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电影敦刻尔克?
1996年诺兰用《追随》正式出道,2008年凭借《蝙蝠侠:黑暗骑士》一炮而红,奠定宗师地位。
时至今日,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诺兰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犹如伫立云颠,俯瞰凡人。
高如仙人,不沾烟火气的诺兰,却在2017年拍摄了《敦刻尔克》,一部没有一丝科幻、悬念、酷炫的“平凡”之作。
它的平凡,让它收获了豆瓣8.4的评分,这是诺兰2010年以来评分最低的一部。
但是!
对于诺兰自己而言,这是他最想尝试的题材之一,他过足了自己一直想过的瘾,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国人诺兰,早已对“敦刻尔克”的奇迹垂梦已久。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战争题材中,8.4的评分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他不是诺兰的“滑铁卢”,而是他的“诺曼底”,它的精彩,值得慢慢体会。
说电影之前,我们先说一个小插曲和一个大背景。
小插曲:
拍摄电影前,诺兰曾与一位真实参加过战争的老兵聊天,这位老兵在退役以后,也参与过很多战争电影的拍摄。
老兵这样说道:“电影中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差距太大,战场上最多的时间不是战斗,而是在等待战斗以及等待中的那种恐惧。”
恐惧着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告别。
诺兰被这种感受深深吸引,他如开了悟的老僧,不再痴迷于电影场面的恢宏和运筹帷幄的智谋,而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倾进于士兵的那种恐惧和无助的等待中。
于是在《敦刻尔克》,除了偶尔坠落的炸弹和那艘被子弹缓慢击穿的船壁,我们再也见不到过多的战场决战。
大背景:
法国是西欧大陆最后的路上壁垒,敦刻尔克与英国隔海相望,弹丸之地,却集结了几十万等待生死裁决的英法联军。
电影中陆军上校说:敦刻尔克不是最佳的撤退地点。
法国与英国连接的英吉利海峡,最短的距离是33公里,平均距离在100公里,而敦刻尔克那条逃离的路线长达167公里。
海军军官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敌人逼迫的结果”。
诺兰刻意淡化的运筹帷幄,与历史史实的无可奈何,在这一刻合二为一,让这场大撤退增加了无尽的随机和不确定性,所有士兵的生死,此刻都只能听天由命。
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突出某一位英雄,因为在诺兰心中,每一位逃出去的士兵都是英雄。撤退并不可耻,因为它是为了更好的重来,没隔多久的诺曼底登陆,就是最好的反击,当然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小插曲是为了告诉你诺兰的用心,大背景是为了告诉你真实的残酷。
回到电影中:
诺兰采用了三条线,三个空间,分别进行,最后相交于某一点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来全面展现了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
【岸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
这是整部电影很明确的一个分界点,每一段故事都被诺兰钉上了明确的标签,仿佛深怕我们误了时间,错了空间。
海、陆、空三个空间;一小时、一天、一周三个时间;
合在一起就是史诗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空中一小时: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掩护。
海上撤退最大的敌人是空袭,电影用三架战机,三个不同命运的飞行员来诠释了这一切。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第一位,击落敌机迫降被救的第二位,完成任务却坠落在敌区被俘的第三位。
三架飞机对应的三种结局,是整个战场上,所有空军的结局缩影。
海上一天: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工具。
电影中有三艘战舰,在不同的时间被空袭的炸弹击沉。
三个小时一变的潮起潮落,不断被炸毁又重建的桥道。
决定了这场撤退将会更加艰难,大的船只,目标大,泊岸要求高。这几乎成了死局,撤退无望,生又无门。
但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在整个二战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伟大的人民也是不分国度的,从遥远的东方战场到敦刻尔克,他们一如既往的无私,不顾生死。
英国上层动员了沿岸的所有渔民,希望他们自愿加入到这场拯救战役中。
道森有两个儿子,一个早早牺牲在万里长空,但动员的号角刚刚吹响,他依旧第一时间动了身,带着小儿子皮特,以及另一个自愿加入的孩子乔治,远渡重洋,直赴敦刻尔克。
海上一天与空中一小时的第一次交汇,发生在柯林斯迫降在海上的那一刻。
柯林斯成了这艘小小渔船上的第五位乘客。接下来是第6、第7、第8....,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渔船。
