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赵武灵王
在位于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在国内带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使军队战斗力和国力大大增强。对中原骑兵队伍的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大展雄姿,灭中山,略胡地,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包头市以北地带均属赵境。并深入险地亲探秦国情势,大有代秦统一天下之势。是我国古代改革开放、变法图强的先驱。
子楚夫人
即赵姬或邯郸姬。战国时秦庄襄王妻,秦始皇生母。赵国邯郸豪家之女,善歌舞。本为大商贾吕不韦之姬。吕以在赵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奇货可居,极力游说亲昭王的太子安国君收子楚为嗣,事成后,将她也献与子楚。她自匿有身,怀孕十二月而生子赢政(秦始皇),后子楚立为太子,她与赢政归秦。不久,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子楚殂,太子政立为王,她为太后。常与吕不韦私通,吕恐事发,乃进(laoai), 诈为宦者, 得侍,私生两子。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王政行加冕礼,亲主国政,杀(laoai),及其二子,幽禁她于雍都,誓永不见。后因齐人茅焦之谏,秦王复迎她入咸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死, 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陕西临潼县芷阳乡)。
赵奢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原为田部吏,执法无私,受平原君推荐,管理国家税赋,为国不为私,“民富而府库实”。 后为将军,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驻军阏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先是坚壁增垒,故意装出并不进击的样子,然后率领大军突然急速前进,直逼阏与,抢先占据北山,以先声夺人之势大破秦军,以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行法不管上下,用人不以唯亲。 赵奢墓在邯郸西紫山上,此山又称马服山。
廉颇
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战国七雄兼并斗争时期,为赵国军队的主帅,率军数次击退秦军强大攻势,使秦军无法深入赵国境内,迫使秦王不得不与赵暂时罢兵讲和。 前283年率赵军伐齐,大败齐军,夺取齐地,封为上卿,进一步扩展了赵国的势力。各诸侯国对他统率的赵军无不畏惧。前251年,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任相国,受封信平君。后因赵悼襄王轻信谗言,被革职,出奔魏都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后赵国屡遭秦军功败,廉颇急欲归国效力。 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 廉颇也未遂报国之愿,又投奔楚国,最后客死在楚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以大局为重,善与人和,历代备受称颂。 原为惠文王时缪贤的门客。 秦向赵强索 “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南)与秦王相会,以智勇斗秦王,免使赵王受辱,因功拜为上卿。 对同朝大臣廉颇容忍谦让,使其愧悟,二人成为团结御敌的知交。邯郸城内有条胡同名“回车巷”,相传就是蔺相如在此回车给廉颇让路的地方。
李牧
战国末年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他曾采用示弱骄敌、待机诱敌的战略, 斩杀匈奴骄兵十万,使其闻李牧名而丧胆。在长达十年多的时间内赵国北部边界不受侵扰 。并一鼓作气击破东胡,侍服林胡,为赵扩地千里。赵王迁三年(前233年), 秦军派兵攻打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蒿城四南),李牧率兵反击, 在肥(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次年,秦军越太行,攻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又被李牧率师击败。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被杀死。
王莽
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至公元23年在位。字臣君,魏郡元城(今大名东沙窝庙一带)人,祖籍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汉元帝皇后侄,其家族均是高官贵职,有九侯五大司马。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成帝永始元年时封新都侯。元始五年(公元5年)毒死平帝,自称假(代理)皇帝。 次年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儒子”。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在位时,对元城水患较关注,曾修治屯氏河(后人称王莽河,今无)以利良田。命令全国民间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实行五均六管;屡次改变币制,引起经济混乱;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法令苛细,赋役繁重。 天凤四年(公元17年)爆发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莽在长安被杀。
毛遂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鸡泽人。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军于长平,乘胜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赵王派平原君赴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前往。 谈判中,楚王畏秦,议事不决,毛遂按剑上阶慷慨陈辞,直说利害,说服了楚王合纵抗秦,使赵国得救。平原君以遂为上客。今永年县广府镇东南有“毛遂墓”。
乐毅
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羊的后代。燕昭王时任亚卿,帮助燕昭王实现政治、军事改革,颇有建树。后出奔赵国,被封为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此后来往于燕赵之间,促使两国和睦相处。卒于赵国。相传邯郸城东的乐家堡为其居地,村北的将军墓是他的墓葬。现邯郸市丛台下有亭,亭因封号名为“望诸榭”。
公孙龙
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家。名家(又称“辩者”,是辩论名实即概念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传说字子秉,赵国(今邯郸)人。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曾和赵惠文王论偃兵,认为“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反对诸侯兼并战争。在当时“坚白同异”的辩论中,和惠施主张不同,但同属名家。其名辩论题有“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多条。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属性是可以互相分离的;“白马”和“马”存在特殊和一般的差别,是不同的概念(“名”),不应混淆,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 还提出并论述了“指”、“物”、“名”、“谓”等概念。 对古代逻辑思想发展有很大贡献。 虽然其“白马非马”的结论未必正确,但此论几乎涉及了逻辑概念论的所有基本问题,如内涵、外延的反比关系以及限定与概括定义法等。其《名实论》对逻辑判断、推理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还致力于使逻辑少有政治理论色彩,向纯逻辑的方向发展。著有《公孙龙子》。
荀子
(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为我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荀子本着“扬弃”的原则,继承了孙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从而使儒家理论更加适应新兴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不可或缺的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荀子学说,是我国两千年来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巩固封建社会这一制度,有着重要的贡献。
嬴政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史称秦始皇,曾用名赵政,生于邯郸,战国时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皇帝,被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称帝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曹操
(公元前155年——公元前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在北方消灭群雄割据,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谓一代枭雄。赤壁战后,曹操回到邺城(今邯郸临漳县),自此以后他大部时间居于邺城,并修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他于208年亲自参加规划设计,修建后的邺都,东西长七里,南北总宽五里。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与精散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诗作流传千古。特别是后期,居邺城常与“建安七子”写诗论文,为一时之盛。
魏征
