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言文一词多义如何做?

请大侠帮忙解答一词多义间:1.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窃符救赵)2.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4.数月之... 请大侠帮忙解答

一词多义
间:
1.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窃符救赵)
2.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3.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4.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5.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挤)
7.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谢:
1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2.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4.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5.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
乘:
1. 郑商人炫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X之战)
2.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3.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
4.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遗:
1.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窃符救赵)
2.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3.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
信: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2.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3.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
4.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
5.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亡:
1.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2.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3.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4.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柳敬亭传)

顾:
1.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窃符救赵)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诗经X)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6-07-25
展开全部
间:
〈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闲,本义见间 jiàn)
2. 中间;内 [between;among]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礼记·乐记》
而独闲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闲。——《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a moment]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闲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recent]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闲)
〈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门面
3. 另见 jiàn;
4. “间”另见 xián


〈动〉
1.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2. 同本义 [excuse oneself;make an apologize]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
4.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decline;refuse]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 苏轼《盖公堂记》
5. 又如:谢医(谢绝医疗);谢金(谢绝礼金)
6. 辞去官职 [resign]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
7. 又如:谢老(告老还乡);谢事(卸去官职);谢政(致仕退休);谢役(辞去差使);谢职(卸去官职)
8. 告辞;告别 [take leave;leave]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不复谢。
不报谢?
过谢侯生。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谢了扰(告辞);谢别(告别,辞别)
10. 告诉,告诫 [tell;warn]
谢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以言辞相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史记·赵广汉传》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12. 感谢 [thank]
休谢之。——《三国演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且谢曰。——唐· 李朝威《柳毅传》
虽死必谢。
13. 如:谢承(感谢;答谢);谢荷(感谢);谢候(致谢并问候);谢私(感谢私下帮助)
14. 逝去 [farewell]
诏曰:弟勰所生母 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
15. 又如:谢宾客(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
16. 酬谢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明· 海瑞《禁约》
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17. 又如:谢土(修建完毕,祭祀土神的礼义活动);谢犒(酬谢;犒劳);谢银(酬谢用的银子);谢灶诰(祭灶王爷的青词)
18. 衰败,衰落 [decline;wane]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 叶适《宿觉庵》
花之既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逊让;不如 [modestly decline]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宋书·王宏传》
20. 又如:谢拙(自谦愚笨而辞职)
21. 避免,避开 [avoid]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
22. 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ascend]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ride]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drive]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take advantage of]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rely on]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brave]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alternate]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multiply]。如:8乘以7得56
〈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multiplication]。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yana]。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lack;be short of]。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forg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14.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
1. 遗失之物 [lost articles]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形〉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honest sincere]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动〉
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名〉
1.
信约;盟约[oath of alliance]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sign]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message;information]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letter]
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副〉
1.
放任;随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 [certainly]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男恶。——唐· 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flee;run away]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die]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lose]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subjugate]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be away from home]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indulge in drink]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forget]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neglect]。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名〉
1.
过去 [of the pass]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2.
另见 wú


〈动〉
1.
(形声。从页( 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
同本义 [turn round and look at;look back]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 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回首,一注目,都有无限光彩。比喻眉目传神);顾返(回头,回家);顾笑(回头而笑);顾望(回视,观望。有谦让、畏忌或踌躇不前的意思)
4.
观看,瞧 [look]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惠顾前好。——《左传·宣公十二年》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
又如:四顾无人;相顾一笑;顾观(观看);顾眺(眺望,远望);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心感内疚)
6.
访问,拜访 [call on]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光顾;枉顾;三顾茅庐;顾聘(拜访聘请);顾访(探视访问);顾临(过访)
8.
照顾,关怀 [take care of]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顾思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顾睦(照顾);顾揽(照管);顾管(照顾,照管);顾报(顾念报答)
10.
眷念,顾及 [think fondly of]
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 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11.
又如:顾惯(顾念);顾哀(眷念哀怜);顾思(眷顾思念);顾重(顾念重视)
12.
反省 [self-question]。如:顾省(省察);顾愆(反省自己的过失)
13.
顾虑;考虑 [scruple;hisitate]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14.
如:顾畏(顾虑畏惧);顾惮(顾忌);顾累(忧虑麻烦);顾忧(操心)
15.
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hire; imploy]
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
如此使用民财以顾其功。——《汉书·晁错传》
16.
又如:顾倩(雇用);顾募(雇佣征募);顾唤(雇请)

〈名〉
1.
商店称来买货的人 [patronage]。如:惠顾;主顾;顾客

〈副〉
1.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only]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
2.
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战国策·秦策一》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顾荷(反而受到[恩惠])

