成员国1991的商定的《传递国际贸易数据范本》、英国EDI协会1990年拟定的《英国标准交换协议》和美国律师协会1990年拟定的《电子数据交换贸易伙伴协议范本》等。另外,对由于网络信息中传输错误的责任承担问题,可以参照1924年的《海牙规则》、1968年的《维斯比规则》、1978年的《汉堡规则》等国际运输公约对承运人责任的规定,签订一个网络经营者和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
结 论
信息经济是从信息角度对经济的描述,也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转换,这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变迁。这种经济变迁包容力之大,乃至涵盖了在世纪之交的产业社会——知识社会转换历程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到企业内部管理的社会经济变革,现有宏观,又有微观。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电子商务是一种重要的非常关键的手段和措施,因为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的桥梁,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都产生巨大影响,从各国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态度和规划,便可窥一斑。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供求链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从它的交易方式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拉近了厂商与客户的距离,企业可以跳过传统的经销商跑去跟客户直接联系,客户的需求就直接转化为企业生产的指令,于是,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这种厂家到消费者的市场模式,是一种间接经济到直接经济的变革。在EC的推动下,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也使商业活动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在传统商场经营的商业已经不知不觉面临一种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境地。
机会和挑战似乎从来都是并存的,电子商务对我国的外贸而言,不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市场体制化建设尚处在进行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处于攻坚阶段。再加上电子商务本身的管理体制问题,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安全问题,以及进行电子商务时人员素质的要求问题,都是我国当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银行、信息管理部门、各级经贸管理部门以及从事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会为谁而有所迟疑,在电子商务铺天盖地的巨大推动之下,无论是大小企业,还是整个外贸政策,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在入世之初的良性互动下,应该抓紧时机,以电子商务为切口,国际贸易为依托,在将整个国民经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有所作为。
(一)电子商务在出口贸易中的效益体现
美商网总裁童家威在本届国际周“硅谷杰出华人论坛”上称,国内中小企业要做电子商务,目前最现实、最有效益的就是出口贸易。
在美国的许多商场超市,国内制造的产品比比皆是,但其价格却是国内价格的5至10倍,因为这是层层转手的结果。而电子商务可以避免这些环节。
目前互联网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内容模式,像雅虎、搜狐、新浪网等,以媒体的方式出现,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又可提供娱乐、聊天之所,这类网站收入的来源是提高访问率以获取网上广告,属于“眼球经济”。应该说国内此类网站比美国落后了3~4年。第二种是社区模式,在国外已开始出现,比如关于“鞋”的网站,“钟表”的网站,满足网民的专类需求,这类网站目前国内还没有;第三种是整合模式。是针对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这种网站是为买家、卖家提供第三方服务的整合平台。它使买卖双方在网上沟通、洽谈,同时为可能达成的贸易合同提供整套的一站式服务。
认为,整合模式在国内做产品外贸最有效,因为买家——外国商家上网,那么卖家——国内企业依靠这类电子商务网站就立刻可以做生意,从而实现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双赢。而如果电子商务立足于内贸,根据互联网相关调查,目前上网最多的是学生而非企业家和商家。
(二)开拓新的国际市场要求发展无纸贸易
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的途径比比皆是,唯独网络贸易成本低廉,发展迅猛,覆盖面广,是9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单靠传统手段搞经营已经远远不够。上网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已被全球大公司认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经营手段。面对蓬勃兴起的网络贸易,我国的外经贸企业正在抓住机遇,制定对策,积极参与。现在已有不少企业在网上建立了站点,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并把自己的产品介绍出去。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设计网络贸易的环境和模式,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信息沟通方式,将网络贸易与企业现有的经营规模相结合,为企业创造一个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第一,利用网络贸易对国际生产领域产生的影响,发展有利于数字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推动金融、保险、电讯、影视、音乐、信息咨询、程序设计、工程开发、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订单来组织生产、管理零库存。第二,利用网络贸易对国际消费的影响,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广泛收集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及早调整产品结构。第三,网络贸易在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发展中国家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还处于劣势。我国的信息网络产业虽在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但离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些差距,因此,外经贸企业应急起直追,争取改变网络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分配不均的现状。对于众多的中国外经贸企业,特别是近100万户的私营企业来说,网络贸易是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因为中国正面对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相对应的各种区域贸易网络,许多国家作为中国的贸易伙伴,90年代初就开始接收EDI方式的订单,如美国和欧盟大部分国家的海关则宣布,对于非EDI方式的报关请求推迟处理,或不再选择为贸易伙伴。可见,今后没有EDI就如同没有电话一样,没有EDI就不会有订单。为了加快我国全国外经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外经贸部于1996年2月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1997年5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并负责建设、运营及管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IBM公司与中软赛博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国第一个超大型电子商务软件系统,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CCEC网络于1997年10月28日正式开通,并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揭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篇章。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科技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它的出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论将发生重大变化,电子商务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机会,会将市场的空间形态、时间形态和虚拟形态结合起来,将物质流、现金流、信息流汇成开放的、良性循环的环路,使经营者以市场为纽带,在市场上发挥最佳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电子商务会创造巨大的效益和机会,带来一个经济更加繁荣的时代。
(三)迎接挑战的对策
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才可能在21世纪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赢得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在一国的应用与发展有赖于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目前,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的。目前,美国已基本形成一个由地下光缆、海底光缆和通信卫星组成的海陆空立体化高速通讯网络。电子商务在欧洲的推行与发展也与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1994年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宣布了建设欧洲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这一工程预计为期5年,耗资850亿美元。欧盟各国在积极支持这一计划的同时,也加紧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欧洲信息高速公路及欧盟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了电子商务在欧洲的发展。在亚洲,电子商务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也无一例外,都有较为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基础。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蛛网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较,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全国只有上海、天津等几座城市信息设施建设搞得比较好,形成一定规模。