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上海的地方戏剧是沪剧。
沪剧属江、浙、长江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兴起于上海。因上海简称沪,故名沪剧。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沪剧属江、浙、长江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兴起于上海。因上海简称沪,故名沪剧。主要流布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本滩的形式是两个男演员分扮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这称为对子戏。全班只有四、五个人,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后来,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有专门的伴奏人员,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班中的男角称上手,女角称下手,以一生一旦居多,也有一丑一旦,乃至两个旦角的。
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上海各游艺场演出,初期仍以坐唱为主,没有化装。随着班社的增多,规模也扩大到十人左右。20年代,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并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30年代初,出现了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和电影故事,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这类戏的上演,使申曲逐渐采用了接近文明戏和话剧的表演形式,如采用新颖的布景,加强灯光、效果、音乐等,还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30年代初,申曲歌剧公会成立,1934年改组为申曲歌剧研究会。到1938年,申曲团体猛增到三十个左右,有文月社、新雅社、施家班等。
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这一时期的申曲受话剧和电影的影响很大,上海沪剧社上演的第一个剧目就是改编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此后,沪剧上演了许多根据名著、话剧或电影等改编的剧目,小说如《秋海棠》、《骆驼祥子》、《家》等,话剧如《上海屋檐下》、《雷雨》等,电影如《乱世佳人》、《铁汉娇娃》(《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0年代以后,沪剧在话剧和电影的影响下,建立了编导制度,表演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探寻唱、做、白的有机结合。演唱艺术方面,以最能表现个人演唱特点的长腔长板为主,出现各种流派。并将电影《桃李劫》改编成《恨海难填》,演出获得成功,同年被拍摄成戏曲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上海人民沪剧团(上海沪剧院前身)。广大沪剧演员、编导、乐师、舞美人员积极编演现代戏,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黄浦怒潮》、、《芦荡火种》、《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对提高沪剧的音乐唱腔、表导演水平和舞美推陈出新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罗汉钱》、《星星之火》被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