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与南京到底有什么关系?
郑和不是南京人,下西洋是又不是从南京出发。葬在南京,还只是衣冠冢,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南京人最自豪?...
郑和不是南京人,下西洋是又不是从南京出发。葬在南京,还只是衣冠冢,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南京人最自豪?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郑和是我国明代杰出的航海家,他在南京生活、任职近30年,一生与南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南京有不少有关郑和的遗存,综述如下:
龙江宝船厂遗址
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启航地,郑和受命出使西洋后,就将大部分海船特别是大型宝船交南京龙江造船厂建造。龙江造船厂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当时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所造宝船形体最大的,长约126米,宽约52米,可载千人以上。后来龙江造船厂规模不断扩大,向南延伸至今三汊河、中保村一带。目前南京已在宝船厂遗址上重建一座宝船遗址公园,占地约280亩。在遗址上由南向北并排列着船坞,每个船坞长约500米,宽约30米至70米不等,东端连接大道,西端通向长江,宝船造好后可自造船厂开船,从龙江关进入长江
在船坞的淤泥中,先后挖掘出不少造船厂的遗物,有残存的绞关木、铁锚、石臼等物。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将于近期建成,并于7月初开门迎客
马府街与郑和府邸
马府街位于今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和白下路东段北侧,郑和的府邸就在此,由于郑和原姓马,故名马府街。郑和府邸原来规模很大,到清代咸丰年间尚有房屋72间,后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
马府街北侧有一郑和私家花园,旧称马家花园,清末一度成为直奉会馆、新安会馆。南京解放后,该园荒芜,杂草丛生,游人罕至。南京市白下区政府于1953年对它进行整修,并起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全国筹委会决定在该园东南角新建郑和纪念馆,同时将此公园改名为郑和公园。郑和公园占地2.24公顷,内建有郑和全身雕像、双锚亭、朱雀楼和刻有《明史•郑和传》的石碑,园内还有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贵植物五谷树和西府海棠。
当年郑和远航归来和任南京守备期间,曾在此居住过。1983年曾在花园内挖掘出一批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其中有“洪武通宝”铜钱和明初的陶瓷残片,有一件青花碗底残片中间有楷书“马”字的落款,可能是马府使用的标志。
天妃宫与静海寺
天妃在闽粤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又称“妈祖”,被尊为保佑航海安全的和平女神,传说天妃确有其人,本名林默娘(公元960-987),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郑和首次率船队出海,据说得到天妃神助,化险为夷平安归来,于是奏请皇帝,建宫封号立碑以示纪念。
南京天妃宫有三处,通常所讲的南京天妃宫是指“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在今建宁路北侧,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下。该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初八,由明成祖赐名,以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那时天妃宫殿宇宏丽,廊檐绘有海中灵异的巨幅壁画。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后,天妃宫内立起“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是明成祖于水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初六亲撰,记载郑和事迹和航海经历。此石碑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石刻,清咸丰年间天妃宫毁于战火,建筑无存碑尚完好,由于年久风化的关系,碑上文字较模糊,前几年已将此石碑移至重建的静海寺安放。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天妃宫已在原址重建,第一期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复制了天妃宫石碑。重建的天妃宫已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静海寺位于现下关狮子山西南麓,建造之初占地约30亩,有金刚殿、钟鼓楼、天王殿、祖师殿等80余间,郑和晚年一度在该寺居住,并将下西洋带回的一些奇珍异物供养于寺内。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更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此签订的。
南京市政府1987年在旧址上重建静海寺,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对静海寺进行了扩建,并铸造“警世钟”。今年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静海寺进一步扩建,6月28日国家邮政局将在静海寺举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
现静海寺内石碑上刻有静海寺简介:“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朱棣为嘉奖郑和航海功勋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之意。”
浡泥国王墓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首次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历程。既宣扬了明朝的威德,也促进了有关国家和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浡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室成员150多人访问中国,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浡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不幸染病,逝于南京。
