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李鸿章临终诗的名字,还有其中内容是什么意思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寰海尘氛犹未已,诸君莫做等闲看.
请问哪位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还有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展开
名字是《口占七律》,译文如下:
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原文: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扩展资料:
李鸿章晚年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清朝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朝廷下诏,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清朝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直至7月30日,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
1900年8月15日,清朝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他在拜会英、德公使后回贤良寺的路上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故作拖延以“漫天要价”的联军沉不住气了。
他们唯恐朝廷再也没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一个耗尽“中国财力兵力”的“议和大纲”终于出笼。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声讨又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李鸿章开始咳血了,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李鸿章想尽快地结束谈判。可“议和大纲”签字后,联军并没有撤军的迹象。各国的态度是: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争来争去了,他吐血已经吐到了“濒危”的程度,已没有精力面对面与洋人再论长短了。
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4亿5000万两,是对4亿5000万中国人所定的数字,“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李鸿章接受了这个侮辱。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 [16] ——“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他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享年79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鸿章
推荐于2017-10-16
临事方知一死难: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
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
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已: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
诸君莫坐等闲看: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赏鉴:李鸿章在自己临死之时仍心系国家, 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内忧外患,强大起来。可是无奈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因此心含遗愤,希望后人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2013-10-30
《临事方知一死难》(需要办的事现在才知道用一死了之很难,表示他很无奈和不甘)
《三百年来伤国乱》(经过三百年来风风雨雨伤残的国家(朝代)还在战乱)
《八千里外吊民残》(八千里内外哀丧的人民还在受这摧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拥有秋风一样权力的我只能孤独这流眼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战事像落日一样战旗只能擦在将府的高台上)
《海外尘氛犹未息》(从海外带着怒气来的人还没有息怒)
《诸君莫作等闲看》(诸位有着能力的人请不要当这闲事来看)
劳劳车马未离鞍:臣为了国家呕心沥血,丝毫不敢懈怠。
临事方知一死难:马上要离开了,但国家内忧外患,真是让我死不瞑目!
三百年来伤国步:为我们国家几百年来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缓慢发展而伤感!
八千里外吊民残:为了我们国家广阔土地上的老百姓们受尽欺凌,民不聊生,而哀悼。
秋风宝剑孤臣泪:大厦将倾之际,身居庙堂之高,国之重臣的自己,却独木难支,受尽屈辱,老泪纵横。
落日旌旗大将坛:西下的落日静静的洒落在昔日出征的旌旗和大将坛上,国家和民族何时可以重整旗鼓,收复这风雨飘摇的万里河山!
海外尘氛犹未息:海外列强们对我国的欺凌和侵略还在继续!
诸君莫坐等闲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莫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一定要以振兴国家,驱除鞑虏为己任!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