回答者: 抹茶☆小布丁 - 四级 2010-2-9 23:31

间:1密密地,悄悄地2从小路,3少间,不一会4间:间或,偶尔5时机,机会6夹杂7参与
谢:1向···谢罪2表示感谢3告诫4谢绝5凋谢
乘:1“乘韦”在古代都是合在一起用的,意思是四张熟牛皮。整句话意思就是,先用四张熟牛皮,再用十二头牛犒赏军队。 2万乘兵车,应该是辆的意思3
因利乘便,趁着有利的形势,因,乘,都是趁着,的意思,利和便,有利的形势4可能是趁着
遗:1送给,交付2放弃,弃3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我觉得遗 是余留下的,的意思
信:1可靠的2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信,确实。3信: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4信步:散步5信手,随手
亡:1亡:有失去,丢失的意思2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亡,逃跑的军队3古同“无”,没有4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
顾:1,只是,只不过2照顾

回答者: racin333 - 三级 2010-2-9 23:58

间:
1.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窃符救赵)(副词,悄悄地;秘密;暗中。)
2.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抄近路。)
3.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时间名词,一会儿。)
4.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间或;偶尔。)
5.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名词,时间;机会。)
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挤)(动词,夹杂。)
7.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动词,参加;参与。)

谢:
1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动词,道歉;谢罪。)
2.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动词,感谢。)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动词,告诉;告诫。)
4.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动词,辞谢;拒绝。)
5.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动词,(花)凋谢。)

乘:
1. 郑商人炫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X之战)(数词,四。)
2.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名词,兵车。)
3.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介词,依靠;凭借。)
4.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介词,趁机;乘机。)

遗:
1.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窃符救赵)(动词,送给。)
2.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动词,丢失;放弃。)
3.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信: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形容词,可靠的;忠诚的。)
2.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副词,实在;确实。)
3.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名词,使者,这里指媒人。)
4.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副词,随意;随便。)
5.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副词,随意;随便。)

亡:
1.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动词,丢失。)
2.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动词作名词,败逃的人。)
3.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通“无”,否定副词,没有。)
4.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柳敬亭传)(通“无”,否定副词,没有。)

顾:
1.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窃符救赵)(转折连词,只是。)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诗经X) (动词,照顾;顾念;顾惜。)
文化传承的源与流
2010-02-10 · TA获得超过10.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592万
展开全部
间:
1. 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窃符救赵)(副词,悄悄地;秘密;暗中。)
2.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抄近路。)
3.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时间名词,一会儿。)
4.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副词,间或;偶尔。)
5.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名词,时间;机会。)
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挤)(动词,夹杂。)
7.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动词,参加;参与。)

谢:
1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动词,道歉;谢罪。)
2.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动词,感谢。)
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动词,告诉;告诫。)
4.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动词,辞谢;拒绝。)
5.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动词,(花)凋谢。)

乘:
1. 郑商人炫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X之战)(数词,四。)
2.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名词,兵车。)
3.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介词,依靠;凭借。)
4.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介词,趁机;乘机。)

遗:
1.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窃符救赵)(动词,送给。)
2.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动词,丢失;放弃。)
3.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形容词,旧的;原来的。)

信: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形容词,可靠的;忠诚的。)
2.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副词,实在;确实。)
3.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孔雀东南飞)(名词,使者,这里指媒人。)
4.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副词,随意;随便。)
5.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副词,随意;随便。)

亡:
1.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动词,丢失。)
2.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动词作名词,败逃的人。)
3.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通“无”,否定副词,没有。)
4.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柳敬亭传)(通“无”,否定副词,没有。)

顾:
1.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窃符救赵)(转折连词,只是。)
三岁贯女 莫我肯顾(诗经X) (动词,照顾;顾念;顾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抹茶☆小布丁47b60
2010-02-09 · TA获得超过57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8万
展开全部
间:
〈名〉
1. (间是后起字,本字作闲,本义见间 jiàn)
2. 中间;内 [between;among]
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闲也。——《礼记·乐记》
而独闲数百千里。——《汉书·严助传》。注:“中间也。”
攘臂于其闲。——《庄子·人间世》。司马注:“犹里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林间窥之。——唐· 柳宗元《三戒》
草木之间。——明· 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满井游记》
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出于其间。——蔡元培《图画》
3. 又如:两地之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半中间;两个高楼间的小弄;两个电极间的真空
4. 一会儿,顷刻 [a moment]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庄子·大宗师》
乃留止闲曰。——《战国策·秦策》
5. 又如:间不容息(其时间不容喘息。比喻时间短促)
6. 近来[recent]
帝间颜色瘦黑。——《汉书·叙传上》
7. 姓(闲)
〈量〉
1.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一间卧室;三间门面
3. 另见 jiàn;
4. “间”另见 xián