当他们返回到英国大陆的时候,这艘船整整装了一百多位乘客。
而道森只是无数艘渔船的缩影,也是这场三十万奇迹的缩影。无数的渔民,用不畏生死的勇气,共同铸就了这场奇迹。
岸上七天:这个故事里提供的只是人,一个个等着被拯救的人。
这段故事是这场大撤退的核心也是最悲壮的一环。
这是一个特别的战场,没有太多的厮杀,没有大面积的交火,没有嘶鸣惨叫。
而是一条条,排列整齐的长龙,没有混乱,甚至安静的可怕,除了潮涨潮落带来的拍打岸边的水声,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宁静的战场,比起炮火轰鸣,似乎更加可怕,因为未知的命运比已经发生的惨痛,更让人不安和恐惧。
当空中的战机,摧毁了敌机,掩护了前来的渔民;
当海上的渔民,驾驶着渔船,载走了撤退的士兵;
当岸上的士兵,登上了小船,离开了人间的炼狱;
三幕相交,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敦刻尔克》,一个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一部属于诺兰的战争史诗之作。
2020-06-01 广告
《敦刻尔克》称不上最好的战争片,但绝对是最特别的战争片。
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电影的故事结构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复刻。在整整四十万的英法盟军中,诺兰特别刻画了三个在战争面前非常渺小的人物:
一个拼命想要逃离前线的战士,一个驾驶着民用船只去解救战士的平民,一个英勇无畏为信仰牺牲的飞行员。
战争虽然是人类历史司空见惯的冲突,但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一场覆灭。
一般来说,电影中对于战争中大场面的描绘,会使得观众对于气氛的感受更直观。但是《敦刻尔克》独辟蹊径地将镜头偏离战场,集中在因偶然的机会聚在一起的三个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很难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撤退的迫在眉睫。
电影聚集在小人物身上,没有大篇幅地去直面战争,反而是通过小人物和氛围将战争的全貌勾勒出来。正是这种晦涩的表达方法,才会有很多人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片。”
欲扬先抑抑抑抑
欲扬先抑是很常见的文学表达方法,在电影里自然也适用,这种厚积薄发的感情往往更能打动观众。
《敦刻尔克》一共107分钟,平行剪辑的结构使得电影前半段压抑的部分特别地长。欲扬先抑的叙事结构也就变成了欲扬先抑抑抑抑
在黎明第一缕光照进来的前一年,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对于40万英法联军来说,他们就身处在这一秒秒里,而对于导演来说,他把这一秒拉得格外地长。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极度压抑的,因为士兵们的恐慌在一百多分钟里被迅速放大,抛开所有的情绪,电影只剩下恐怖压抑的氛围。
甚至在电影的最后,士兵们成功从战线上撤退。从一列列飞驰火车回到家乡时,绝望的气氛依旧没有散去,因为士兵们觉得他们打了败仗,无颜回来。
这时候安全感得到满足,对于士兵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生命,而是作为军人的荣誉。
直至火车到站,等候的陌生人送上了两瓶啤酒——那是民众对这次大撤退的感恩,他们忘记了战场上的失利,忘掉了敌军嚣张的气焰,他们需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士兵们回来。
这才是整部电影的情感爆发点,电影在压抑了一百多分钟后,终于在最后的两分钟将情绪迸发出来。
《敦刻尔克》再一次展现了诺兰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强大的节奏把握能力,也证明了他是当代最优秀的商业片导演之一。
2019-04-25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线索的交错,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次涉足真实历史所交出的答卷,《敦刻尔克》在他的执导下,不是一次足智多谋的撤退,也并没有着何般英雄主义的彰显,小人物视角直面战争的惨痛与绝望,成为了电影最为诱人共鸣也最为深刻的内在纵深。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成功将33万盟军撤离纳粹围堵的历史奇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尤为重要的转折点,在未看电影前,对诺兰会如何去呈现这场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是满怀期许的,这一次的他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这部作品里诺兰并没有致力于从宏观上多么真实的去还原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而是透过对时间极为出色的把控,将分属陆海空的三个故事,在一种尤为克制的情绪中,用一周、一天、一小时三个时间,呈现了一场仍旧极具自己独特风格却又稳中有变的电影作品。
