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什么十分惧怕慈禧太后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因为李鸿章是李鸿章 慈禧太后还是那个慈禧太后 级别不一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大清朝的重臣李鸿章、清廷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是“死心踏地”的卖国?光绪及主战派们应该受到不容置疑的赞扬?帝党们...有鬼的事情总是怕夜长梦多,生米要尽早做成熟饭。慈禧谕令连夜接皇帝入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不是怕,是好男不跟女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笑谈窗外事
2017-07-18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笑谈窗外事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1411 获赞数:35290
即墨四中优秀教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原因:
1、慈禧的控制欲强烈。慈禧太后显然更乐于让恭亲王的亲密战友、属下、学生李鸿章,装点改革的门面,这不仅是因为“李大架子”那一米八的雄伟身高和“看见红灯绕着走”的机智灵便,更因为李鸿章无论获得多么崇高的地位,也还是安全、可控的。
当李鸿章被当时的国际社会普遍看做中国改革的旗手时,人们似乎忘记了,在恭亲王指挥的航船上,李鸿章只是一个桨手而已;当后世的人甚至喊出了李鸿章是大清改革的总设计师时,人们的确忘记了,在恭亲王的设计工作室内,李鸿章只是个描图的学徒而已。而进入民国之后,随着整个晚清历史被有意识地妖魔化,恭亲王更被忽视。
2、要李鸿章做替罪羊。甲午战争失败,李鸿章替慈禧太后背了黑锅,并且作为中方代表前往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全国骂成汉奸,并且被清政府撤去了北洋大臣等职务。义和拳乱的时候,八国联军侵华打到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去了西安,这个时候唯一能够跟西方谈判的只有李鸿章,慈禧就把李鸿章召去北京跟八国联军谈判,可怜李鸿章78岁的老人家带着病去北方靠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跟八国联军斡旋,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自己也吐血而死。
二、简介:
1、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三、来源:http://sc.people.com.cn/n2/2015/1228/c345528-27413005-2.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4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