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从孩子天生气质谈教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爱与管教:从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天生气质开始,进而学习适合各别特质的管教策略。 1.气质是指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对内在或外在 *** 的反应方式,从出生就可以观察到不同。气质使一个人在与环境互动时,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特色。 2.先天的气质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在二十岁左右才会形成稳定的性格。后天适性的教养策略,可以帮助孩子以适切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气质特色。 3.如果父母的期待和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会很失望,想要去扭转会造成很多冲突。所以父母要打破心中的框架,去认识孩子的天生气质,学会适性的教养,才能让孩子依着他自己的天性成长。 4.最适配合的观念:气质没有好坏,周遭的环境、父母、老师与孩子的气质之间的相互影响,才是影响成长的主要因素。 5.孩子的气质属于好教养的孩子,父母要提醒自己不要因此强加自己的意志在孩子身上。孩子若是性情儿,很容易让父母在教养上感到挫折,父母需要学会欣赏孩子,并学习更多方法和技巧来面对这个挑战。 6.现代的父母需要学会了解与尊重孩子、同理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同时也非常需要学会为孩子立界线、订规范、温和而坚定的管教技巧。 7.我们常听到爸爸妈妈说:「你怎么这么粗心,你为什么不像哥哥一样小心一点。」「你怎么这么胆小,你看那个弟弟多勇敢。」如果你了解每个孩子天生的特质都不一样。就不会去做这种无谓的比较了。 二、气质的九个向度 1.活动量 (1)定义:在睡觉、游戏、工作、吃饭、穿衣洗澡和做其他日常活动时,身体的活动量。 (2)活动量高的孩子: A.每个孩子天生就喜欢玩乐、尝试、冒险,透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由的探索,才能发展出自信心。 B.引导能量往建设性的方向施展,多让孩子当小帮手。 C.避免常带孩子去需要安静的情境,以免从小累积挫折的经验。 D.孩子的内在虽然狂野,又同时希望知道外在的界线在哪里。为孩子立界线不是限制孩子,而是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什么时候必须要收,不必透过尝试错误去摸索外在世界的行为法则。如果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和什么是不被接受的行为,他会比较有安全感。 E.外出前预先设想可能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做清楚的行为约定。当影响到别人时,一定要管教和立界线,教导孩子控制行为的方法。 F.行为约定要简短清楚,提供孩子可以被接受及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界线,并且有明确的行为后果,确实执行,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 (3)活动量低的孩子: A.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因为常常喜欢坐着,小动作的发展较好。 B.常给人动作慢的感觉。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完成他该做的事情,学习享受慢速度的生活方式。 C.建立运动的习惯。 2.规律性 (1)定义:孩子日常生活作息(如睡眠、饮食、排泄)的可预测性。 (2)规律性高的孩子: A.假日的作息改变,需协助他适应。 B.生活有变动时,要提早告诉他,给他时间做心理准备。 (3)规律性低的孩子: A.可以慢慢加入行为训练的方法,建立规律性。 B.利用图表和清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代币制度。 C.父母自己的规律性也会影响孩子的作息。 D.吃饭的问题、收玩具的问题。给孩子时间学习和成长。 3.趋避性 (1)定义:孩子对新鲜 *** 的反应,是大胆地主动靠近或是害羞地犹豫退缩。 (2)主动好奇的孩子: A.孩子喜欢新鲜和冒险。提醒孩子好奇的危险及人我的界线。 B.陪伴孩子一起尝试新事物。 (3)害羞谨慎的孩子: A.害羞的孩子生来大脑的杏仁核就比较容易受到 *** ,可能是因为遗传到较高的正肾上腺素。有些孩子能驯服自己过度兴奋的脑部掌管情绪部位,到了上幼稚园时,他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外向,爱与人交往。 B.他们的母亲认为,孩子应学习如何面对难过,她们也体贴孩子,但不会增强孩子的哭泣和忧虑。父母会一再让他们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以致改变了他们脑部的化学物质。那些未曾接受挑战的孩子,脑部线路仍然没变,因此,他们的情绪仍是过度反应。孩子天生就有特定的情绪倾向,但是他们的脑部线路仍保有某种程度的可塑性。 C.气质上属于害羞谨慎的孩子,在面对第一次的经验时一定会逃避或是犹豫,他们并非不想参与,他们只是比较小心谨慎,想要先观察状况,等自己了解清楚,可以安心之后再行动。孩子需要提早暖身的时间。 D.循序渐进:带着小心谨慎的孩子去接触新的经验时,要循序渐进。