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之战,诸葛瞻为啥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战死沙场的儿子和孙子吧诸葛瞻和诸葛尚。诸葛瞻的母亲黄氏,是黄承彦的女儿。虽然母亲相貌甚是丑陋,但却有惊世奇才:不仅上通天文,下察地理;而且凡是韬略遁甲诸书,都无所不晓。而等诸葛亮死后,他的母亲没多久也跟着仙逝而去,但是她临去前还是给诸葛瞻留下忠孝的遗言教诲。
诸葛瞻打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还尚了公主当了后主刘禅的女婿,承袭父亲诸葛亮的武乡侯之爵。但当时后主昏迷汉祚颠,朝堂昏暗,又正值黄皓这样的奸臣当道,扰乱朝纲,所以诸葛瞻不得不借故托病赋闲在家。
首先分析绵竹之战
魏国大将邓艾率大军进攻蜀国,却在无才可用无计可施之际。刘禅才想起诸葛瞻来连发三诏,把他召到宫中求他看在自己父皇的面子上救他一命。
诸葛瞻临危受命,愿意为后主去领兵并与邓艾决一死战。同时诸葛瞻博览兵书且十九岁的儿子诸葛尚作为先锋一同出征。
只可惜有满腔热血的诸葛瞻,却在计谋方面并没有继承自家父亲的才能的。这一点到也正如诸葛亮一早写信给诸葛瑾中,预料的一般:“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了,很是聪慧可爱,但是我害怕他太过成反倒成不了气候。”
而另外一边,魏军为了迅速破敌,几个主帅一合计,就打算去用钱财和琅琊王职位收买诸葛瞻。结果诸葛瞻这个人纵然才能比不上诸葛亮,但他的忠义却是学了个十成十。所以当他看完信后直接勃然大怒,不仅二话不说的将书信扯得粉碎。还吼来武士将来使斩杀,让其他的下属带着信使的首级回到魏营见邓艾。
自古两方交战不斩来使,诸葛瞻这么做不就等于明晃晃地打邓艾脸吗?这能让他不大怒?所以他干脆采纳属下建议,运用奇兵出战将诸葛瞻困在城中。话说诸葛瞻在四面楚歌,不得已的情况下便让彭和赍书杀出,往东吴求救。可两地相距较远,救兵拖上个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也不在少数。
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诸葛瞻见救兵久久不至,不得不破釜沉舟。自己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却被困在核心。诸葛瞻不得不带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邓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都被四散而开,诸葛瞻也中箭落马,仰天大呼:“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
其子诸葛尚在城上,见父死于军中,勃然大怒,遂披挂上马。张遵谏曰:“小将军勿得轻出。”尚叹曰:“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既死于敌,我何用生为!”也策马杀出城外,死于阵中。至此,诸葛亮的儿子孙子诸葛瞻,诸葛尚战死沙场。
其次分析诸葛瞻为何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可为诸葛瞻就算计谋比不得诸葛亮,也不会蠢得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毕竟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就失去了躲闪的能力,那还不让敌人把自己的将士当萝卜削啊?
而关于这一件事,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面是没有明确记载。就连电视剧也并没有播放过这一幕,只是在华阳国志里面有提到过“埋人脚步而战”的话。
而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有意思起来了,一说说是当时军队里人心涣散,诸葛瞻为了防止士兵临阵脱逃就让他们把腿埋在沙子里,这样就跑不掉了。二说是形容战况激烈,但是不知道怎么就以讹传讹,变成了诸葛瞻让士兵把腿埋在沟里。三说当时陈寿作为诸葛瞻的属下,因为和他有过节特意杜撰出来抹黑诸葛瞻的。
但到底是哪一种,我们目前无法考证,不过我们可以慢慢推敲。第一,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电视剧中,都是诸葛瞻被众多敌军包围,浴血奋战的场景,而不是什么腿埋沟里的画面。那自然就可以理解为,杀死的敌人太多都埋到他的脚步那去了,他都依然在奋战。第二种说法就说得通了。
第二,关于第一种传说把人腿埋在沟里的事。个人认为,但凡诸葛瞻不是敌方派来的奸细或者是个傻子,他就不会干这种直接给对方送脑袋丢性命的事。不然如果真的这样,不把士兵性命当回事,那估计阵营中的军心早就散了,何来后来的浴血奋战。
第三,说陈寿抹黑人家诸葛瞻,试问在汉代那种死者为大,逝者已逝的环境中,陈寿怎么会去污蔑对方?更何况,如果陈寿真的要污蔑诸葛瞻,为什么不在三国志里明明白白的写下来呢?人家只是描述了对方作战英勇而已。
所以对于说诸葛瞻在城破时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这断章取义的说法,其真实解释为战况惨烈,尸体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