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沙和尚,唐僧等人还能取经成功吗?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沙和尚,《西游记》故事的象征意义是非常不完整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缺少了沙和尚,他们就算能取回经,取回的也不是真经。
在师徒四人当中,唐僧代表了肉身,孙悟空象征着嗔,猪八戒象征贪,而沙和尚则是痴的表现。从佛家角度而言,我们这个肉身只是一种暂居,肉身对于修行而言,是一种樊篱乃至障碍。成佛的是我们的本性或者说佛性,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空性。我们之所以在六道中不停轮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贪、嗔、痴三毒。这就是师徒四人是一个整体的原因,三徒弟不过是师父这个肉身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习性。
整部《西游记》明面上是师徒四人历经种种磨难前往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暗线却是指一个人修行,突破种种障碍牵绊,了悟了生死,最终修成正果。在这个过程中,“三毒”一次次地发作,如孙悟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动手打死凡人。凡人哪怕是强盗这样的坏人,在西游故事里象征的是我们人性中的劣根,罪不至死。这和妖怪不一样,那是心魔,必须要铲除。人性中的劣根如何能够“一棍子”打死呢?而且就算有这个必要,作为肉身(唐僧)自然要承受煎熬,这也就是难免唐僧会生气,会驱赶孙悟空的原因。
猪八戒与沙和尚也一样,种种表现都是三毒中“贪”和“痴”的流露。痴,有愚昧的含义。也就是一个人的智慧不足。这在沙和尚身上表现得很明显,特别是遇到唐僧和孙悟空别扭的时候,沙和尚总是一言不发,他似乎无从觉察其中的是非曲折。
师徒四人抵达西天之际,就是“脱胎换骨”的时刻了。唐僧这个肉身终于去掉了贪、嗔、痴三毒,这样就有了修成正果的前提。如果没有沙和尚作为“痴”的象征,三毒去了两毒,如何能够成正果?关于这点,在《西游记》开篇,孙悟空出花果山寻仙遇到樵夫那段,也能说明问题。有两种人和修仙修佛无缘,其中一类就是那个樵夫。樵夫就在菩提祖师左右,甚至还学会了一些道歌,孙悟空才误以为樵夫是神仙。樵夫笑着回答说,终日劳作糊口而已,哪有精力修仙?同样,没有智慧也不可能修成正果。
从沙和尚出场的故事情节而言,流沙河鹅毛不浮,但被他吃掉的九个取经人的头颅却可以漂浮在河面上——这九个人是不是唐僧的前世,书中没有明说。但金蝉子转世十世才是唐僧,之前刚好是九世,数字相符;这也是一种象征。最终,是木吒用沙和尚的骷髅头项链和宝葫芦一起送他们过河。最起码,这一难里,沙和尚是化解磨难的关键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