(公元前580年—公元前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属馆陶县)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谏臣良相,他勤政爱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促使太宗行开明之治,在此期间,唐朝出现了兴盛局面,而魏征则是“贞观之治”的一大功臣。
杨露禅
(公元1800年——公元1872年)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的开创人。杨露禅所创太极拳,经其子班侯继承发展,奠定了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路。再经其孙杨澄甫修订,遂定为杨式大架子。现杨式太极拳已誉满全国,弟子遍天下,其技艺正走向世界。
韩荫亭
(1912-1979)曾用名韩樾,永年县田寨人。自幼酷爱学习,乐于助人,思想进步。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努力开辟党的工作,领导“贫农团”,组织过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指示,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制造了日军和伪匪之间相互残杀、营救抗日人员、掩护八路军过铁路、照护八路军首长刘志坚养伤、鸣枪报信我军突围等传奇活动,受到了八路军首长高厚良、宋任穷、陈再道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冀南三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临洺关,攻打围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郸。一九四七年九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打出了大片解放区,为全国解放立下了战功。
高树勋
(1892-1972)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1926年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师长,第二十六路军十七师师长,河北省保安处处长,新八军军长,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10月,国民党军企图打通平汉线,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10月30日,在前线率部一万余人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为争取、分化国民党军, 中共开展了号召国民党官兵以高树勋为榜样参加人民行列的“高树勋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郭隆真
革命活动家、烈士。女,回族,原名郭淑善,又名郭林一。大名县金滩镇人。自幼性格坚强,爱打抱不平,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拒绝父母包办婚姻。1909年和父亲一起兴办全县第一所女子小学。 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与邓颖超、 刘清扬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领导妇女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觉悟社”,创办《觉悟》刊物。期间,曾三次被捕。 1920年和周恩来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助国民党特别是党部做妇女工作,是妇女委员会委员之一。曾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后又创办缦云女子学校,作为革命活动的基地。1928年任河北省委委员。 1929年在哈尔滨做工运工作,任中共满州省委工委书记,是中东铁路工人罢工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0年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负责工运工作。后被捕,在济南千拂山英勇就义。
在位于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在国内带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使军队战斗力和国力大大增强。对中原骑兵队伍的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大展雄姿,灭中山,略胡地,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包头市以北地带均属赵境。并深入险地亲探秦国情势,大有代秦统一天下之势。是我国古代改革开放、变法图强的先驱。
子楚夫人
即赵姬或邯郸姬。战国时秦庄襄王妻,秦始皇生母。赵国邯郸豪家之女,善歌舞。本为大商贾吕不韦之姬。吕以在赵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奇货可居,极力游说亲昭王的太子安国君收子楚为嗣,事成后,将她也献与子楚。她自匿有身,怀孕十二月而生子赢政(秦始皇),后子楚立为太子,她与赢政归秦。不久,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子楚殂,太子政立为王,她为太后。常与吕不韦私通,吕恐事发,乃进(laoai), 诈为宦者, 得侍,私生两子。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王政行加冕礼,亲主国政,杀(laoai),及其二子,幽禁她于雍都,誓永不见。后因齐人茅焦之谏,秦王复迎她入咸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死, 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陕西临潼县芷阳乡)。
赵奢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原为田部吏,执法无私,受平原君推荐,管理国家税赋,为国不为私,“民富而府库实”。 后为将军,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驻军阏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先是坚壁增垒,故意装出并不进击的样子,然后率领大军突然急速前进,直逼阏与,抢先占据北山,以先声夺人之势大破秦军,以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行法不管上下,用人不以唯亲。 赵奢墓在邯郸西紫山上,此山又称马服山。
廉颇
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战国七雄兼并斗争时期,为赵国军队的主帅,率军数次击退秦军强大攻势,使秦军无法深入赵国境内,迫使秦王不得不与赵暂时罢兵讲和。 前283年率赵军伐齐,大败齐军,夺取齐地,封为上卿,进一步扩展了赵国的势力。各诸侯国对他统率的赵军无不畏惧。前251年,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任相国,受封信平君。后因赵悼襄王轻信谗言,被革职,出奔魏都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后赵国屡遭秦军功败,廉颇急欲归国效力。 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 廉颇也未遂报国之愿,又投奔楚国,最后客死在楚寿春(今安徽寿县)。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以大局为重,善与人和,历代备受称颂。 原为惠文王时缪贤的门客。 秦向赵强索 “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南)与秦王相会,以智勇斗秦王,免使赵王受辱,因功拜为上卿。 对同朝大臣廉颇容忍谦让,使其愧悟,二人成为团结御敌的知交。邯郸城内有条胡同名“回车巷”,相传就是蔺相如在此回车给廉颇让路的地方。
李牧
战国末年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他曾采用示弱骄敌、待机诱敌的战略, 斩杀匈奴骄兵十万,使其闻李牧名而丧胆。在长达十年多的时间内赵国北部边界不受侵扰 。并一鼓作气击破东胡,侍服林胡,为赵扩地千里。赵王迁三年(前233年), 秦军派兵攻打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蒿城四南),李牧率兵反击, 在肥(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次年,秦军越太行,攻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又被李牧率师击败。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被杀死。
王莽
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至公元23年在位。字臣君,魏郡元城(今大名东沙窝庙一带)人,祖籍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汉元帝皇后侄,其家族均是高官贵职,有九侯五大司马。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成帝永始元年时封新都侯。元始五年(公元5年)毒死平帝,自称假(代理)皇帝。 次年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儒子”。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在位时,对元城水患较关注,曾修治屯氏河(后人称王莽河,今无)以利良田。命令全国民间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买卖;实行五均六管;屡次改变币制,引起经济混乱;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法令苛细,赋役繁重。 天凤四年(公元17年)爆发农民大起义。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莽在长安被杀。
毛遂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鸡泽人。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军于长平,乘胜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赵王派平原君赴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前往。 谈判中,楚王畏秦,议事不决,毛遂按剑上阶慷慨陈辞,直说利害,说服了楚王合纵抗秦,使赵国得救。平原君以遂为上客。今永年县广府镇东南有“毛遂墓”。
乐毅
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羊的后代。燕昭王时任亚卿,帮助燕昭王实现政治、军事改革,颇有建树。后出奔赵国,被封为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此后来往于燕赵之间,促使两国和睦相处。卒于赵国。相传邯郸城东的乐家堡为其居地,村北的将军墓是他的墓葬。现邯郸市丛台下有亭,亭因封号名为“望诸榭”。
