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卫战役的战争结果
1895年2月2日,日军占领威海卫。
甲午战争后,山东遭遇到了一场极大的水灾。12个州县,18625个村庄受灾,黄河在山东境内多处决口,人民流离失所。这仅仅只是为甲午中日战争“还账”的一个开始而已。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降大雨的“天灾”与那场耻辱的战争毫无瓜葛,但是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二者关系颇为紧密。
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李鸿章接连调动兵马进入朝鲜。山东巡抚李秉衡加强了威海卫一带的防御建筑修建,又从山东的黄河防汛营中抽掉了一部分兵力,而这也为后来的水灾埋下了伏笔。及至今日,尽管史学界对于李秉衡“爱国”还是“卖国”依然争论不休,但是对于其抽调河务营参加甲午战争却一致认为是“昏招”。常年从事黄河防汛工作的河务营,并不善于征战,与其说他们是战斗人员不如称其为工程兵。因此,他们在被卷入甲午战争之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正面作用,其战斗力低下且容易被击溃的特征,却给其它作战部队带来了负面影响。更在之后削弱了山东的防汛力量。
甲午战争之后,李秉衡将河务营重新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但黄河各堤段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行养护了,更为重要的是,甲午战争也耗尽了山东原本就微薄的库存粮草和白银。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学者统计发现,从1894年到1899年6年的时间里,山东连年发生水灾、旱灾和虫灾,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那场失败的战争造成了黄河治理的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