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历史问题
1.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什么进步?2.禅让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是一个历史上的进步?3.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4.汉武帝为了加强...
1.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什么进步?
2.禅让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是一个历史上的进步?
3.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展开
2.禅让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是一个历史上的进步?
3.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展开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北京人是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是人工取火。山顶洞人已经会磨光钻孔技术,并能互相交换生活用品。北京人还不能。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物,死后要埋葬。北京人不能。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北京人只是群居!
世袭就是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 禅让就是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 这两个方式都不是民主的选举制度.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生活环境恶劣,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必须群居,过集体生活。原始人创造出的劳动产品很少,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人们的私有东西很少,东西都是集体共有。在对抗野兽攻击、带领集体寻找食物、开辟新的生活环境等过程中,总有一些人表现得很突出。原始人群在分配劳动产品时,也需要一个能为氏族服务的人。因此,在原始社会,氏族里面有威望,在保护氏族时表现突出的人常被氏族成员共同推举为氏族长。氏族长没有特权,只是为氏族服务的公仆;氏族长不合格的话,就会被氏族成员免掉,在推举一个能够为氏族服务的人。氏族长在换届时也是让位给一些能为氏族服务的人。这就是禅让制。在禅让制里,氏族长没有私人利益可图,只是受到别人尊敬而已,因此,人们不会去争着当氏族长。
随着人类的发展,生产工具由简单变复杂,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分给每个氏族成员吃饱后,还有剩余的。而食物的分配是由氏族长等一些有威望和对氏族有贡献的人来做的,剩余产品,讲好听一点,就由他们保存了;讲不好听,就是他们私吞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剩余产品(像稻谷、野果、猎物、兽皮等)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以氏族长为单位的家庭中。这样慢慢地就引起了其他氏族成员的不满,人们为了争夺剩余产品就开始了战争。结果是因为以氏族长为单位家族中实力雄厚,取得胜利。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积累了大量财产的氏族长不愿意下台了,并且希望由他的家族里的人(通常是他儿子)来继承氏族长和私有财产。这样慢慢地就形成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并且氏族贵族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先后建立了军队、政权等。
为什么说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进步呢?
在禅让制后期里,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后,氏族里的成员谁都想要,争斗是必然的。胜利的氏族成员通常是氏族长的家庭,他们胜利后建立家族军队,维护自己所得的私有财产和利益。同时也维护了氏族的稳定,防止了争斗的发生。这时候禅让制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氏族长有了利益可图,谁都想当,所以不可能禅让,只可能逐渐演变成世袭。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做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以下设诸卿,分掌政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县一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3、制定颁布了《秦律》。
二、经济方面。
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收税。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
4、统一车轨,修驰道。
三、文化方面。
1、下令小篆为通行全国的文字,以后又在社会上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兴办学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朝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但是以高压政治和残酷的刑法为主实行集权制度,从此将中华民族带入了两千多年血与泪的黑暗中。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做的措施
1.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中统一
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
2.改革改政体制,加强皇权
主要有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3.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专营盐铁和均输平准法。盐铁官营和调剂运输,平抑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打击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
4.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从而完善了国家制度。
推恩子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但是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存在,再次成为半独立状态的割据势力。事实证明,武帝即位以后,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分封、内乱不止的问题。
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
元朔二年(前127),善于"揣摩圣意"的主父偃向汉武帝进献"推恩"之策:"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得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仅从元朔二年至六年(前127~123),封侯的数目就多达121人;元鼎至武帝末年(前116~前87),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
此外,对有罪的诸侯王,则削夺其封国。仅元鼎五年(前112),武帝以酎金(根据汉制,每年八月要举行宗庙大祭,王侯必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不合规定为理由,就削夺了106个人的爵位。
这种"恩"、"威"并施的政策,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长期未得到解决的诸侯王势力的问题。汉武帝以后,虽然诸侯王国继续存在,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它已经失去汉初原有的活力了。
广开仕途为了维护西汉王朝庞大的官僚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官吏不断地充实到各个机构中去,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选择官吏的办法。汉武帝为了网罗人才,采纳了董仲舒的"求贤"建议,实现了察举制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官制度。
察举,即先行考察,再举为官之意。它源于高祖,而明文规定则始于武帝。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每年一次。孝廉即孝子和廉吏,是察举的两个科目,后来混为一科。察举的对象是通晓儒学的儒生,其出路是到中央任郎官。察举的科目除孝廉外,还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