公孙龙
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家。名家(又称“辩者”,是辩论名实即概念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传说字子秉,赵国(今邯郸)人。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曾和赵惠文王论偃兵,认为“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反对诸侯兼并战争。在当时“坚白同异”的辩论中,和惠施主张不同,但同属名家。其名辩论题有“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多条。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属性是可以互相分离的;“白马”和“马”存在特殊和一般的差别,是不同的概念(“名”),不应混淆,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 还提出并论述了“指”、“物”、“名”、“谓”等概念。 对古代逻辑思想发展有很大贡献。 虽然其“白马非马”的结论未必正确,但此论几乎涉及了逻辑概念论的所有基本问题,如内涵、外延的反比关系以及限定与概括定义法等。其《名实论》对逻辑判断、推理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还致力于使逻辑少有政治理论色彩,向纯逻辑的方向发展。著有《公孙龙子》。
荀子
(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为我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荀子本着“扬弃”的原则,继承了孙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从而使儒家理论更加适应新兴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不可或缺的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荀子学说,是我国两千年来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巩固封建社会这一制度,有着重要的贡献。
嬴政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史称秦始皇,曾用名赵政,生于邯郸,战国时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皇帝,被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称帝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曹操
(公元前155年——公元前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在北方消灭群雄割据,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谓一代枭雄。赤壁战后,曹操回到邺城(今邯郸临漳县),自此以后他大部时间居于邺城,并修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他于208年亲自参加规划设计,修建后的邺都,东西长七里,南北总宽五里。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与精散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诗作流传千古。特别是后期,居邺城常与“建安七子”写诗论文,为一时之盛。
魏征
(公元前580年—公元前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属馆陶县)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谏臣良相,他勤政爱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促使太宗行开明之治,在此期间,唐朝出现了兴盛局面,而魏征则是“贞观之治”的一大功臣。
杨露禅
(公元1800年——公元1872年)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的开创人。杨露禅所创太极拳,经其子班侯继承发展,奠定了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路。再经其孙杨澄甫修订,遂定为杨式大架子。现杨式太极拳已誉满全国,弟子遍天下,其技艺正走向世界。
韩荫亭
(1912-1979)曾用名韩樾,永年县田寨人。自幼酷爱学习,乐于助人,思想进步。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努力开辟党的工作,领导“贫农团”,组织过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指示,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制造了日军和伪匪之间相互残杀、营救抗日人员、掩护八路军过铁路、照护八路军首长刘志坚养伤、鸣枪报信我军突围等传奇活动,受到了八路军首长高厚良、宋任穷、陈再道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冀南三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临洺关,攻打围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郸。一九四七年九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打出了大片解放区,为全国解放立下了战功。
高树勋
(1892-1972)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1926年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师长,第二十六路军十七师师长,河北省保安处处长,新八军军长,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10月,国民党军企图打通平汉线,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10月30日,在前线率部一万余人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为争取、分化国民党军, 中共开展了号召国民党官兵以高树勋为榜样参加人民行列的“高树勋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郭隆真
革命活动家、烈士。女,回族,原名郭淑善,又名郭林一。大名县金滩镇人。自幼性格坚强,爱打抱不平,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拒绝父母包办婚姻。1909年和父亲一起兴办全县第一所女子小学。 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与邓颖超、 刘清扬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领导妇女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觉悟社”,创办《觉悟》刊物。期间,曾三次被捕。 1920年和周恩来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助国民党特别是党部做妇女工作,是妇女委员会委员之一。曾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后又创办缦云女子学校,作为革命活动的基地。1928年任河北省委委员。 1929年在哈尔滨做工运工作,任中共满州省委工委书记,是中东铁路工人罢工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0年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负责工运工作。后被捕,在济南千拂山英勇就义。
展开全部
赵雍(?——公元前295年)史称赵武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在国内带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使军队战斗力和国力大大增强。对中原骑兵队伍的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大展雄姿,灭中山,略胡地,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包头市以北地带均属赵境。并深入险地亲探秦国情势,大有代秦统一天下之势。是我国古代改革开放、变法图强的先驱。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历经三代君王,转战四方的爱国名将。受封信平君、假相国,廉颇不但是勇敢善战的将军,也是知过勇改的有为之士,司马迁评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等典故流传千古。今邯郸境内有不少大墓名曰“廉颇墓”,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爱国名将的怀念之情。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孝成王时期的上卿,相传距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蔺相如多谋善辩,胆略过人,胸怀宽阔,为历史学家所称颂。在与强秦的交战中,他审时度势,机智勇敢地与秦王周旋,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尤其是他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爱国行为,为人们所敬佩。“将相和”的典故成为千古美谈,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司马迁说:“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为我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荀子本着“扬弃”的原则,继承了孙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从而使儒家理论更加适应新兴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不可或缺的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荀子学说,是我国两千年来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巩固封建社会这一制度,有着重要的贡献。