从温和少量的尝试开始,让孩子慢慢适应,累积成功的经验,就不会再那么紧张害怕。不要突然把他丢在一个陌生的情境里。 E.接纳情绪:不要指责他或是嘲笑他,或是跟他说:「不要怕,没什么好怕的。」这样的话并不能鼓励他,反而让他觉得自己的情绪是不对的,更加焦虑紧张,觉得不被了解。你可以抱着他,并且帮他把心里的感觉说出来:「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让你有点害怕对不对?妈妈小时候也会这样。」孩子的情绪被了解了,自然会感觉松了一口气。 F.模仿学习:如果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旁陪伴或是示范,他们就会比较放心。可以告诉他:「没关系,先在旁边看一看,看看别人怎么做。等你准备好了,做个深呼吸,让自己放轻松,再试试看。」 G.回想成功的经验;你也可以提醒孩子,他上次是怎么做到的,帮助他回忆起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会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 H.练习厚脸皮:有的孩子不敢尝试是因为怕被别人笑。他们常常觉得别人都在注意他,太在意别人的反应。你可以带着他静静的在一旁观察周遭的人,就会发现没有人在注意他,每个人都在注意他自己。 4.适应度 (1)定义:对外在的 *** 和变化是自然的接受还是容易抗拒。 (2)适应度高的孩子: A.好比变色龙,依周遭环境调整自己的反应。 B.留意不良的同侪环境或电视可能造成的影响,要帮孩子把关。 C.建立自我肯定的能力。 (3)适应度低的孩子: A.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变动,给孩子一些时间做转换的准备。 B.练习临机应变和弹性变通。 5.反应强度 (1)定义:孩子用了多少力气在他对事情的反应上面。不论是正面的、快乐的或负面的、烦躁的。 (2)反应强度强: A.真实的情绪:用同理心反应。操弄性的情绪:温和而坚定,坚持原则。 B.教孩子学习不要用夸大的方式表达情绪,学习用语言表达。在语言发展初期,小孩表达情绪的语言很有限,所以只好用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谈论及认知情绪的能力则会大增。三岁到八九岁的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认识情绪的时期,这时候应该铺设好大脑的路径。与其长大后再来改变大脑的路径,不如在路径尚未成形前,先学习重要的技巧铺设好适当的路径要容易得多。 C.父母要学会了解及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协助孩子了解、表达自己的情绪:谈论心情感受是了解、控制情绪最直接的方法。 D.教孩子学会分辨感觉与行为是不同的。感觉是自然产生的,并没有对错。「任何感觉都是可以的,但有的行为可以,有的行为不可以。」 E.要学习调节孩子强烈情绪引发的愤怒情绪,深呼吸数到十。当孩子情绪泛滥时,要协助安抚孩子。 F.孩子若在一个能够公开表达情感,讨论心情感受的家庭里长大,就会思考并培养出与他人沟通自己心情感受的词汇;孩子若在一个压抑情感、欠缺沟通的家庭中长大,便比较可能成为「情绪上的哑吧」。 (3)反应强度弱: A.不要因为孩子声音小而忽略了他的需要,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抱怨。 B.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利用扮演游戏示范。 6.情绪本质 (1)定义:孩子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所表现的愉快、友善行为,以及不愉快、不友善的行为的多寡。 (2)情绪本质正向:提醒孩子对陌生人不要太友善。 (3)情绪本质负向:教孩子多微笑,学会感恩,看见事情的光明面。将自己的特质发挥在适当的地方。 7.坚持度 (1)定义:孩子的活动能不因任何的阻挠或干扰而中断的程度。例如:阅读、做功课、练习运动技巧、练乐器等。 (2)坚持度高的孩子: A.孩子的座右铭:「再试一次,一定会成功」 B.用协商的方法,讨论出彼此妥协的问题解决策略。 C.善用家规。 D.练习接受挫折和不完美。 (3)坚持度低的孩子: A、把工作分成几小段,分段完成,最好有人陪他一起做。 B、帮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给予大量的鼓励以建立自信心。 8.注意力分散度 (1)定义:孩子是不是很容易就被周围的 *** 所吸引?或者通常都对周遭的景象、声音、光线、人等,视若无睹,非常专注在自己的活动上? (2)注意力易分散:减少环境的干扰 *** ,分段学习。上课座位的安排。 (3)注意力不易分散:孩子容易对环境中的 *** 不知不觉。 9.反应阈 (1)定义:从外界来的 *** ,声音、光亮、气味、影像等的强度要有多强,才能激起孩子做出反应。也包括察言观色的能力。 (2)反应阈高的孩子:孩子比较不敏感,父母可以帮助他学会觉察别人的情绪,并注意环境中的线索。 (3)反应阈低的孩子:孩子比较敏感,孩子的烦躁可能是因为过多的 *** 。 学龄前孩子的气质表现常常是非常原始而强烈的,只要父母管教的方式是正确的,没有放任不管,即使孩子的行为没有立即改变,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成长和成熟而慢慢的看到转变。父母对孩子要有信心和耐心。 文章出处: 作者为天晴身心诊所/赛斯身心灵诊所 临床心理师 张黛眉 本文出自靖娟基金会102年4月亲职讲座─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课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