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经常进行论战, 庄子为何讥笑孔子?
庄子为何会讥笑孔子呢?根本原因在于两人的思想分歧。
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经常进行论战。论战中,双方或唇枪舌战,或著书立说,相互指斥,不遗余力。
其中,道家的庄子经常讥笑甚至是谩骂孔子。在自己的著作中,庄子曾借老子之口,将孔扒巧子比作蚊虻,把孔子倡导的仁义比为糟糠。
在《盗跖篇》中,孔子企图劝说盗跖,结果反被盗跖骂得狗血淋头,只得狼狈逃走,逃跑途中连马的缰绳都握不住了。在这里,庄子又借盗跖之口将孔子狠狠地挖苦了一通。孔子在后人眼中是至圣先师,而在庄子的笔下却是可笑的小丑。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高主宰,而“道”的真谛就在于自然。所以,他强调自然的就是最判伏好的,外在的物质追求只是人们心性的掘此携束缚。人们应该随性而为、随遇而安,一切顺其自然,不要有过多的追求,尤其是不要追求功名利禄。
总体来看,庄子对社会现实持不满和逃避的态度。与此相对,他又非常注重人的内心世界,企图寻求人的心灵的解放。所以说,他的思想是比较消极的,具有出世的特点。
而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主张与庄子恰好相反,他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子从来不去追求空虚玄远的东西,甚至对时人比较重视的鬼神之说,他也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而对现实世界,孔子则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他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感到痛心疾首,而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就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孔子不但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去周游列国。即便屡次遭到挫折,孔子也毫不气馁,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他的思想要比庄子积极得多。
总结:如此一来,孔子的主张,就与道家,尤其是与庄子的理论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孔子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成了庄子讥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