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在古代有多少种叫法

 我来答
海平面下的深渊
高粉答主

2019-04-05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34
展开全部

共九种叫法。

1、饺耳: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

2、月牙馄饨: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3、馄饨: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4、牢丸:汤中牢丸,是唐代人对饺子的称谓。之所以叫“牢丸”,在汉代刘熙《释名·饮食》中有解释,是把拌以各种佐料的肉馅,团成丸子,穿起来烤着吃。后来,面食进一步普及,人们又用面皮将肉丸子包裹在中间,使其牢不可破。包了面皮的肉馅可煮,可蒸,亦可炙,这大概就是“牢丸”之名的来历吧。

5、角儿: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6、扁食: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受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于是在元代时,都习惯把饺子叫做“扁食”。

7、煮饽饽:发展到清代,饺子的称谓更加多。清代北方人称水饺为“煮饽饽”。《天咫偶闻》:“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五日,北方名煮饽饽。”

8、水包子:清代济南等地人们称水饺为“水包子”。《济南快览》:“如遇除夕或元旦,则用面作角子,其馅或荤或素,皆随人意。荤者用各种肉类,素者用韭菜或白菜,总名曰水包子。”

9、粉角: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扩展资料:

1968年,在距今近2000年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饺子的实物,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一样。用饺子作为死者的陪葬物品,足见饺子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根据饺子的形状,自古至今饺子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如“角子”,“偃月馄饨”“汤中牢丸”,“元宝”等。

许多地方还把串接吃的饺子专门包成金元宝形状,并在其中包入硬币,以预示来年发财,包入糖果,以预示未来的日子甜甜蜜蜜,包入花生(又名“长生果”),祝愿人们健康长寿,因此,除夕午夜吃饺子的这种习惯,有寓意团结,表现吉祥,辞旧迎新等多重含义,往往男女老少一齐动手,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乐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中国的饺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如饺子皮由原来的面粉扩展到米粉,土豆粉,豆腐皮,饺子馅除了猪,鱼,羊,猪,蛋等外,配入的蔬菜品种日渐多起来,白菜,油菜,萝卜,茄子,冬瓜等均可入围。

因此,也就有了三鲜饺子,红油饺子,水晶饺子,清素饺子等几十个品种,饺子的吃法也由清煮发展到蒸饺,煎饺,炸饺和加入各种汤类的高汤水饺,还有将饺子与面条合在一起煮食的,美其名曰“金丝穿元宝,越过越热闹。”“热闹”,在这里有吉庆之意,象征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饺子

791283447
高粉答主

2016-12-26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17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628万
展开全部
饺子在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是“娇耳”,这种颇受人欢迎的食品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河南省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他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奉献出来的这个特殊的药物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问世,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但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唐代时饺子被称为“牢丸”,水饺叫“汤中牢丸”,蒸饺叫“笼上牢丸”。大约在宋代以前,都用这个名称。宋以后,叫法比较杂乱,又叫“粉角”、“扁食”、“水角”、“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如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统称为“饺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萧伯纳大师
高粉答主

2016-12-26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744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690万
展开全部
在职研究生考试: 春花秋月等闲度,又是一年冬至时。 今天是冬至日,凡有中国人处,都在吃饺子。俗话说的好,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我国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今天就说说饺子的来历和在古代各个时期的别称。 饺子在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是“娇耳”,这种颇受人欢迎的食品是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河南省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他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张仲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奉献出来的这个特殊的药物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饺子问世,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但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唐代时饺子被称为“牢丸”,水饺叫“汤中牢丸”,蒸饺叫“笼上牢丸”。大约在宋代以前,都用这个名称。宋以后,叫法比较杂乱,又叫“粉角”、“扁食”、“水角”、“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如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统称为“饺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78小小红
2016-12-26 · TA获得超过1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1万
展开全部
“角子”、“扁食”、“ 馄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3f5a95
2020-04-04 · TA获得超过14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