1958年5月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经东向花村农民提供线索,在乌龟山发现了匍匐在山阳的龟跌,在旁边草丛中有一段残碑,碑文已大部分模糊,但经过仔细揣摩,依稀可辨认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迹。后经查阅有关资料,终于查清了一百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渺不可寻”的浡泥国王墓。随后又在墓前的水沟里,发现了另一段残碑,是神道碑的上半段。
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今升州路28号,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敕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扩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被焚毁。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在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1年)前奏请重建。明弘治和嘉靖年间重修,清咸丰年间遭太平天国战火又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又重建。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将净觉寺修缮一新。
净觉寺初建时占地40亩,规模宏伟,仅大殿就有81间,从目前大殿周围留存的近十个石础来看,一般直径均在50至60公分。净觉寺经过历代的战乱和马路的拓宽,面积已大大缩小,现占地约为6亩。净觉寺有院落四进,礼拜堂一座,礼拜堂后有一面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系明代所遗。寺前存有一砖雕牌坊,上刻“敕建”二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郑和墓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郑和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返回途中,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享年62岁。明宣宗特赐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南麓,此墓实为“衣冠冢”(当时条件可能无法保存遗体)。
郑和墓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墓为圆形土丘,高8米,有墓塘,呈马蹄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按穆斯林葬仪,选用优质青石料,将墓砌成长方形。墓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台阶中又分为4层平台,寓意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层平台有7级台阶,代表郑和七次下西洋。甬道两旁植有青松翠柏,立有重修的郑和墓碑,旁边建有碑亭和陈列室。
在郑和墓西边有一郑家村,相传此村落是600年前岁郑和下西洋的一支官兵,自愿为郑和守墓而形成的。他们原来并不姓郑,后来相约改姓郑,是没有郑和血缘的特殊“郑和后裔”。
郑和家谱
由于郑和身为太监,便以其兄马文铭之子立嫡,得以延续。南京是郑和后裔最多的地方,目前已有500多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修缮郑和家谱成为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南京的郑和家谱叫《咸阳世家宗谱》,原来有四部家谱传世,可惜历经沧桑,目前都下落不明。不久前在郑和第十八世孙沈郑氏家,发现了一块家谱木刻封面的残存,木版长56厘米,宽10厘米,厚1.2厘米,上部刻有一个“咸”字,估计残存为原物的1/4,它成为南京的《咸阳世家宗谱》现存的唯一实物,极具文物价值.
龙江宝船厂遗址
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决策地和启航地,郑和受命出使西洋后,就将大部分海船特别是大型宝船交南京龙江造船厂建造。龙江造船厂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当时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官办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所造宝船形体最大的,长约126米,宽约52米,可载千人以上。后来龙江造船厂规模不断扩大,向南延伸至今三汊河、中保村一带。目前南京已在宝船厂遗址上重建一座宝船遗址公园,占地约280亩。在遗址上由南向北并排列着船坞,每个船坞长约500米,宽约30米至70米不等,东端连接大道,西端通向长江,宝船造好后可自造船厂开船,从龙江关进入长江
在船坞的淤泥中,先后挖掘出不少造船厂的遗物,有残存的绞关木、铁锚、石臼等物。龙江宝船厂遗址公园将于近期建成,并于7月初开门迎客
马府街与郑和府邸
马府街位于今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和白下路东段北侧,郑和的府邸就在此,由于郑和原姓马,故名马府街。郑和府邸原来规模很大,到清代咸丰年间尚有房屋72间,后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
马府街北侧有一郑和私家花园,旧称马家花园,清末一度成为直奉会馆、新安会馆。南京解放后,该园荒芜,杂草丛生,游人罕至。南京市白下区政府于1953年对它进行整修,并起名为太平公园。
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全国筹委会决定在该园东南角新建郑和纪念馆,同时将此公园改名为郑和公园。郑和公园占地2.24公顷,内建有郑和全身雕像、双锚亭、朱雀楼和刻有《明史•郑和传》的石碑,园内还有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贵植物五谷树和西府海棠。
当年郑和远航归来和任南京守备期间,曾在此居住过。1983年曾在花园内挖掘出一批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其中有“洪武通宝”铜钱和明初的陶瓷残片,有一件青花碗底残片中间有楷书“马”字的落款,可能是马府使用的标志。
天妃宫与静海寺
天妃在闽粤港澳台和东南亚一带又称“妈祖”,被尊为保佑航海安全的和平女神,传说天妃确有其人,本名林默娘(公元960-987),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郑和首次率船队出海,据说得到天妃神助,化险为夷平安归来,于是奏请皇帝,建宫封号立碑以示纪念。
