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想跟孩子沟通,也不想听孩子意见,这样的教育方式可取吗?
家长与孩子要沟通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的心态要好,无条件的信任、心赏和悦纳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前提。心态不好,沟通无从谈起。孩子感受到的应该是家长在爱他、帮他,而不是有目的的,不是在要求他。家长提出的所有的沟通语言和建议都只能是供孩子选择和参考。
许多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和“高高在上”的姿态,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等和平静。诸如“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强硬的词语常常挂在嘴边,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部分脾气暴躁的家长有时甚至会“动手”,这些都是亲子沟通时的雷区。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渐渐失去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绝对不可能不告诉你的孩子。用温和的语气说坚定的话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只能说一次。当父母改变策略时,孩子会感到困惑,可能会听取父母的意见。特别是在一些原则上,家长需要保持底线,但语言应该是有尺度的,不要说任何激动人心或咄咄逼人的话。
在日常生活的交流当中,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认为多沟通就意味着和孩子多说话。说话确实是和孩子沟通的一种最常见方式,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法。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有时说话的语调、家长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反而是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亲子沟通是一门需要家长仔细思考和思考的艺术。简单粗暴的沟通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因此,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沟通策略,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使孩子在正确的方向上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