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近代历史,简要分析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过程,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是由“器物”(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到“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再加一步,那就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学习(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第一个正眼看世界。魏源总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这种违背社会
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
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从民初到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学“思想”
1、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新文化运动目标是建立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设想是美好的,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不可能实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