公孙龙战国时赵国人,活动于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是战国时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离坚白”、“白马非马”之论闻名于世。他的理论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对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却是卓有贡献的。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史称秦始皇,曾用名赵政,生于邯郸,战国时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皇帝,被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称帝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曹操(公元前155年——公元前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在北方消灭群雄割据,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谓一代枭雄。赤壁战后,曹操回到邺城(今邯郸临漳县),自此以后他大部时间居于邺城,并修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他于208年亲自参加规划设计,修建后的邺都,东西长七里,南北总宽五里。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与精散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诗作流传千古。特别是后期,居邺城常与“建安七子”写诗论文,为一时之盛。
魏征(公元前580年—公元前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属馆陶县)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谏臣良相,他勤政爱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促使太宗行开明之治,在此期间,唐朝出现了兴盛局面,而魏征则是“贞观之治”的一大功臣。
崔东壁(公元前1740年—公元前1816年)清代考据学家,魏县人。字武承,号东壁。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嘉庆元年(1796),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辞官后以著书自乐。著有《考信录》36卷、《考信翼录》12卷及《直隶书道记》、《漳河利弊策》、《桑梓文献志》、《木本源志》等。其一生专攻古史考辨,对近代史学影响颇深。
杨露禅(公元1800年——公元1872年)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的开创人。杨露禅所创太极拳,经其子班侯继承发展,奠定了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路。再经其孙杨澄甫修订,遂定为杨式大架子。现杨式太极拳已誉满全国,弟子遍天下,其技艺正走向世界。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人,是一位历经三代君王,转战四方的爱国名将。受封信平君、假相国,廉颇不但是勇敢善战的将军,也是知过勇改的有为之士,司马迁评为“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将相和等典故流传千古。今邯郸境内有不少大墓名曰“廉颇墓”,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爱国名将的怀念之情。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孝成王时期的上卿,相传距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蔺相如多谋善辩,胆略过人,胸怀宽阔,为历史学家所称颂。在与强秦的交战中,他审时度势,机智勇敢地与秦王周旋,终于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尤其是他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爱国行为,为人们所敬佩。“将相和”的典故成为千古美谈,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司马迁说:“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其学说为我国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荀子本着“扬弃”的原则,继承了孙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吸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从而使儒家理论更加适应新兴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不可或缺的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荀子学说,是我国两千年来封建政治、文化的主流,是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巩固封建社会这一制度,有着重要的贡献。
公孙龙战国时赵国人,活动于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是战国时哲学家、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离坚白”、“白马非马”之论闻名于世。他的理论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对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却是卓有贡献的。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史称秦始皇,曾用名赵政,生于邯郸,战国时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皇帝,被史学家誉为“千古一帝”。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称帝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曹操(公元前155年——公元前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陈留起兵到洛阳去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在北方消灭群雄割据,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可谓一代枭雄。赤壁战后,曹操回到邺城(今邯郸临漳县),自此以后他大部时间居于邺城,并修建三台(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他于208年亲自参加规划设计,修建后的邺都,东西长七里,南北总宽五里。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诗歌与精散文,创作的《蒿里行》、《观沧海》等诗作流传千古。特别是后期,居邺城常与“建安七子”写诗论文,为一时之盛。
魏征(公元前580年—公元前643年)字玄成,魏州曲城(今属馆陶县)人。魏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谏臣良相,他勤政爱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促使太宗行开明之治,在此期间,唐朝出现了兴盛局面,而魏征则是“贞观之治”的一大功臣。
崔东壁(公元前1740年—公元前1816年)清代考据学家,魏县人。字武承,号东壁。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嘉庆元年(1796),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辞官后以著书自乐。著有《考信录》36卷、《考信翼录》12卷及《直隶书道记》、《漳河利弊策》、《桑梓文献志》、《木本源志》等。其一生专攻古史考辨,对近代史学影响颇深。
杨露禅(公元1800年——公元1872年)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的开创人。杨露禅所创太极拳,经其子班侯继承发展,奠定了一百零八式的太极拳路。再经其孙杨澄甫修订,遂定为杨式大架子。现杨式太极拳已誉满全国,弟子遍天下,其技艺正走向世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赵武灵王
在位于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在国内带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使军队战斗力和国力大大增强。对中原骑兵队伍的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大展雄姿,灭中山,略胡地,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包头市以北地带均属赵境。并深入险地亲探秦国情势,大有代秦统一天下之势。是我国古代改革开放、变法图强的先驱。
子楚夫人
即赵姬或邯郸姬。战国时秦庄襄王妻,秦始皇生母。赵国邯郸豪家之女,善歌舞。本为大商贾吕不韦之姬。吕以在赵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奇货可居,极力游说亲昭王的太子安国君收子楚为嗣,事成后,将她也献与子楚。她自匿有身,怀孕十二月而生子赢政(秦始皇),后子楚立为太子,她与赢政归秦。不久,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子楚殂,太子政立为王,她为太后。常与吕不韦私通,吕恐事发,乃进(laoai), 诈为宦者, 得侍,私生两子。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王政行加冕礼,亲主国政,杀(laoai),及其二子,幽禁她于雍都,誓永不见。后因齐人茅焦之谏,秦王复迎她入咸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死, 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陕西临潼县芷阳乡)。