对于一部战争电影,《敦刻尔克》是复杂的,但对于一部诺兰电影,它又是极简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在这位导演的手中早已被玩转的游刃有余,故其电影在伊始才敢于大胆的摒弃了一切铺垫,直接便将观众带入了枪林弹雨之中,而随着剧情的发酵,你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并没有绝对主演的作品,多视角多空间多时间对这场大撤退的还原,不仅将一股扣人心弦的紧张感维系到了电影最后一刻,也令人看到了战争阴云下的残酷。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什么最为能打动人?无外乎就是感人至深的人性之光和血腥残酷的战争画面,但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给予人物的台词少之又少,在战争场面上也没有多少血腥的画面,但对镜头语言和音乐的善用,使电影对战争残酷的着点并没有逊色分毫,相反电影一面在伊始便透过第一视角将观众拉近电影,另一面透过小人物深陷绝望之境后能否绝地重生的悬疑,以及那用时间构思所带来窒息般的紧迫,都使人仿若真正的走进了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一部没有德军镜头的作品,时间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敌人,而活着这种在和平年代最为基本的需求,在这部电影中却成为了最大的希望,由此这部稍显另类的二战电影,对反战的着点才会在诺兰玩转自己技艺的同时,仍旧充满了打动人心的魅力。文/梦里诗书
作为反响一直很不错的战争题材影片,《敦刻尔克》一经播出,就以高卖座率和高口碑呈现了双赢之势。其实,这部电影比较特别,影片里并没有常规战就争片中的特定情节,它将重点放在战争所带来的感觉,以及处于战争中人的感受。整体来看,《敦刻尔克》设置悬念很足,值得观众赏析!
目前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8.4,被评为近几年最好看的战争片,看点还是很多。
首先这部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的战场有近四十万的英法联军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通过8天的时间,顺利撤出三十三万八千人。
外媒将这部电影的题材定义为宣传和平的大片,而导演诺兰则将兽性作为该片的看点,会让观众看到震撼人心的剧情。
从观众对导演诺兰的评价来看,对这部电影还是颇为期待的。自播出以来的口碑也是爆棚,由于从事实事件改编而来,又是大家信任的诺兰执导,也给观众带来了颇为意外的惊喜。
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该片的战争意义也是值得世人深省的。
如今关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并不少见,甚至说已经充盈了我们的视野,而导演诺兰在这部影片中并不用如何体现英雄主义,也不用表达人性光辉的亮点,他只想再现处于战争中的人,并且采用不一样的叙事手法,而不是战火纷飞的场面。
其实,这也是导演诺兰拍摄《敦刻尔克》的真实本意,战争带有主观,战争是个人表现的累积,还有战争所带来的混乱不堪。
因此在还原敦刻尔克大撤离退的场面时,他更关心的也是普通士兵的感受,一是个人的感受,一是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感受,带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而剧本的三条叙事线也一直在增加强度,并越来越大,直至最后,通过一个又一个剧情,让观众的情绪也走向了极致。
在影片中,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会被放大化,在镜头下被注视,反复放大。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两个士兵抬头伤兵走过了长长的海滩,在开船之前,通过一条木板挤上了船。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让观众都会有一种凝滞感。而这恰恰就是这部影片所刻画的节奏与旋律,通过画面和音效制造深入观众内心的视听感受。
这是一部在宏大战争场面中,从陆、海、空三个角度,描写了渺小个人如何与强大命运抗衡斗争的电影。在生死一线中,人类展现出的人性有些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而有些却比臭水沟里的污泥还要污浊。
比如说,英国政府在大撤退时主张征用渔船(注意只是征用而不是强制)辅助救援,但是英国渔船“月光石”号在政府下达命令前就已经出发,冲向了几乎是必死之地的战场一线。
人性的恶意也在这部电影里有所体现,比如日内瓦公约明明已经规定:出于人道主义,标记了十字符号的救援船不得被攻击,但是德军明明看到了十字标志,但是仍旧击沉了救援船。
当然,由于这部电影的背景太过宏大,因此导演在安排陆、海、空三个角度的交汇点时明显底气不足,吸引力到后来远不如开头。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命运抗争片子,因为它讲述的就是人类在环境的压迫下如何咬牙坚持、在绝望中走出一条生路,在这一个角度上说,《敦刻尔克》其实是建立在历史角度上的对人类命运的一次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