选官的另一种途径是以博士弟子员入补官吏。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奏请,让博士弟子员受业一年,经过"射策课试",能通一经者就可以补文学掌故之缺,课试高第者可以任郎中。
这样的选官制度,保证了"独尊儒术"的推行,进一步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朝预政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控制朝臣的权力,二是加强朝廷控制各地的权力。而这些都要靠封建官僚机构来实现。汉武帝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在政治体制上开设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中、外朝体制形成的根源在于汉初政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矛盾,换言之,它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汉初承袭秦制,以丞相辅佐皇帝,丞相权势之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形势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没有什么改变。他即位不久,丞相田蚡掌握任免大小官吏的大权,可谓权倾朝野。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一日,田蚡入宫奏事,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仅一语便表明武帝不满丞相权柄之重,决心削弱相权,建立中朝。
武帝通过贤良对策等方式,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侍中、诸曹、诸吏、给事中,从而成为入侍武帝的内臣。他们名为侍从之臣,实际参与谋议,这些中朝官员的秩爵并不显要,但是身份特殊,他们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这种做法就是用小官管大事,而这些小官又易于控制,从而收到以卑制尊、以轻驭重、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
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便于众人对武帝意图的理解。
加强监察
汉武帝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就必须驾驭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使他们尽心效力,忠于职守。然而由于汉景帝以来,职官、司法制度日益废弛,奢侈成风,吏治败坏,结果征敛不止,民不聊生,加剧了社会危机。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汉武帝除了运用儒家学说进行思想控制以外,还对汉初以来的监察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建立刺史制度。元封五年(前106),汉廷正式颁行刺史制度,以便考察郡国治政,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朝廷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属郡国。刺史由朝廷派遣,秩仅六百石,属于低级官员,但是职权很重,有权监察二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还有地方的强宗豪右,稍后甚至可督察诸侯王。刺史受御史大夫所属的御史中丞直接领导,在人事上是独立的,在地方查明官吏的不法事实后,自己不能擅自处理,只能上报御史中丞,请求上级处理。
司隶校尉印
设置司隶校尉。征和四年(前89),武帝又设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
设置丞相司直。丞相司直是丞相的属官,说起来是协助丞相监察不法官员的,实际上也起着监察丞相的作用。
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丞相司直是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监察系统互相监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尊经兴学秦汉之际,儒家多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对儒生溺冠辱骂,这个学派遭到各种贬绌。儒学的复兴,始于文景时期,完成于武帝时代,其间有两大举措:
置五经博士。在文景时期,儒学共立了《诗》、《书》、《春秋》三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趁窦太皇太后病重之机,正式置"五经"博士。
兴办太学,推广郡学。由政府面向广大国民办教育,始于汉武帝。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元朔五年(前124)兴办了太学。太学完全用儒家五经为课程,教师聘请儒学博士担任。办学事宜全由丞相公孙弘主持。太学的设置首开了我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正规途径,适应了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武帝时,太学的五经博士弟子员50人,西汉末年则达到一万人。
武帝还推广文翁的经验,"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我国古代帝王中,办教育热情之高,成绩之大,汉武帝当数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兴教举措,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皆属划时代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立年号和太初改历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将此前之年追改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均为6年。
汉武帝还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度下颁布历法的皇帝。太初元年(前104)宣布,改订礼制和历法,其主要内容是: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太初"的意义是宇宙的开端,武帝以此命名这部历法,象征太初年间的"改元更化"。
上述制度变革都是汉武帝提倡儒术的具体表现,并且通过这些措施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以巩固其统治。
世袭就是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 禅让就是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 这两个方式都不是民主的选举制度.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生活环境恶劣,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必须群居,过集体生活。原始人创造出的劳动产品很少,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人们的私有东西很少,东西都是集体共有。在对抗野兽攻击、带领集体寻找食物、开辟新的生活环境等过程中,总有一些人表现得很突出。原始人群在分配劳动产品时,也需要一个能为氏族服务的人。因此,在原始社会,氏族里面有威望,在保护氏族时表现突出的人常被氏族成员共同推举为氏族长。氏族长没有特权,只是为氏族服务的公仆;氏族长不合格的话,就会被氏族成员免掉,在推举一个能够为氏族服务的人。氏族长在换届时也是让位给一些能为氏族服务的人。这就是禅让制。在禅让制里,氏族长没有私人利益可图,只是受到别人尊敬而已,因此,人们不会去争着当氏族长。
随着人类的发展,生产工具由简单变复杂,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分给每个氏族成员吃饱后,还有剩余的。而食物的分配是由氏族长等一些有威望和对氏族有贡献的人来做的,剩余产品,讲好听一点,就由他们保存了;讲不好听,就是他们私吞了。随着时间的发展,剩余产品(像稻谷、野果、猎物、兽皮等)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以氏族长为单位的家庭中。这样慢慢地就引起了其他氏族成员的不满,人们为了争夺剩余产品就开始了战争。结果是因为以氏族长为单位家族中实力雄厚,取得胜利。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积累了大量财产的氏族长不愿意下台了,并且希望由他的家族里的人(通常是他儿子)来继承氏族长和私有财产。这样慢慢地就形成了“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并且氏族贵族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先后建立了军队、政权等。
为什么说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进步呢?