赵奢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原为田部吏,执法无私,受平原君推荐,管理国家税赋,为国不为私,“民富而府库实”。 后为将军,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驻军阏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先是坚壁增垒,故意装出并不进击的样子,然后率领大军突然急速前进,直逼阏与,抢先占据北山,以先声夺人之势大破秦军,以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行法不管上下,用人不以唯亲。 赵奢墓在邯郸西紫山上,此山又称马服山。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以大局为重,善与人和,历代备受称颂。 原为惠文王时缪贤的门客。 秦向赵强索 “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南)与秦王相会,以智勇斗秦王,免使赵王受辱,因功拜为上卿。 对同朝大臣廉颇容忍谦让,使其愧悟,二人成为团结御敌的知交。邯郸城内有条胡同名“回车巷”,相传就是蔺相如在此回车给廉颇让路的地方。
廉颇
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战国七雄兼并斗争时期,为赵国军队的主帅,率军数次击退秦军强大攻势,使秦军无法深入赵国境内,迫使秦王不得不与赵暂时罢兵讲和。 前283年率赵军伐齐,大败齐军,夺取齐地,封为上卿,进一步扩展了赵国的势力。各诸侯国对他统率的赵军无不畏惧。前251年,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任相国,受封信平君。后因赵悼襄王轻信谗言,被革职,出奔魏都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后赵国屡遭秦军功败,廉颇急欲归国效力。 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 廉颇也未遂报国之愿,又投奔楚国,最后客死在楚寿春(今安徽寿县)。
毛遂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鸡泽人。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军于长平,乘胜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赵王派平原君赴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前往。 谈判中,楚王畏秦,议事不决,毛遂按剑上阶慷慨陈辞,直说利害,说服了楚王合纵抗秦,使赵国得救。平原君以遂为上客。今永年县广府镇东南有“毛遂墓”。
公孙龙
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家。名家(又称“辩者”,是辩论名实即概念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传说字子秉,赵国(今邯郸)人。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曾和赵惠文王论偃兵,认为“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反对诸侯兼并战争。在当时“坚白同异”的辩论中,和惠施主张不同,但同属名家。其名辩论题有“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多条。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属性是可以互相分离的;“白马”和“马”存在特殊和一般的差别,是不同的概念(“名”),不应混淆,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 还提出并论述了“指”、“物”、“名”、“谓”等概念。 对古代逻辑思想发展有很大贡献。 虽然其“白马非马”的结论未必正确,但此论几乎涉及了逻辑概念论的所有基本问题,如内涵、外延的反比关系以及限定与概括定义法等。其《名实论》对逻辑判断、推理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还致力于使逻辑少有政治理论色彩,向纯逻辑的方向发展。著有《公孙龙子》。
乐毅
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羊的后代。燕昭王时任亚卿,帮助燕昭王实现政治、军事改革,颇有建树。后出奔赵国,被封为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此后来往于燕赵之间,促使两国和睦相处。卒于赵国。相传邯郸城东的乐家堡为其居地,村北的将军墓是他的墓葬。现邯郸市丛台下有亭,亭因封号名为“望诸榭”。
李牧
战国末年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他曾采用示弱骄敌、待机诱敌的战略, 斩杀匈奴骄兵十万,使其闻李牧名而丧胆。在长达十年多的时间内赵国北部边界不受侵扰 。并一鼓作气击破东胡,侍服林胡,为赵扩地千里。赵王迁三年(前233年), 秦军派兵攻打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蒿城四南),李牧率兵反击, 在肥(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次年,秦军越太行,攻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又被李牧率师击败。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被杀死。
赢政
幼名赵政,出生于邯郸,童年在邯郸度过。十三岁继秦国君位,是为秦始皇。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了韩、魏、赵、楚、燕、齐,结束了战国争雄的割据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魏征
唐大臣,政治家、著作家。字玄成。魏州馆陶人,少时孤贫落拓,有大志,好读书,通涉广泛,诡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李密败后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入唐为太子洗马,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重其才干,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贞观二年(公元629年) 任秘书监,参与朝政。后又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品行刚正,敢于直谏,他先后向太宗陈二百余事,给太宗的行动及政策以有益的影响。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哲理明言为世人所传颂。主要著作有《魏征集》20卷,《麟阁词英》60卷,《时务策》5卷,主编《群书治要》50卷。诗作不多,但风格清健,在初唐诗坛上引人注目。
杨露禅(1799-1872)
武术名家。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原名杨福魁,后到北京授拳改名露禅。自幼酷爱习武,曾三次步行800里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陈式太极拳,后经人推荐到北京,任旗营武术教练。因帮皇室瑞王夺回托运的镖银,打败对手而被赏识,誉满京华。所创杨式太极拳,自成一家。大学士翁同和称赞说: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级之浑元一体。并亲手书字对联“手捧太极塞宇宙,胸怀绝技压群英”以赠。清廷亲贵王公、贝勒多从受业。1872年逝世。今广府城有杨露禅故居纪念馆。
韩荫亭(1912-1979)
曾用名韩樾,永年县田寨人。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努力开辟党的工作,领导“贫农团”,组织过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指示,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制造了日军和伪匪之间相互残杀、营救抗日人员、掩护八路军过铁路、照护八路军首长刘志坚养伤、鸣枪报信我军突围等传奇活动,受到了八路军首长高厚良、宋任穷、陈再道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冀南三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临洺关,攻打围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郸。一九四七年九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打出了大片解放区,为全国解放立下了战功。
高树勋(1892-1972)
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1926年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师长,第二十六路军十七师师长,河北省保安处处长,新八军军长,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10月,国民党军企图打通平汉线,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10月30日,在前线率部一万余人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为争取、分化国民党军, 中共开展了号召国民党官兵以高树勋为榜样参加人民行列的“高树勋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郭隆真
革命活动家、烈士。女,回族,原名郭淑善,又名郭林一。大名县金滩镇人。自幼性格坚强,爱打抱不平,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拒绝父母包办婚姻。1909年和父亲一起兴办全县第一所女子小学。 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与邓颖超、 刘清扬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领导妇女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觉悟社”,创办《觉悟》刊物。期间,曾三次被捕。 1920年和周恩来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助国民党特别是党部做妇女工作,是妇女委员会委员之一。曾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后又创办缦云女子学校,作为革命活动的基地。1928年任河北省委委员。 1929年在哈尔滨做工运工作,任中共满州省委工委书记,是中东铁路工人罢工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0年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负责工运工作。后被捕,在济南千拂山英勇就义。
冯品毅(1900-1930)
