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彰显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5-16
展开全部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基本职能。2011年暑期工作会议上,我提出大学必须坚守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随后不久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又强调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全校形成支持教学工作的合力。自去年普通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全校上下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所在单位的中心位置、突出位置,已基本形成了支持教学、服务教学、搞好教学的整体合力。不仅保证了我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而且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任何一所高水平大学,无论是世界知名大学,还是国内一流大学,其本科教育都是一流的。国内很多好的大学,仍然把本科教育看成办学的根本,即便是研究型大学亦是如此。我曾在不同会议上讲过,如果说学校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实际上主要是本科教育。首先,本科生源质量好,基本上是在一本线上招生。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其中26个省市在第一批本科录取,今年有望增加到27个。而研究生招生情况则并不乐观,尽管今年招生的形势很好,但深层次地分析一下,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中,来自“985”和“211”高校的生源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这说明,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层面,没有很强的竞争性。此外,还有些硕士授予单位,是零报名零上线,或者是几个人报名零上线。博士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更是如此。第二,我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也在本科教育。学校影响大的仍然是本科毕业生,这些人把学校宣传出去了,影响出去了。所以,我们常说,校友是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第三,从师资状况来讲,我们的优势仍然体现在教学为主上。科研能做出影响的仍然集中在少部分人,大部分教师的优势仍然体现在本科教学上。虽然他们科研上受些限制,但是在教学方面仍然是一把好手,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满意度很高,这也是我们办好本科教育的优势。
因此,我们的长处在办本科。如果不扬长避短,不把本科教育继续巩固下去,学校的社会影响将会大大削弱。那么,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变为本科教育教学优势,我认为还需要大家继续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进一步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今天,我想讲“六个观念”转变。
一、将追求数量规模和外延拓展的观念,转变为质量优先、内涵发展
自2006年以来,学校逐步由”做大”向“做强”转变,总体上大家的思想认识是比较统一的,但还是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学院向学校争计划、争数量、争专业比较普遍。经常听到有院长说“我们老师要有课上”、“我们课时不饱满”、“我的专业不够多”,不停地开设新的专业,或者恢复以前停设的专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有时候没有考虑到学院自身的优势,过于强调追求数量。所以,每年学校安排招生规模时,招就处和教务处要跟学院进行多次交流。有的学院,学生人数已经很多,他不要求增加学生数量,但要求增加课时。有一个院长跟我说,学院好多老师现在还“吃不饱”。我想,你们学院几乎占了学校1∕4以上的教学工作量,还有教师“吃不饱”?这实际上还是有一种比较注重数量、规模以及外延,忽视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意识。
《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高等教育要着力解决内涵发展、质量优先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有实质性的转变。
二、将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举、科研促进教学
重科研轻教学,与考核评比体制密切相关,职务、职称竞争,各类荣誉的产生都与科研有关系,因此就导致了大家比较重视科研,而教学谈来谈去还不如人家一篇权威刊物,客观地说,是有这么一种情况。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思想,评教授的时候可以注重科研,因为教授科研不行是说不过去的;但副教授这一层次,应该更多地看重他的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当然,今后在评教授的时候,我们也要更加注重对教学的评价。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时,要注意科研、教学评价并举。
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这一点,我们长期从事教学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你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研究,你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讲得生动。反过来,你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可能就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通讯很发达,你讲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学生可以手机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就可能查到老师讲错了。这就促使我们的老师上课之前一定要把有关的概念,特别是一些新的概念界定清楚,要进行相应的研究,要掌握足够的数据。总的来讲,教学也需要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要服务于教学,培养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三、重教书轻育人、重灌输轻互动的观念,转变为育教并重、教学相长
课堂上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传道与解惑。现在,有的老师为了方便,把一周的课安排在一天,从上午一直上到晚上,这显然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此,研究生部、教务处、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要把老师的课程适当地做些安排。一周累一天,其实对老师的身心也是一种透支,应该注重劳逸结合,要有一个休息恢复的过程。
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课后如何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呢?我们到其他学校去走访,约见相关的专家,几乎都是在办公室会见。学校正在逐步地创造条件,给教师配备相应的工作室,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学生进行交流。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少老师把工作室变成星期三、星期四学院集中后的休息室,学校的初衷没有体现。学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有工作室的老师一周里至少要有一天或者两个半天在工作室。做不到,学院就收回,给需要的人。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对现有办公室的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若多次查看没有人的话,就要把工作室从学院收回。
四、将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转变为管理服务并重、硬件软件并举
学校在制度建设、管理上还是抓的比较紧的,尤其是在维护教学秩序方面形成了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整个学校的教学有序地进行。教务处、教学督导组,每周都有一个教学检查通报,抽查全校本科生出勤情况、老师上课情况,用动态的数据来反映。教务处有一个数据分析报告,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反映,特别是建立起了动态的数据。各学院和教研单位要好好地分析这些数据,在整个数据结构中自己处于怎么样的位置。为了更加完善,建议教务处对这些数据多一点文字性的分析。可以与高教研究所合作,形成一个年度的教学工作分析报告。以后我们评估的时候就有常态数据。在管理方面,制度严格,执行也比较规范。在管理过程中,如何体现服务呢?我们应该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体现管理,两者需要融合好。
目前很多单位比较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学校总体的办学条件是大有改观的,多媒体的座位数、计算机、语音设备等条件,以及通讯工具、校园网等方面都不错,但是在运用方面还是比较落后,有些数据还不能通过系统来集成,这是软件的滞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软件的作用,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五、将重举办专业轻对接社会需求的观念,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好,正是因为人才质量有保证,培养的人才受到社会欢迎,才有了招生的火爆,在全国26个省市一本第一志愿录满。但是有的专业也存在重专业建设轻社会需求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也存在热门专业和暂时冷门的专业,但是我们培养人才确实应该满足社会的需求,比如统计学专业,曾经一度社会不太认可,但是这几年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特别好就业,一方面是我们优化了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是社会也更加重视统计人才。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分析社会需求,知识能力结构,科学地安排“3+7+X”课程。
六、将重项目申报轻建设管理的观念,转变为申报和建设并重,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落实到日常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的6个项目,资助力度很大,我们要积极申报,同时也要重视建设工作。应该将重项目申报轻建设管理,转变为申报和建设并重,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落实到日常教学质量提高上来。申报只是一种手段,建设是途径,目的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往往大家申报的时候特别热心,不断地总结经验,建设的过程又怎样呢,有的拿到项目以后不了了之,虎头蛇尾,没有把教学项目落在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我们需要创造条件,鼓励申报,终极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