南京天妃宫有三处,通常所讲的南京天妃宫是指“弘仁普济天妃之宫”,在今建宁路北侧,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下。该宫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初八,由明成祖赐名,以纪念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平安归来。那时天妃宫殿宇宏丽,廊檐绘有海中灵异的巨幅壁画。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后,天妃宫内立起“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是明成祖于水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初六亲撰,记载郑和事迹和航海经历。此石碑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郑和下西洋石刻,清咸丰年间天妃宫毁于战火,建筑无存碑尚完好,由于年久风化的关系,碑上文字较模糊,前几年已将此石碑移至重建的静海寺安放。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天妃宫已在原址重建,第一期工程已于近期完工,并复制了天妃宫石碑。重建的天妃宫已于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
静海寺位于现下关狮子山西南麓,建造之初占地约30亩,有金刚殿、钟鼓楼、天王殿、祖师殿等80余间,郑和晚年一度在该寺居住,并将下西洋带回的一些奇珍异物供养于寺内。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更上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是在此签订的。
南京市政府1987年在旧址上重建静海寺,1990年被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对静海寺进行了扩建,并铸造“警世钟”。今年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静海寺进一步扩建,6月28日国家邮政局将在静海寺举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首发式。
现静海寺内石碑上刻有静海寺简介:“静海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系朱棣为嘉奖郑和航海功勋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之意。”
浡泥国王墓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奉明成祖之命首次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开始了下西洋的伟大历程。既宣扬了明朝的威德,也促进了有关国家和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浡泥(今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室成员150多人访问中国,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浡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不幸染病,逝于南京。
1958年5月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经东向花村农民提供线索,在乌龟山发现了匍匐在山阳的龟跌,在旁边草丛中有一段残碑,碑文已大部分模糊,但经过仔细揣摩,依稀可辨认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浡泥王去中国”等字迹。后经查阅有关资料,终于查清了一百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渺不可寻”的浡泥国王墓。随后又在墓前的水沟里,发现了另一段残碑,是神道碑的上半段。
净觉寺
净觉寺位于今升州路28号,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敕建,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扩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被焚毁。由于郑和信奉伊斯兰教,在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1年)前奏请重建。明弘治和嘉靖年间重修,清咸丰年间遭太平天国战火又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又重建。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巨款,将净觉寺修缮一新。
净觉寺初建时占地40亩,规模宏伟,仅大殿就有81间,从目前大殿周围留存的近十个石础来看,一般直径均在50至60公分。净觉寺经过历代的战乱和马路的拓宽,面积已大大缩小,现占地约为6亩。净觉寺有院落四进,礼拜堂一座,礼拜堂后有一面南京寺庙中最高的墙,系明代所遗。寺前存有一砖雕牌坊,上刻“敕建”二字,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与郑和有关的建筑。
郑和墓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郑和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第七次下西洋返回途中,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享年62岁。明宣宗特赐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南麓,此墓实为“衣冠冢”(当时条件可能无法保存遗体)。
郑和墓于1982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墓为圆形土丘,高8米,有墓塘,呈马蹄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按穆斯林葬仪,选用优质青石料,将墓砌成长方形。墓下有28级台阶,象征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台阶中又分为4层平台,寓意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近40个国家和地区,每层平台有7级台阶,代表郑和七次下西洋。甬道两旁植有青松翠柏,立有重修的郑和墓碑,旁边建有碑亭和陈列室。
在郑和墓西边有一郑家村,相传此村落是600年前岁郑和下西洋的一支官兵,自愿为郑和守墓而形成的。他们原来并不姓郑,后来相约改姓郑,是没有郑和血缘的特殊“郑和后裔”。
郑和家谱
由于郑和身为太监,便以其兄马文铭之子立嫡,得以延续。南京是郑和后裔最多的地方,目前已有500多人,他们非常重视家庭伦理观念,修缮郑和家谱成为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
南京的郑和家谱叫《咸阳世家宗谱》,原来有四部家谱传世,可惜历经沧桑,目前都下落不明。不久前在郑和第十八世孙沈郑氏家,发现了一块家谱木刻封面的残存,木版长56厘米,宽10厘米,厚1.2厘米,上部刻有一个“咸”字,估计残存为原物的1/4,它成为南京的《咸阳世家宗谱》现存的唯一实物,极具文物价值.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