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家讲坛》现在看不见了?
十几年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学术明星制造机”。被邀请上去讲课的人来一个火一个,火了以后主讲人就开始签字售书,也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兴旺,央视和主讲嘉宾更是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
那些被捧红的学术明星们的火爆程度和如今的流量小鲜肉们的影响力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从当年的万人空巷到如今的几乎无人问津,《百家讲坛》,你究竟怎么了。
一流学者的清高
有人曾经指出,《百家讲坛》邀请的主讲嘉宾,都是些二三流的学者甚至不那么入流的,有的甚至还没有大学水平。他们的学术水平是否是同行业顶级,值得怀疑。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是理解央视的。毕竟是一档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节目,让更多人喜欢看和看得懂才是节目组应该考虑的。所以,把学术性的东西重新包装,用大部分人都能听懂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也算是个功德无量的事情。
假设如果真的去请那些一流学者来讲。首先人家未必看得上你这个平台。其次人家的主要精力在学术研究上,未必有这个时间来做学术的大众普及工作。再次,一流的学者未必有一流的口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流的学者他们所关心的问题通常都比较深,也比较窄,普通观众如果没有这个知识储备的话,还真的听不懂。这也是央视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吧,毕竟专业性太强就很难保证收视率咯。
难怪有人说,于丹讲的《论语》适合做成音频节目,夜晚在失眠的时候当催眠曲比听郭德纲管用。
于丹用心灵鸡汤的方式告诉电视机前的观众,你们要学习孔子他老人家的高贵品格。要平淡些,要看得开些。外面有雾霾怎么了,你把窗户关上嘛。雾霾进屋了怎么了,你把空气净化器打开嘛,实在不行,用我们强大的内心把雾霾战胜嘛。
也难怪在后来在大学的讲演中被学生轰下了台。毕竟大学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对于这种知识上半瓶子晃的人只是轰下台,也算是客气了。
《百家讲坛》之所以风光不再,除了以上列举的两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原因以外,个人感觉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节目内容挖掘的差不多了。比如历史类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讲过了,渗轮闹热点的三国武则天清朝十二帝也都讲完了。古代史能挖掘的东西不多了,现当代史又是红线摸不得。所以概括起来说就是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要么讲完了,要么没法讲。
第二,网络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冲击。短平快的网络短视频和自媒体公众号横空出世,央视这种传统自媒体自然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人们在桐凯更为自由更少受限制的平台发声,自己说的痛快,观众听了也更过瘾。这种传播方式自然要比传统的电视节目更有受众,也更受欢迎。
第三,观众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主讲嘉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主讲嘉宾的水平还在原地踏步,这就变相的造成主讲嘉宾“水平过低”的问题,也就自然无法满足水涨船高的受众的要求。但这对于《百家讲坛》的制作方来讲,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
第四,也要归咎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死板不灵活。主讲嘉宾们的讲课方式依然停留在填鸭式的单方面说教之中。观众无法和嘉宾就问题展开探讨和互动,更不用说丛罩点评和点赞了。这就远远落后于多元的新媒体了。时间久了,没有新东西,人们审美疲劳,自然被冷落了。
第五,和社会整体的娱乐化倾向也有关。一些学术性很强的东西无法做到雅俗共赏导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