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集镇的风景名胜

 我来答
夜恋图少苦之9692
2016-05-30 · TA获得超过3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1万
展开全部

普照寺
是古峄县名刹,位于枣庄市区西北约20千米,属于西集镇。普照寺始建年代不详,明代万历年间和清代道光年间进行过维修,推断此寺应创建于元代以前。普照寺现保存的大殿,是明代供奉佛像的后殿,殿檐下大门两侧嵌有明代石碑两通,上面镌刻有明代文学家贾三近的诗作,字迹清晰完好,石碑摩刻时间是万历十一年(1583年)。大殿后面还保存一通清代道光年间的碑刻,碑额篆书“龙河精舍”四字。龙河,即指今西集河,精舍是寺庙的别称,碑上所指正是普照寺。碑上款题《龙河精舍记》,主要记述普照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寺庙情况以及当时维修经过。碑文出自滕县人王东槐之手。
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后,文学家贾三近由南京光禄寺卿任上解职在家闲居。5年闲居期间,他为撰写《峄县志》,考察山川河流,遍访乡老耆旧,悠游于泉林之间。在普照寺结识了住持僧圆泰,二人促膝交谈,十分投机,以后便时常往来,纵论佛理禅旨,壁上镶嵌的两首诗,便是他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秋季到普照寺,应圆泰长老之请留赠的。
建新遗址
在西集镇伏里村,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坐落在村北侧一片高出周围1.5米左右的平坦台地上。经钻探,遗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205米,南北宽155米,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被群山环抱,西部为开阔平原,遗址北侧有一条小河。1992年,济枣公路修筑时需从遗址中穿过,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2次较大规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在遗址的西、中、东3个区域内共开探方106个,探沟l条,发掘面积共计2781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房基27座,灰坑和窖穴261个,墓葬92座,水井l眼,陶窑1座,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各类遗物1000余件。
河沟将遗址
分为两半,东为居住区,西为墓区。居住区发掘出房址10余处,其中三处为半地穴式,灰坑8个,并出土了大量以素面陶片为主的文物等。区内水井直径为1.2米、深2.4米,这在大汶口文化中首次发现,把祖先从饮用河水到饮用井水的历史转折点推前了千余年。墓区发掘出包括成人、儿童在内的墓葬。其中有一夫妻合葬墓,墓主头向东方。传说伏羲就出生在伏里村,后与活动在峄城区金陵寺附近的红埠族母系部落首领女娲结为夫妻,在此生儿育女。伏里村南有伏山,其顶有伏羲庙、女娲庙,庙内10多块石碑至今保存完好。
倪国故城遗址
战国时代的倪国故城遗址位于西集镇东1千米处,海拔140米。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倪即小邾国,以居邾故又称邾国。”遗址为高出地面5米的台型高地。据《峄县志.古迹考》载:“土台高数尺,方广数十亩”。在此先后发现了灰陶缸、陶豆、罐、筒瓦、石斧、鬲腿等文物。现遗址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