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我们在光缆铺设、电脑普及以及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许多边远贫困地区至今没有建立网点,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盲点”或“荒漠”。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不到5%,家庭电脑拥有率不到1%,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为93%和45%,在澳大利亚为96%和33%。“信息贫困化”被视为下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有可能使我们失去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竞争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1)打破行业分割管理体制,提高资源效益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现行的行业分割造成了信息产业整体管理混乱,资源紧缺与大量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闲置并存,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网络建设为例,邮电网和广电网、中国电信网和联通网各自为政,外贸、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各有自己的一套网络系统,大量的重复建设致使我国网络传输能力的利用率只有20%~3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2)改革现行收费制度,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
过高的收费是制约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网费为例,目前我国国内互联网的上网费是美国的15倍,国际专线价格昂贵,DDN专线不但收取月基本费用,同时收取流量费。改革现行收费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资费体系,把过高的资费降下来,是提高我国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接受水平,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加强关键技术研究
技术问题是各国发展电子商务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我国技术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国际贸易,涉及外经贸及与其业务相关的银行、税务、海关、外汇、保险等诸多部门和行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行也有赖于以上各行业、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共同努力。当前围绕着保密技术、安全管理、CA认证及电子支付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各方应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改变国内网络“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早日实现国内网互联,建立起全国外贸专用信息网,进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同联合国贸易信息网及其他国际商务信息网络的联网,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技术研究力量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3. 推动社会公众认识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这是推行电子商务比较成功的国家的共同经验。以新加坡为例,政府在EDI的推广、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90年,新加坡政府就投资2.1亿新元建成全国贸易信息网TRADENET,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贸易网络,为新加坡创造了良好的无纸贸易环境。在设立多个培训中心进行普及性培训之后,政府强制规定自1991年起所有进出口商品都要采用EDI报关。目前,EDI广泛应用于报关、税收、贸易、运输、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在贸易领域,应用水平更达到95%以上,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政府信息化意识较为淡薄,虽然中央政府已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但地方各级政府对全球信息化浪潮所可能带来的冲击认识不够,在推广电子商务的活动中缺乏主动性,措施不得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4. 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在企业经营机制及领导、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没有良好的效益和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因做基础,必然造成企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统计资料表明,在1~5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初步实现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正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而20%的企业只有少量计算机,并且仅用于财务和文字处理工作,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程度则更低。
5. 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现行国际贸易法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方式而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方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的发展,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应加快现行法律的修改步伐,及时制定、出台新的贸易法规。
6.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业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各国加强了对话与合作。对于国际性讨论对话活动,我国政府虽有参与,但不够积极。事实上,这些对话活动不但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下新贸易规则的制定,决定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强了各国与世界的交流,提高了各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兼容性。对此,我国政府应予以足够重视。
7. 参加国际公约和贸易伙伴协议
目前,世界上制定的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贸易伙伴协议有:欧共体1990年拟定的《贸易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协议草案》、芬兰和经互会成员国1991的商定的《传递国际贸易数据范本》、英国EDI协会1990年拟定的《英国标准交换协议》和美国律师协会1990年拟定的《电子数据交换贸易伙伴协议范本》等。另外,对由于网络信息中传输错误的责任承担问题,可以参照1924年的《海牙规则》、1968年的《维斯比规则》、1978年的《汉堡规则》等国际运输公约对承运人责任的规定,签订一个网络经营者和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
结 论
信息经济是从信息角度对经济的描述,也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转换,这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变迁。这种经济变迁包容力之大,乃至涵盖了在世纪之交的产业社会——知识社会转换历程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到企业内部管理的社会经济变革,现有宏观,又有微观。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电子商务是一种重要的非常关键的手段和措施,因为它是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的桥梁,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都产生巨大影响,从各国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态度和规划,便可窥一斑。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供求链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从它的交易方式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拉近了厂商与客户的距离,企业可以跳过传统的经销商跑去跟客户直接联系,客户的需求就直接转化为企业生产的指令,于是,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这种厂家到消费者的市场模式,是一种间接经济到直接经济的变革。在EC的推动下,由于市场结构的变化,也使商业活动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在传统商场经营的商业已经不知不觉面临一种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境地。
机会和挑战似乎从来都是并存的,电子商务对我国的外贸而言,不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市场体制化建设尚处在进行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处于攻坚阶段。再加上电子商务本身的管理体制问题,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安全问题,以及进行电子商务时人员素质的要求问题,都是我国当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银行、信息管理部门、各级经贸管理部门以及从事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会为谁而有所迟疑,在电子商务铺天盖地的巨大推动之下,无论是大小企业,还是整个外贸政策,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在入世之初的良性互动下,应该抓紧时机,以电子商务为切口,国际贸易为依托,在将整个国民经济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有所作为。
参考资料: http://www.freelunwen.com/jingji/13694.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