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一路打打杀杀走来,变成了一个十分强悍的民族,并养成了尚武的习俗与精神,从国君到贵族到平民,男人们普遍喜爱剑,并形成了一个武士阶层,后来的“士”,就是从武士中间分化出来的文人,文人与武士的结合,就出现了“侠”。古代的文人并不是文弱书生,因为本质上他们是武士,或者游侠,他们诗不离酒,剑不离身,身不离马,肌肉练得很发达,砍人也不怎么眨眼,又由于当时法制不健全,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文人侠客去解决,所以侠客成天忙着报仇雪恨或打抱不平,在当时属于阳光职业。例如唐代的李白15岁就剑术娴熟,后来“仗剑辞亲,去国远游”,开始了行侠仗义的侠客生活。再如文天祥和辛弃疾,都是“醉里挑灯看剑”的文人,一生的热血都用于收复山河的悲壮事业。
侠客也有不阳光的时候,那就是当时的专业刺客,如刺杀秦王未遂的荆轲,刺杀赵襄子未遂的豫让,刺杀吴王僚成功的专诸,等等。他们开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先河,因此一直受到后世的歌颂。当然,刺客的EDC不能再用普通的剑了,他们一般都用匕首,但匕首毕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很多江湖豪侠大概不会正眼看它。唯一例外的是专诸的匕首,专诸刺杀吴王僚使用的匕首很小,可以藏于鱼腹,因此名曰“鱼肠”,又因为恐怖活动获得成功,名扬天下,所以后人尊称这把匕首为“剑”,全称就是“鱼肠剑”。P
先秦时期,男人对剑的崇拜心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剑已经不是凶器,而是神器。一把好剑的威力,已经不属于人力的范畴,而是属于神的力量。据《越绝书》记载,晋、郑两国兴师围楚,三年不解。被人围攻了三年,让楚王很不爽,终于忍无可忍,他亲自赤膊登城,挥舞干将和欧冶子所铸的大阿宝剑指挥作战,士气顿时大振。晋郑联军被打得“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这一巨大胜利,让楚王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他的大臣风湖子解释说,“铁兵(剑)之神”与大王之神相通,所以产生巨大威力。( \
好剑之风的盛行,也催生了很多优秀的铸剑师和剑术大师。当时的著名的铸剑师如吴国的干将和越国的欧冶子,都对中国冶炼技术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当时也属于国家级重要人才,享受工程院院士的荣誉。直到今日,浙闽一带还有很多铸剑工厂和铸剑师,不过现在人们买剑主要的主要目的,是放在家里镇宅、辟邪、驱鬼。 - g
由于喜欢随身携带宝剑,也大大增强了男人的自信心,所以先秦和汉唐时期中国男人都很有阳刚之气,抱负远大,汉、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汉武帝还在穿开裆裤的年龄,就与手下的小朋友们在后宫练习剑术,当他长大之后,巩固了帝位,然后就开始拿北方野蛮的匈奴人开刀。汉武帝的豪迈之气唤醒了民间沉睡已久的尚武精神,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向北方蛮族竖起了胜利之剑,匈奴人被赶到了欧洲。汉武帝的手下也是一帮具有侠客气质的将领,如霍去病、卫青、李广等等。霍去病20出头就六次出征大漠,战功显赫。汉武帝给他盖了一座豪华府第奖励他,谁知他并不买帐,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可惜天妒英才,这位战神在24岁时就病死了。
同样唐朝的强盛也来源于尚武精神的发扬,看看唐朝人的精神与气度,不是后来任何一个朝代的人可以比拟的。很多具有侠客精神的文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都加入了对抗北方野蛮民族的战斗,他们用诗记录了如火如荼的卫国战争。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以及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等诗句,读来荡气回肠,让后世男人手心出汗,青筋暴起,剑气弥漫胸中,呼之欲出。
唐朝以后,男人佩剑逐渐少了,尚武精神也逐渐式微,宋朝的衰亡就是教训。后世的书生也不再是侠客,他们不佩剑行侠,而是负笈(书箱)赶考。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7%D8%CA%BC%BB%CA&in=30135&cl=2&cm=1&sc=0&lm=-1&pn=0&rn=1&di=773256328&ln=2000&fr= 点这个看图 是始皇帝佩剑图
侠客也有不阳光的时候,那就是当时的专业刺客,如刺杀秦王未遂的荆轲,刺杀赵襄子未遂的豫让,刺杀吴王僚成功的专诸,等等。他们开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先河,因此一直受到后世的歌颂。当然,刺客的EDC不能再用普通的剑了,他们一般都用匕首,但匕首毕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很多江湖豪侠大概不会正眼看它。唯一例外的是专诸的匕首,专诸刺杀吴王僚使用的匕首很小,可以藏于鱼腹,因此名曰“鱼肠”,又因为恐怖活动获得成功,名扬天下,所以后人尊称这把匕首为“剑”,全称就是“鱼肠剑”。P
先秦时期,男人对剑的崇拜心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剑已经不是凶器,而是神器。一把好剑的威力,已经不属于人力的范畴,而是属于神的力量。据《越绝书》记载,晋、郑两国兴师围楚,三年不解。被人围攻了三年,让楚王很不爽,终于忍无可忍,他亲自赤膊登城,挥舞干将和欧冶子所铸的大阿宝剑指挥作战,士气顿时大振。晋郑联军被打得“三军破败,士卒迷惑,流血千里”。这一巨大胜利,让楚王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他的大臣风湖子解释说,“铁兵(剑)之神”与大王之神相通,所以产生巨大威力。( \
好剑之风的盛行,也催生了很多优秀的铸剑师和剑术大师。当时的著名的铸剑师如吴国的干将和越国的欧冶子,都对中国冶炼技术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当时也属于国家级重要人才,享受工程院院士的荣誉。直到今日,浙闽一带还有很多铸剑工厂和铸剑师,不过现在人们买剑主要的主要目的,是放在家里镇宅、辟邪、驱鬼。 - g
由于喜欢随身携带宝剑,也大大增强了男人的自信心,所以先秦和汉唐时期中国男人都很有阳刚之气,抱负远大,汉、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汉武帝还在穿开裆裤的年龄,就与手下的小朋友们在后宫练习剑术,当他长大之后,巩固了帝位,然后就开始拿北方野蛮的匈奴人开刀。汉武帝的豪迈之气唤醒了民间沉睡已久的尚武精神,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向北方蛮族竖起了胜利之剑,匈奴人被赶到了欧洲。汉武帝的手下也是一帮具有侠客气质的将领,如霍去病、卫青、李广等等。霍去病20出头就六次出征大漠,战功显赫。汉武帝给他盖了一座豪华府第奖励他,谁知他并不买帐,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可惜天妒英才,这位战神在24岁时就病死了。
同样唐朝的强盛也来源于尚武精神的发扬,看看唐朝人的精神与气度,不是后来任何一个朝代的人可以比拟的。很多具有侠客精神的文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都加入了对抗北方野蛮民族的战斗,他们用诗记录了如火如荼的卫国战争。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以及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等诗句,读来荡气回肠,让后世男人手心出汗,青筋暴起,剑气弥漫胸中,呼之欲出。
唐朝以后,男人佩剑逐渐少了,尚武精神也逐渐式微,宋朝的衰亡就是教训。后世的书生也不再是侠客,他们不佩剑行侠,而是负笈(书箱)赶考。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7%D8%CA%BC%BB%CA&in=30135&cl=2&cm=1&sc=0&lm=-1&pn=0&rn=1&di=773256328&ln=2000&fr= 点这个看图 是始皇帝佩剑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