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的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妃”本指匹配者,《礼记》“天子之妃曰后”,《说文》:“妃,匹也。”后来指低于皇后的女子级别,太子正妻,如皇太子妃、王妃。魏晋时候也指皇帝侍妾,如三国时有淑妃,爵比诸侯王。
上古时期,妃是用来称呼君主之正室,因当时后字的使用是用于称呼君主而非君主的正室。周朝设一后三夫人六宫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皇帝正室为后,当时侧室有名号者皆称夫人,低位或无名号者为姬。汉初,妃仅指皇太子正妻,西汉后期,诸侯王正妻也改称为妃,具体又分为太子妃、王妃等,后世沿用,如魏明帝平原王时期的妻虞妃,吴南阳王妃张妃,唐广平王妻崔妃等。除“妃妾”一词以外,妃通常不用于指代皇帝之妾。
曹魏首次将妃一词用在称呼帝王妃嫔中,曹叡设淑妃,为后妃第四等,位次于皇后、夫人和贵嫔。晋武帝时,淑妃为九嫔之首,位在三夫人之下。南朝宋首次设贵妃,位列三夫人之首,仅在皇后之下。
唐宋两朝时,改三夫人为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为正一品,位在皇后之下。
唐玄宗时改为惠妃,丽妃,华妃。
明朝时,后宫位号分别不严密,以贵妃为众妃之首并仅次于皇后,其余宫妃以寓意吉祥或美德之字作为妃的徽号。
清朝后宫,前期变化较大且有较大随意性。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后妃制度。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上古时期,妃是用来称呼君主之正室,因当时后字的使用是用于称呼君主而非君主的正室。周朝设一后三夫人六宫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皇帝正室为后,当时侧室有名号者皆称夫人,低位或无名号者为姬。汉初,妃仅指皇太子正妻,西汉后期,诸侯王正妻也改称为妃,具体又分为太子妃、王妃等,后世沿用,如魏明帝平原王时期的妻虞妃,吴南阳王妃张妃,唐广平王妻崔妃等。除“妃妾”一词以外,妃通常不用于指代皇帝之妾。
曹魏首次将妃一词用在称呼帝王妃嫔中,曹叡设淑妃,为后妃第四等,位次于皇后、夫人和贵嫔。晋武帝时,淑妃为九嫔之首,位在三夫人之下。南朝宋首次设贵妃,位列三夫人之首,仅在皇后之下。
唐宋两朝时,改三夫人为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为正一品,位在皇后之下。
唐玄宗时改为惠妃,丽妃,华妃。
明朝时,后宫位号分别不严密,以贵妃为众妃之首并仅次于皇后,其余宫妃以寓意吉祥或美德之字作为妃的徽号。
清朝后宫,前期变化较大且有较大随意性。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后妃制度。后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