在禅让制后期里,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后,氏族里的成员谁都想要,争斗是必然的。胜利的氏族成员通常是氏族长的家庭,他们胜利后建立家族军队,维护自己所得的私有财产和利益。同时也维护了氏族的稳定,防止了争斗的发生。这时候禅让制是行不通的。因为当氏族长有了利益可图,谁都想当,所以不可能禅让,只可能逐渐演变成世袭。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做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以下设诸卿,分掌政事。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县一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3、制定颁布了《秦律》。
二、经济方面。
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收税。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
4、统一车轨,修驰道。
三、文化方面。
1、下令小篆为通行全国的文字,以后又在社会上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兴办学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朝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但是以高压政治和残酷的刑法为主实行集权制度,从此将中华民族带入了两千多年血与泪的黑暗中。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做的措施
1.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中统一
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
2.改革改政体制,加强皇权
主要有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3.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专营盐铁和均输平准法。盐铁官营和调剂运输,平抑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打击富商大贾,加强中央集权。
4.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和郡国学校,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从而完善了国家制度。
推恩子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国问题基本解决,但是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存在,再次成为半独立状态的割据势力。事实证明,武帝即位以后,决心彻底解决诸侯王分封、内乱不止的问题。
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
元朔二年(前127),善于"揣摩圣意"的主父偃向汉武帝进献"推恩"之策:"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得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仅从元朔二年至六年(前127~123),封侯的数目就多达121人;元鼎至武帝末年(前116~前87),又有44人封侯,甚至一日之内竟有24人同时封侯。
此外,对有罪的诸侯王,则削夺其封国。仅元鼎五年(前112),武帝以酎金(根据汉制,每年八月要举行宗庙大祭,王侯必须献黄金助祭,称为"酎金")不合规定为理由,就削夺了106个人的爵位。
这种"恩"、"威"并施的政策,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长期未得到解决的诸侯王势力的问题。汉武帝以后,虽然诸侯王国继续存在,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它已经失去汉初原有的活力了。
广开仕途为了维护西汉王朝庞大的官僚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官吏不断地充实到各个机构中去,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选择官吏的办法。汉武帝为了网罗人才,采纳了董仲舒的"求贤"建议,实现了察举制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官制度。
察举,即先行考察,再举为官之意。它源于高祖,而明文规定则始于武帝。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每年一次。孝廉即孝子和廉吏,是察举的两个科目,后来混为一科。察举的对象是通晓儒学的儒生,其出路是到中央任郎官。察举的科目除孝廉外,还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等。
选官的另一种途径是以博士弟子员入补官吏。元朔五年(前124),丞相公孙弘奏请,让博士弟子员受业一年,经过"射策课试",能通一经者就可以补文学掌故之缺,课试高第者可以任郎中。
这样的选官制度,保证了"独尊儒术"的推行,进一步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朝预政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控制朝臣的权力,二是加强朝廷控制各地的权力。而这些都要靠封建官僚机构来实现。汉武帝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在政治体制上开设中、外朝,形成两个官僚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
中、外朝体制形成的根源在于汉初政治制度本身所存在的矛盾,换言之,它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汉初承袭秦制,以丞相辅佐皇帝,丞相权势之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种形势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仍然没有什么改变。他即位不久,丞相田蚡掌握任免大小官吏的大权,可谓权倾朝野。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一日,田蚡入宫奏事,武帝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仅一语便表明武帝不满丞相权柄之重,决心削弱相权,建立中朝。
武帝通过贤良对策等方式,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侍中、诸曹、诸吏、给事中,从而成为入侍武帝的内臣。他们名为侍从之臣,实际参与谋议,这些中朝官员的秩爵并不显要,但是身份特殊,他们不仅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这种做法就是用小官管大事,而这些小官又易于控制,从而收到以卑制尊、以轻驭重、以中御外、尊君抑臣的目的。
中朝预政是朝廷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它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而且大大精确了中央决策的内容,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便于众人对武帝意图的理解。
加强监察
汉武帝统治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就必须驾驭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使他们尽心效力,忠于职守。然而由于汉景帝以来,职官、司法制度日益废弛,奢侈成风,吏治败坏,结果征敛不止,民不聊生,加剧了社会危机。为了扭转这种情况,汉武帝除了运用儒家学说进行思想控制以外,还对汉初以来的监察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建立刺史制度。元封五年(前106),汉廷正式颁行刺史制度,以便考察郡国治政,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朝廷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属郡国。刺史由朝廷派遣,秩仅六百石,属于低级官员,但是职权很重,有权监察二千石的郡守和王国相,还有地方的强宗豪右,稍后甚至可督察诸侯王。刺史受御史大夫所属的御史中丞直接领导,在人事上是独立的,在地方查明官吏的不法事实后,自己不能擅自处理,只能上报御史中丞,请求上级处理。
司隶校尉印
设置司隶校尉。征和四年(前89),武帝又设置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
设置丞相司直。丞相司直是丞相的属官,说起来是协助丞相监察不法官员的,实际上也起着监察丞相的作用。
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丞相司直是武帝时期建立起来的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监察系统互相监督,大大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和地方官吏的控制,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尊经兴学秦汉之际,儒家多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高祖对儒生溺冠辱骂,这个学派遭到各种贬绌。儒学的复兴,始于文景时期,完成于武帝时代,其间有两大举措:
置五经博士。在文景时期,儒学共立了《诗》、《书》、《春秋》三经博士。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趁窦太皇太后病重之机,正式置"五经"博士。
