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课本注释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2.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3.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4.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5.氾(fà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6.若:假如。
7.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以乱整易。
8.陪:增加
9.赐:恩惠
10.阙:侵损,损害
11.说:通“悦”。
1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