中共早期党员。字庆升,又名比翼,大名县南冯庄人。先后在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中和北京高等师范学习,受“五四”运动熏陶,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河南开封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员,从事革命活动,任中共豫陕区宣传委员,共青团开封地方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开封市执行委员。1926年以跨党身份作为河南省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河北省立大名第七师范任教。在校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中共党员,创建了党的组织,使该校成为一所进步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优秀分子。后任苏联驻泸领事馆翻译。不久,又到蔡廷锴部工作。南昌起义失败后,返回家乡,后到正定七中任教。1930年,在北京琉璃河车站遭敌人枪击,摔下火车,不幸身亡。
在位于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在国内带头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富国强兵,使军队战斗力和国力大大增强。对中原骑兵队伍的组建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大展雄姿,灭中山,略胡地,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今包头市以北地带均属赵境。并深入险地亲探秦国情势,大有代秦统一天下之势。是我国古代改革开放、变法图强的先驱。
子楚夫人
即赵姬或邯郸姬。战国时秦庄襄王妻,秦始皇生母。赵国邯郸豪家之女,善歌舞。本为大商贾吕不韦之姬。吕以在赵作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奇货可居,极力游说亲昭王的太子安国君收子楚为嗣,事成后,将她也献与子楚。她自匿有身,怀孕十二月而生子赢政(秦始皇),后子楚立为太子,她与赢政归秦。不久,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子楚殂,太子政立为王,她为太后。常与吕不韦私通,吕恐事发,乃进(laoai), 诈为宦者, 得侍,私生两子。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王政行加冕礼,亲主国政,杀(laoai),及其二子,幽禁她于雍都,誓永不见。后因齐人茅焦之谏,秦王复迎她入咸阳。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死, 谥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于芷阳(今陕西临潼县芷阳乡)。
赵奢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原为田部吏,执法无私,受平原君推荐,管理国家税赋,为国不为私,“民富而府库实”。 后为将军,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国攻打韩国,驻军阏与(今山西和顺),他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先是坚壁增垒,故意装出并不进击的样子,然后率领大军突然急速前进,直逼阏与,抢先占据北山,以先声夺人之势大破秦军,以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行法不管上下,用人不以唯亲。 赵奢墓在邯郸西紫山上,此山又称马服山。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上卿。相传邯郸市西十多公里处的蔺家河村是他的故里。多谋善辩,胆略过人,以大局为重,善与人和,历代备受称颂。 原为惠文王时缪贤的门客。 秦向赵强索 “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南)与秦王相会,以智勇斗秦王,免使赵王受辱,因功拜为上卿。 对同朝大臣廉颇容忍谦让,使其愧悟,二人成为团结御敌的知交。邯郸城内有条胡同名“回车巷”,相传就是蔺相如在此回车给廉颇让路的地方。
廉颇
战国后期赵国著名大将。战国七雄兼并斗争时期,为赵国军队的主帅,率军数次击退秦军强大攻势,使秦军无法深入赵国境内,迫使秦王不得不与赵暂时罢兵讲和。 前283年率赵军伐齐,大败齐军,夺取齐地,封为上卿,进一步扩展了赵国的势力。各诸侯国对他统率的赵军无不畏惧。前251年,廉颇率军击败攻赵的燕军,任相国,受封信平君。后因赵悼襄王轻信谗言,被革职,出奔魏都大梁(河南开封西北)。后赵国屡遭秦军功败,廉颇急欲归国效力。 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使者受其政敌的贿赂,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他已衰老,不再起用。 廉颇也未遂报国之愿,又投奔楚国,最后客死在楚寿春(今安徽寿县)。
毛遂
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鸡泽人。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军于长平,乘胜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 赵王派平原君赴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前往。 谈判中,楚王畏秦,议事不决,毛遂按剑上阶慷慨陈辞,直说利害,说服了楚王合纵抗秦,使赵国得救。平原君以遂为上客。今永年县广府镇东南有“毛遂墓”。
公孙龙
战国时期逻辑思想家。名家(又称“辩者”,是辩论名实即概念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传说字子秉,赵国(今邯郸)人。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曾和赵惠文王论偃兵,认为“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反对诸侯兼并战争。在当时“坚白同异”的辩论中,和惠施主张不同,但同属名家。其名辩论题有“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多条。认为石头的“坚”和“白”两属性是可以互相分离的;“白马”和“马”存在特殊和一般的差别,是不同的概念(“名”),不应混淆,着重分析了概念的规定性和差别性, 还提出并论述了“指”、“物”、“名”、“谓”等概念。 对古代逻辑思想发展有很大贡献。 虽然其“白马非马”的结论未必正确,但此论几乎涉及了逻辑概念论的所有基本问题,如内涵、外延的反比关系以及限定与概括定义法等。其《名实论》对逻辑判断、推理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还致力于使逻辑少有政治理论色彩,向纯逻辑的方向发展。著有《公孙龙子》。
乐毅
战国时燕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羊的后代。燕昭王时任亚卿,帮助燕昭王实现政治、军事改革,颇有建树。后出奔赵国,被封为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号望诸君,此后来往于燕赵之间,促使两国和睦相处。卒于赵国。相传邯郸城东的乐家堡为其居地,村北的将军墓是他的墓葬。现邯郸市丛台下有亭,亭因封号名为“望诸榭”。
李牧
战国末年赵国大将。主要活动年代在赵孝成王至赵王迁时期,是最早抗击匈奴侵扰并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军事家之一。他曾采用示弱骄敌、待机诱敌的战略, 斩杀匈奴骄兵十万,使其闻李牧名而丧胆。在长达十年多的时间内赵国北部边界不受侵扰 。并一鼓作气击破东胡,侍服林胡,为赵扩地千里。赵王迁三年(前233年), 秦军派兵攻打赤丽、宜安(今河北省蒿城四南),李牧率兵反击, 在肥(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次年,秦军越太行,攻番吾(今河北平山东),又被李牧率师击败。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被杀死。
赢政
幼名赵政,出生于邯郸,童年在邯郸度过。十三岁继秦国君位,是为秦始皇。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了韩、魏、赵、楚、燕、齐,结束了战国争雄的割据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魏征
唐大臣,政治家、著作家。字玄成。魏州馆陶人,少时孤贫落拓,有大志,好读书,通涉广泛,诡为道士。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李密败后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败亡,入唐为太子洗马,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重其才干,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贞观二年(公元629年) 任秘书监,参与朝政。后又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品行刚正,敢于直谏,他先后向太宗陈二百余事,给太宗的行动及政策以有益的影响。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哲理明言为世人所传颂。主要著作有《魏征集》20卷,《麟阁词英》60卷,《时务策》5卷,主编《群书治要》50卷。诗作不多,但风格清健,在初唐诗坛上引人注目。
杨露禅(1799-1872)
武术名家。永年县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原名杨福魁,后到北京授拳改名露禅。自幼酷爱习武,曾三次步行800里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陈式太极拳,后经人推荐到北京,任旗营武术教练。因帮皇室瑞王夺回托运的镖银,打败对手而被赏识,誉满京华。所创杨式太极拳,自成一家。大学士翁同和称赞说: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级之浑元一体。并亲手书字对联“手捧太极塞宇宙,胸怀绝技压群英”以赠。清廷亲贵王公、贝勒多从受业。1872年逝世。今广府城有杨露禅故居纪念馆。
韩荫亭(1912-1979)
曾用名韩樾,永年县田寨人。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投身革命,一九三0年在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努力开辟党的工作,领导“贫农团”,组织过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中共永年县委军事委员,永年县第一任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三支队营长和营教导员。1939年因伤脱离部队后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接受党的指示,打入敌营,暗中配合抗日斗争。制造了日军和伪匪之间相互残杀、营救抗日人员、掩护八路军过铁路、照护八路军首长刘志坚养伤、鸣枪报信我军突围等传奇活动,受到了八路军首长高厚良、宋任穷、陈再道的高度评价。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冀南三分区独立三团团长,率领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临洺关,攻打围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郸。一九四七年九月随十纵队大军南下,开赴中原、挺进大别山、转战豫南鄂北、进军华南作战。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歼灭了大批敌军,打出了大片解放区,为全国解放立下了战功。