兴办太学,推广郡学。由政府面向广大国民办教育,始于汉武帝。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元朔五年(前124)兴办了太学。太学完全用儒家五经为课程,教师聘请儒学博士担任。办学事宜全由丞相公孙弘主持。太学的设置首开了我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正规途径,适应了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所以发展很快,武帝时,太学的五经博士弟子员50人,西汉末年则达到一万人。
武帝还推广文翁的经验,"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
我国古代帝王中,办教育热情之高,成绩之大,汉武帝当数第一人。他的一系列兴教举措,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皆属划时代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立年号和太初改历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将此前之年追改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均为6年。
汉武帝还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度下颁布历法的皇帝。太初元年(前104)宣布,改订礼制和历法,其主要内容是: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太初"的意义是宇宙的开端,武帝以此命名这部历法,象征太初年间的"改元更化"。
上述制度变革都是汉武帝提倡儒术的具体表现,并且通过这些措施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去,以巩固其统治。
展开全部
1.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什么进步?
答:(1)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它们生活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有爱美观念,已懂得人工取火;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北京人时期刚刚进入原始社会;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2.禅让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是一个历史上的进步?
答:禅让制的特点是“选贤任能,天下为公”,以能力和威望来选择部落首领;
王位世袭制进步的原因:禅让制是原始社会中部落首领的传承方式;王位世袭制是奴隶社会的权力传承方式。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实际体现了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所以,王位世袭制是历史的进步。
3.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
有何意义?
答:措施有(1)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相互牵制,互不统属。有利于加强皇权。
(3)制订严格的秦律。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4)统一度量衡、文字、统一车轨。文化的统一有利于政治统一。
(5)焚书坑儒。加强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6)制订选拨考察官吏的办法。
(7)北击匈奴,南平北越。
意义: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
有何意义?
答:措施:(1)设置刺史。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建立中朝,起用皇帝身边亲信之人,委以国家大事,使原先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大权旁落,加强了皇权;
(3)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使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4)酎金夺爵。剥夺了许多封王的爵位,进一步削弱了王国势力。
意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或小或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答:(1)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它们生活的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会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有爱美观念,已懂得人工取火;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北京人时期刚刚进入原始社会;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2.禅让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是一个历史上的进步?
答:禅让制的特点是“选贤任能,天下为公”,以能力和威望来选择部落首领;
王位世袭制进步的原因:禅让制是原始社会中部落首领的传承方式;王位世袭制是奴隶社会的权力传承方式。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实际体现了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所以,王位世袭制是历史的进步。
3.秦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
有何意义?
答:措施有(1)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相互牵制,互不统属。有利于加强皇权。
(3)制订严格的秦律。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4)统一度量衡、文字、统一车轨。文化的统一有利于政治统一。
(5)焚书坑儒。加强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6)制订选拨考察官吏的办法。
(7)北击匈奴,南平北越。
意义: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制定了哪些措施?
有何意义?
答:措施:(1)设置刺史。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建立中朝,起用皇帝身边亲信之人,委以国家大事,使原先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大权旁落,加强了皇权;
(3)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使中央的直接辖区(郡县)日益扩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4)酎金夺爵。剥夺了许多封王的爵位,进一步削弱了王国势力。
意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或小或昏弱,“代行天威”的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第一,北京人生活在70万年--20万年前,
山顶洞人生活在大约18000年前;
第二,山顶洞人因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所以称为“山顶洞人”;
第三,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多;
第四,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山顶洞人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第五,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能依靠闪电引起的火灾得到火;
第六,北京人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 钻孔技术;
第七,山顶洞人还会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八,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山顶洞人生活在大约18000年前;
第二,山顶洞人因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所以称为“山顶洞人”;
第三,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多;
第四,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山顶洞人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第五,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能依靠闪电引起的火灾得到火;
第六,北京人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山顶洞人使用的工具仍然比较粗糙,但已经掌握了磨制和 钻孔技术;
第七,山顶洞人还会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八,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