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成功与节俭的文章的心得体会 15

8858!最好是文章哦... 8858!
最好是文章哦
展开
 我来答
kuky7758
2006-08-18 · TA获得超过20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8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9万
展开全部
一、构建“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的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有人认为,教育领域不存在“模式”问题,认为教育模式本身就是束缚人的东西,因而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无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教育模式无疑都是存在的,也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运作,北大附中校长赵钰琳认为,所谓的“育人模式”是教育、教学诸要素的内在结构和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之下,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的简称。

目前,中学教育在育人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目标观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为应付高考、中考,提高升学率搞题海战术,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试分数固有其公平的一面,但也有压抑学生个性,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面。

其次,全面育人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思想还没有得到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比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只着眼于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只关注教学进度如何,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再次,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虽然现在已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但很多学校仍流行于形式,没有真正地去实施。

显然,目前这种教育状况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项未来的事业,其目标总是指向未来的社会需要,如何按照21世纪的社会需要来培养下一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总结报告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应付未来的挑战中,不能只考虑智力的开发,同时应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与理想水平上。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要帮助他们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学会同情。

针对21世纪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调整培养目标。韩国政府公布的《为创造新韩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与课题》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的韩国人要具备的四项素质:①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和共同意识的“与众生存的人”;②具有创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智慧的人”;③能够主导国际化、世界化时代的“开放的人”;④懂得劳动价值,具有脚踏实地精神的“实干的人”。泰国1996年底发表的《全球化时代的泰国教育:洞察学习社会》的报告,指出:“当务之急是,泰国必须根本改善其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以次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这些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的一般技能和职业技能,而且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学习技能和敏锐的思想;对学习的热爱和学会如何学习的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韩国、泰国在内的各国在调整培养目标时,都把德育放在突出的地位。此外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强调打好科学文化基础的同时,各国培养目标都特别强调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总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成为“人”——人格健全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努力构建“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的育人模式,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二、 构建“德育为首,能力为重”的育人模式必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二)、主体性原则:指学生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强烈的内部动因,锐意进取,奋发向上,鼓励学生独立的探索精神,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实践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是指具有教育价值的、面向社会、联系实际的各种校内、校外活动。特别要引导学生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重大问题。当今开展研究性学习最能体现实践性原则。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四)、开放性原则:所谓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从学习目标上看,除要达到教材规定的目标外,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从学习内容上看,除课堂学习外,可以从图书馆和互联网上的,也有来自于社会调查的;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学习结论来看,不拘泥于一种结论和答案。

三、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做到以“德育为首”

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它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品德的任务,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教育中的德育任务。

所谓“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由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组成;狭义的德育单指道德品质教育。历史教育中德育是广义范围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②历史唯物主义教育;③道德情操教育。据此,在历史教育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及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通过历史教育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历史文化,对中华民族强烈的感情。古代史上,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的结晶。在近代百年的内忧外患中,从林则徐到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富强、为民族的振兴而抛弃了个人的幸福,舍小家而顾大家,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美好的青春和年华,这样,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类强烈的责任感。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一个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现实、面向社会,将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时政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现实、关心人类社会的发展,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

(二)、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按规律发展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之一。历史教育要以中国和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来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在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通过民主革命史实揭示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思想武器,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据此可以培养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此外,历史教育中,坚持对学生进行一些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本观点、劳动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时事造英雄的观点等,通过对学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陶冶高尚情操。

人类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历史教育在这方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范缜的坚持真理、明辨是非;商鞅、王安石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轼、张骞的不辱使命;李时珍的积极追求知识的刻苦精神……。历史上无数杰出人物所体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百折不回的优良传统,都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好材料。

此外,在世界史教育中,通过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坚持斗争的精神,如在讲授爱因斯坦时,既要充分肯定他在科学事业上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还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因斯坦的人生追求,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科学家,更在于他是一个高尚道德情操的伟人,他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历史进程的意义在于其道德方面和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段话虽然是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但也充分体现他的人生追求——思想和道德最有价值。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因斯坦一生中对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为民主进步、为和平自由而疾呼,与法西斯和各种邪恶势力作不懈斗争。“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这是爱因斯坦心境一角的剖白,从中可知,他在科技与人的道德,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界问题所表现的超凡脱俗的见识,由此可见,伟大的人物在人生追求中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们这种崇高的精神和高尚道德,都是贡献给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兼容并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中国儒家文化对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乃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信”、“仁”、“义”、“德”等伦理思想对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战以后,韩国、新加坡经济迅速崛起,令世界刮目相看。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热衷于研究它的经济发展的原因,他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一个共同原因即这两个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文化深深根植于韩国、新加坡文化之中,融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里。1997年,金融危机波及韩国,韩国妇女自愿把自己的金银首饰捐给国家,民间团体和民众还自发组织起来增加生产,厉行节俭,购买国货,与政府共渡难关,他们深深知道:没有国,哪有家!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人深思吗?确实如此,儒家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璀璨夺目、光彩鲜明,令人鼓舞!如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提倡吗?再如《孔子论水》中,教育人们要有豁达的胸怀、要有“百折不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的坚定的信念和意志……这些光辉而高尚的思想,在陶冶人们情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能力为重”。

所谓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其中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学习能力,指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批判思维的能力。对于历史学科来说。

据2000年版的历史教学大纲,历史教学中的学习能力培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②指导学习搜索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③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最受关注的课题,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变化,改变传统的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变书本知识的复制者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① 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脉搏,研制出相应的教学结构方案,变陈述式教学为论证式教学,其基本环节为:

设景:将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质疑:师生交替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探究问题情景;

评价:教师组织、点拨,师生、生生之间对学习结论相互评判;

应用:学生运用知识去解题,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总结:师生共同概括、归纳、深化、升华。

②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这一课时,可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以下问题: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综合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再认再现)

从战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何启示和认识?(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课,如“如果太平天国不失败”,“如果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结果会怎样?”……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③活用创造性教学方法。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发散与集中法,单向与逆向法,定势与变势法,类比与归纳法,通过一题多讲,一题多问,一题多议,甚至一题多变等训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个性、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定位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让学生沿着时光隧道去探寻历史的足迹,只有对历史材料、遗迹、遗存等亲手整理、目睹和思考,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历史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培养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它是综合实践的灵魂。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课,可根据教学大纲附拟的22个中外历史研究性课题;也可以由学生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或乡土史中选材和确定课题,如“西装与社会进步”,“太平锣鼓在溧阳”“溧阳的抗倭民族英雄——史际”,“丝府茶乡的由来”,“中国加入世贸后的机遇与挑战”等等都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技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提出“四个学会”的思想,即:①学知,掌握认知世界的工具;②学做,学会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以适应未来工作;③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④学会生存,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国与国之间联系的密切的加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是时代最高呼声。因此,21世纪教育关注的另一热点是培养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合作,韩国政府把“学会与众生存的人”作为新人类的标准之一。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合作精神的培养:

①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精神。

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合作精神,如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得到许多国际进步人士、海外华侨的支持,如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献出了生命;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在遭到内凶外敌的夹击下,54个国家的共产党员组成了著名的国际纵队,在西班牙最危急的时刻投入了战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也是国际进步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结果。

② 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探讨,营造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协作气氛,在宽松而热烈的探讨中,相互协作,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③ 利用历史研究性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它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合作技能的培养对整个研究小组的工作进展起建设性的推动作用,能调解小组内的冲突与纷争,使小组内不同背景的个体友好相处,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形成合作精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