高树勋(1892-1972)
河北省盐山县人。早年参加冯玉祥的国民军,1926年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师长,第二十六路军十七师师长,河北省保安处处长,新八军军长,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10月,国民党军企图打通平汉线,进犯晋冀鲁豫解放区。10月30日,在前线率部一万余人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当时为争取、分化国民党军, 中共开展了号召国民党官兵以高树勋为榜样参加人民行列的“高树勋运动”。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民主建国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郭隆真
革命活动家、烈士。女,回族,原名郭淑善,又名郭林一。大名县金滩镇人。自幼性格坚强,爱打抱不平,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拒绝父母包办婚姻。1909年和父亲一起兴办全县第一所女子小学。 1913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与邓颖超、 刘清扬等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领导妇女开展反帝爱国斗争。 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觉悟社”,创办《觉悟》刊物。期间,曾三次被捕。 1920年和周恩来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在北京协助国民党特别是党部做妇女工作,是妇女委员会委员之一。曾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刊物,后又创办缦云女子学校,作为革命活动的基地。1928年任河北省委委员。 1929年在哈尔滨做工运工作,任中共满州省委工委书记,是中东铁路工人罢工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0年任中共青岛市委委员兼宣传部长,负责工运工作。后被捕,在济南千拂山英勇就义。
冯品毅(1900-1930)
中共早期党员。字庆升,又名比翼,大名县南冯庄人。先后在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中和北京高等师范学习,受“五四”运动熏陶,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河南开封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员,从事革命活动,任中共豫陕区宣传委员,共青团开封地方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开封市执行委员。1926年以跨党身份作为河南省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河北省立大名第七师范任教。在校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发展中共党员,创建了党的组织,使该校成为一所进步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优秀分子。后任苏联驻泸领事馆翻译。不久,又到蔡廷锴部工作。南昌起义失败后,返回家乡,后到正定七中任教。1930年,在北京琉璃河车站遭敌人枪击,摔下火车,不幸身亡。
参考资料: 邯郸市档案信息网 http://daj.hd.gov.cn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邯郸历史名人
子楚夫人
赵奢
廉颇
蔺相如
王莽
王烈
毛遂
公孙龙
乐毅
西门豹
赵括
赵高
李牧
吕不韦
赢政
王充
荀悦
张万福
程式兰
魏征
高洋
高纬
潘美
柴禹锡
寇准
刘 筠
李清臣
刘安世
李若水
窦默
何荣祖
张国彦
杨露禅
杨钰
王琴堂
王占元
杨兆清
张维玺
张兆丰
高树勋
郭隆真
冯品毅
王谦
田裕民
柴洪儒
王子清
滕代远
高克林
王悦尘
李雪峰
钟汉华
韩荫亭
高捷成
黄华
秦赵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国派出王陵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急命其弟平原君赵胜到楚国请求援兵,他要找二十个能文能武的门客前去,但找来找去只有十九个,这时,他的门客毛遂站了出来,说:“我可以去。”平原君说:“先生的才能我还没见识,既然您很有才华,为什么刀总不出鞘呢?”毛遂说:“您还没重用我,刀子还没机会出鞘呢。”平原君于是带他一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国谈了几个时辰,楚王有些害怕,秦军强盛,不敢出援兵。这时毛遂冲了上来,楚王见此人如此无礼,忙命侍从将其挡开,毛遂毫不畏惧,大声喊道:“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一起抗秦,如果全部龟缩在国内,不敢出兵,那就很危险了。”楚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命春申君黄歇带领部队前去救援,此时,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在给魏王出主意,帮助赵国,因为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但是魏王就是不同意帮助赵国,因为他收到了秦王的书信和珍宝,书信中说,如果魏国帮助秦国灭赵,赵国灭亡后,可瓜分土地,如果魏国帮助了赵国,那秦国就要连赵国一起灭掉。所以魏国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魏军驻扎在魏国边境,在那里观望。
这时,信陵君和王宫看门人侯赢联合,侯赢送给信陵君一个勇士,名叫朱亥,于是信陵君指使朱亥,让晋鄙交出兵符,晋鄙不从,信陵君很不高兴,命朱亥打死晋鄙,于是,信陵君选拔精壮八万余人,浩浩荡荡,向邯郸杀奔而来。此时,春申君率领的楚军也已到达,赵胜率赵国军民也来助战,三面夹击,秦军前无生路,后无退路,军队惨遭失败。郑安平率两万精兵降赵。王陵兵力更弱,只得解了邯郸之围,退回秦国。
信陵君窃符救赵
邯郸虽然没有被秦军攻破,但是城中已经快要粮尽援绝,形势确实十分危急。魏国离赵国最近,赵王就派人日夜兼程,赶到魏国去求救兵,接着又派人到楚国去求救。魏王派了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赵。秦王听到这一消息,就马上派使者到魏国去威胁魏王说:“我国出兵攻赵,眼看邯郸就要被攻破,如果谁敢出兵去救赵国,等我们打下邯郸以后,立刻掉头去消灭它!”魏王听了非常害怕,但是已经发兵,又不好收回来,只好命令晋鄙暂时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赵魏交界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等待变化。赵王日夜盼望救兵不到,很是焦急,又接连不断地派人到魏国去催促,求援的语气一次比一次紧急。魏王有个兄弟叫魏无忌,因为把信陵地方(今河南省宁陵县)封给了他,所以又叫他作信陵君。信陵君考察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深知赵、魏命运与共、“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赵国灭亡,魏国也就难免被秦国吞掉。
他同赵国平原君又有亲戚关系:平原君的夫人就是信陵君的姐姐。因此,他多次请求魏王火速发兵救赵。但是魏王害怕秦国报复,始终没有答应。为了解救赵国的危机,信陵君只得集合了一百多辆战车,带领着自己的门客,准备到邯郸去和秦军拚个死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一个名叫侯嬴的人,本是看守夷门(大梁城的东门)的门监,已经七十岁了,家里很穷。信陵君听人说他很有见识,曾经亲自去拜访他,并且把他接到家里当作贵客招待。侯嬴有个好朋友名叫朱亥,是大梁市上的屠夫,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信陵君也时常去看望他。这一回,信陵君要到邯郸去跟秦军拚命,路过夷门,去向侯嬴告别,希望侯嬴能给他出点主意。侯嬴见到信陵君却很冷淡,只是说了声:“公子努力去做吧,我年纪老了,不能跟您一道去,请您不要见怪!”信陵君感到非常失望,只得告别侯嬴,离开了东门。信陵君走了几里路,心里老是不自在。他想:“我平时对侯生(对侯嬴的尊称)十分尊敬、十分周到,天下的人都知道。现在我冒死去同秦军作战,他却没有一句话送给我,莫不是我有什么过错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便留下门客,掉转车子回来了。
这时候,侯嬴正立在门外,望见信陵君的车子到来,便迎上去笑着说:“我料到公子会回来的。”侯嬴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公子带着这么一点人马去同秦军打仗,就好比拿着肥肉去喂饿虎,只能白白送死,难道还想建立什么功劳吗?”信陵君听了,便诚恳地向他问计。侯嬴屏退〔bǐngtuì〕左右的人,小声地对信陵君说:“我听说大王调动军队的虎符,就放在他的卧室里,只有大王最宠爱的妃子如姬才能进入他的卧室,把虎符偷出来。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她求人给她报仇,三年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公子派人把她的仇人杀死,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一直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肯开口去求如姬,她一定会感恩图报,设法把虎符偷出来。公子得了虎符,就可以把晋鄙的军权夺在手里,解救赵国,抗拒强秦,这可是了不起的大功啊!”信陵君依计而行。他让随行的门客在郊外等候,自己坐上车子回到家里,找到一个平时和他有私交的魏王近侍,托他把窃符救赵的事情偷偷地去向如姬说了。如姬满口答应下来。这天夜里,魏王喝完了酒,躺下来睡着了,如姬趁机偷出虎符,还叫那个近侍把它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得到虎符,喜出望外,再次会见侯嬴。侯嬴对他说:“大将统兵在外,有时候就是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公子就算拿了虎符去调兵,如果晋鄙不肯把兵权交出来,事情就很危险啦!我的朋友朱亥是个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同去。晋鄙如果合符交出兵权,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肯交出兵权,就叫朱亥当场打死他。”信陵君听了侯嬴的话,不禁掉下泪来。侯嬴问他为什么掉泪,信陵君说:“晋鄙是魏国的老将,万一不从,就要被打死,为此我感到难过。”说罢,就和朱亥一起拜别了侯嬴,藏起虎符,坐上车子到郊外,会集门客,奔赴邺城。虎符又叫兵符,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一种凭据,用铜铸成老虎的形状,因此叫作虎符。一个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发兵的时候左边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边一半留在国君手里。国君要调动军队的时候,就把右边的一半交给新的将帅,去和原来将帅手中的左边一半扣合,只要能够合成一个完整的虎形,就有权调动军队。信陵君带着虎符来到邺城,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把虎符接过来,跟自己带着的那一半虎符一合,果然一点不错。
可是他心中很怀疑,暗自思忖:魏王把十万大军委托给我,我并没有什么过错;现在没有奉到魏王手书,信陵君光是凭着虎符,就来接替我的兵权,这事有点蹊跷!他对信陵君说:“这样大的事,我还得向魏王请示以后才能交代……”他的话音未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从袖子里抽出一柄四十斤重的大铁锤,猛不防地一锤,登时把晋鄙打死了。信陵君接管了晋鄙的军队,手里握着虎符对诸将说:“魏王命令我来代替晋鄙统兵救赵。晋鄙不听魏王命令,现在已经把他处死。”接着信陵君又向全军发布命令说:“凡是父子俩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俩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的,回家去奉养父母。”经过这番整编,十万人的军队回去了两万人,留下了八万人;回去的高高兴兴,留下来的喜喜欢欢。大家心更齐了,士气更旺了,战斗力更强了。信陵君带领着八万名精兵,连夜奔向邯郸。
子楚夫人
赵奢
廉颇
蔺相如
王莽
王烈
毛遂
公孙龙
乐毅
西门豹
赵括
赵高
李牧
吕不韦
赢政
王充
荀悦
张万福
程式兰
魏征
高洋
高纬
潘美
柴禹锡
寇准
刘 筠
李清臣
刘安世
李若水
窦默
何荣祖
张国彦
杨露禅
杨钰
王琴堂
王占元
杨兆清
张维玺
张兆丰
高树勋
郭隆真
冯品毅
王谦
田裕民
柴洪儒
王子清
滕代远
高克林
王悦尘
李雪峰
钟汉华
韩荫亭
高捷成
黄华
秦赵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国派出王陵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急命其弟平原君赵胜到楚国请求援兵,他要找二十个能文能武的门客前去,但找来找去只有十九个,这时,他的门客毛遂站了出来,说:“我可以去。”平原君说:“先生的才能我还没见识,既然您很有才华,为什么刀总不出鞘呢?”毛遂说:“您还没重用我,刀子还没机会出鞘呢。”平原君于是带他一同去楚国。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国谈了几个时辰,楚王有些害怕,秦军强盛,不敢出援兵。这时毛遂冲了上来,楚王见此人如此无礼,忙命侍从将其挡开,毛遂毫不畏惧,大声喊道:“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一起抗秦,如果全部龟缩在国内,不敢出兵,那就很危险了。”楚王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命春申君黄歇带领部队前去救援,此时,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在给魏王出主意,帮助赵国,因为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但是魏王就是不同意帮助赵国,因为他收到了秦王的书信和珍宝,书信中说,如果魏国帮助秦国灭赵,赵国灭亡后,可瓜分土地,如果魏国帮助了赵国,那秦国就要连赵国一起灭掉。所以魏国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魏军驻扎在魏国边境,在那里观望。
这时,信陵君和王宫看门人侯赢联合,侯赢送给信陵君一个勇士,名叫朱亥,于是信陵君指使朱亥,让晋鄙交出兵符,晋鄙不从,信陵君很不高兴,命朱亥打死晋鄙,于是,信陵君选拔精壮八万余人,浩浩荡荡,向邯郸杀奔而来。此时,春申君率领的楚军也已到达,赵胜率赵国军民也来助战,三面夹击,秦军前无生路,后无退路,军队惨遭失败。郑安平率两万精兵降赵。王陵兵力更弱,只得解了邯郸之围,退回秦国。
信陵君窃符救赵
邯郸虽然没有被秦军攻破,但是城中已经快要粮尽援绝,形势确实十分危急。魏国离赵国最近,赵王就派人日夜兼程,赶到魏国去求救兵,接着又派人到楚国去求救。魏王派了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赵。秦王听到这一消息,就马上派使者到魏国去威胁魏王说:“我国出兵攻赵,眼看邯郸就要被攻破,如果谁敢出兵去救赵国,等我们打下邯郸以后,立刻掉头去消灭它!”魏王听了非常害怕,但是已经发兵,又不好收回来,只好命令晋鄙暂时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赵魏交界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等待变化。赵王日夜盼望救兵不到,很是焦急,又接连不断地派人到魏国去催促,求援的语气一次比一次紧急。魏王有个兄弟叫魏无忌,因为把信陵地方(今河南省宁陵县)封给了他,所以又叫他作信陵君。信陵君考察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深知赵、魏命运与共、“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赵国灭亡,魏国也就难免被秦国吞掉。
他同赵国平原君又有亲戚关系:平原君的夫人就是信陵君的姐姐。因此,他多次请求魏王火速发兵救赵。但是魏王害怕秦国报复,始终没有答应。为了解救赵国的危机,信陵君只得集合了一百多辆战车,带领着自己的门客,准备到邯郸去和秦军拚个死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有一个名叫侯嬴的人,本是看守夷门(大梁城的东门)的门监,已经七十岁了,家里很穷。信陵君听人说他很有见识,曾经亲自去拜访他,并且把他接到家里当作贵客招待。侯嬴有个好朋友名叫朱亥,是大梁市上的屠夫,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信陵君也时常去看望他。这一回,信陵君要到邯郸去跟秦军拚命,路过夷门,去向侯嬴告别,希望侯嬴能给他出点主意。侯嬴见到信陵君却很冷淡,只是说了声:“公子努力去做吧,我年纪老了,不能跟您一道去,请您不要见怪!”信陵君感到非常失望,只得告别侯嬴,离开了东门。信陵君走了几里路,心里老是不自在。他想:“我平时对侯生(对侯嬴的尊称)十分尊敬、十分周到,天下的人都知道。现在我冒死去同秦军作战,他却没有一句话送给我,莫不是我有什么过错吗?”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便留下门客,掉转车子回来了。
这时候,侯嬴正立在门外,望见信陵君的车子到来,便迎上去笑着说:“我料到公子会回来的。”侯嬴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公子带着这么一点人马去同秦军打仗,就好比拿着肥肉去喂饿虎,只能白白送死,难道还想建立什么功劳吗?”信陵君听了,便诚恳地向他问计。侯嬴屏退〔bǐngtuì〕左右的人,小声地对信陵君说:“我听说大王调动军队的虎符,就放在他的卧室里,只有大王最宠爱的妃子如姬才能进入他的卧室,把虎符偷出来。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她求人给她报仇,三年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公子派人把她的仇人杀死,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一直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肯开口去求如姬,她一定会感恩图报,设法把虎符偷出来。公子得了虎符,就可以把晋鄙的军权夺在手里,解救赵国,抗拒强秦,这可是了不起的大功啊!”信陵君依计而行。他让随行的门客在郊外等候,自己坐上车子回到家里,找到一个平时和他有私交的魏王近侍,托他把窃符救赵的事情偷偷地去向如姬说了。如姬满口答应下来。这天夜里,魏王喝完了酒,躺下来睡着了,如姬趁机偷出虎符,还叫那个近侍把它交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得到虎符,喜出望外,再次会见侯嬴。侯嬴对他说:“大将统兵在外,有时候就是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公子就算拿了虎符去调兵,如果晋鄙不肯把兵权交出来,事情就很危险啦!我的朋友朱亥是个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同去。晋鄙如果合符交出兵权,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肯交出兵权,就叫朱亥当场打死他。”信陵君听了侯嬴的话,不禁掉下泪来。侯嬴问他为什么掉泪,信陵君说:“晋鄙是魏国的老将,万一不从,就要被打死,为此我感到难过。”说罢,就和朱亥一起拜别了侯嬴,藏起虎符,坐上车子到郊外,会集门客,奔赴邺城。虎符又叫兵符,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一种凭据,用铜铸成老虎的形状,因此叫作虎符。一个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发兵的时候左边一半交给带兵的将帅,右边一半留在国君手里。国君要调动军队的时候,就把右边的一半交给新的将帅,去和原来将帅手中的左边一半扣合,只要能够合成一个完整的虎形,就有权调动军队。信陵君带着虎符来到邺城,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把虎符接过来,跟自己带着的那一半虎符一合,果然一点不错。
可是他心中很怀疑,暗自思忖:魏王把十万大军委托给我,我并没有什么过错;现在没有奉到魏王手书,信陵君光是凭着虎符,就来接替我的兵权,这事有点蹊跷!他对信陵君说:“这样大的事,我还得向魏王请示以后才能交代……”他的话音未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从袖子里抽出一柄四十斤重的大铁锤,猛不防地一锤,登时把晋鄙打死了。信陵君接管了晋鄙的军队,手里握着虎符对诸将说:“魏王命令我来代替晋鄙统兵救赵。晋鄙不听魏王命令,现在已经把他处死。”接着信陵君又向全军发布命令说:“凡是父子俩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俩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生子的,回家去奉养父母。”经过这番整编,十万人的军队回去了两万人,留下了八万人;回去的高高兴兴,留下来的喜喜欢欢。大家心更齐了,士气更旺了,战斗力更强了。信陵君带领着八万名精兵,连夜奔向邯郸。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