〈动〉
1.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2. 同本义 [excuse oneself;make an apologize]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
4.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decline;refuse]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 苏轼《盖公堂记》
5. 又如:谢医(谢绝医疗);谢金(谢绝礼金)
6. 辞去官职 [resign]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
7. 又如:谢老(告老还乡);谢事(卸去官职);谢政(致仕退休);谢役(辞去差使);谢职(卸去官职)
8. 告辞;告别 [take leave;leave]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不复谢。
不报谢?
过谢侯生。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谢了扰(告辞);谢别(告别,辞别)
10. 告诉,告诫 [tell;warn]
谢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以言辞相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史记·赵广汉传》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12. 感谢 [thank]
休谢之。——《三国演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且谢曰。——唐· 李朝威《柳毅传》
虽死必谢。
13. 如:谢承(感谢;答谢);谢荷(感谢);谢候(致谢并问候);谢私(感谢私下帮助)
14. 逝去 [farewell]
诏曰:弟勰所生母 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
15. 又如:谢宾客(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
16. 酬谢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明· 海瑞《禁约》
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17. 又如:谢土(修建完毕,祭祀土神的礼义活动);谢犒(酬谢;犒劳);谢银(酬谢用的银子);谢灶诰(祭灶王爷的青词)
18. 衰败,衰落 [decline;wane]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 叶适《宿觉庵》
花之既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逊让;不如 [modestly decline]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宋书·王宏传》
20. 又如:谢拙(自谦愚笨而辞职)
21. 避免,避开 [avoid]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
22. 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ascend]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ride]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drive]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take advantage of]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rely on]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brave]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alternate]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multiply]。如:8乘以7得56
〈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multiplication]。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yana]。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lack;be short of]。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forg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14.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
1. 遗失之物 [lost articles]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2. 姓
3. 另见 wèi


〈形〉
1.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
同本义 [honest sincere]
信,诚也。——《说文》
有诸已之谓信。——《孟子》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
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信行(信用;守诺言);信人(讲守信用的人)
4.
真实,不虚伪[true;sure]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事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信官(诚实不欺的官员);信赏(悬赏);信赏钱(悬赏金);信人(诚实的人)

〈动〉
1.
相信;信任 [believe;trust]
不我信兮。——《诗·邶风·击鼓》
且单于信女,使昫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犹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笑而不信。——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爱(信任喜爱);信纳(相信采纳);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
3.
守信用 [keep one’s word;keep one’s credit]
已诺不信则兵弱。——《荀子·富国》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信义著于四海。——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信义安所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虏帅失信。——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住宿两夜[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诗·周颂·有客》
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左传·襄公十八年》
5.
证实;应验 [verify]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6.
知晓 [know]
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聊斋志异》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
7.
又如:信道(知道;料道)

〈名〉
1.
信约;盟约[oath of alliance]
以继好结信。——《左传·襄公元年》
2.
符契;凭证 [sign]
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3.
又如:信笼(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刻木为信
4.
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messenger]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越绝粮,使 素忠为信,告粜于吴。——《越绝书》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信使(使者)
6.
通“讯”。音讯 [message;information]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李白《大堤曲》
7.
又如:信耗(信息;消息);信炮(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信音(音信;消息);通风报信;凶信;信鸽;信鸿;信鸟;信问(信息)
8.
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letter]
函使报信。——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信局(投递信件的机构);私信;挂号信;平信;死信;匿名信;信箱;信筒;信简(书信)
10.


〈副〉
1.
放任;随便 [conveniently; at well;at random]
要不拿出纲纪来,信着他胡行乱做,就不成个人家。——《醒世姻缘传》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信口胡沁(信口胡吣。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着(任着;任凭);信手拈来;信步
3.
果真,的确 [certainly]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史记·华佗传》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男恶。——唐· 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动〉
1.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flee;run away]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die]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lose]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subjugate]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be away from home]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indulge in drink]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forget]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neglect]。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名〉
1.
过去 [of the pass]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2.
另见 wú


〈动〉
1.
(形声。从页( 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2.
同本义 [turn round and look at;look back]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 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3.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回首,一注目,都有无限光彩。比喻眉目传神);顾返(回头,回家);顾笑(回头而笑);顾望(回视,观望。有谦让、畏忌或踌躇不前的意思)
4.
观看,瞧 [look]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惠顾前好。——《左传·宣公十二年》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
又如:四顾无人;相顾一笑;顾观(观看);顾眺(眺望,远望);顾影惭形(看着身影,心感内疚)
6.
访问,拜访 [call on]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7.
又如:光顾;枉顾;三顾茅庐;顾聘(拜访聘请);顾访(探视访问);顾临(过访)
8.
照顾,关怀 [take care of]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顾思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顾睦(照顾);顾揽(照管);顾管(照顾,照管);顾报(顾念报答)
10.
眷念,顾及 [think fondly of]
屈平既嫉之,虽流放,眷顾 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11.
又如:顾惯(顾念);顾哀(眷念哀怜);顾思(眷顾思念);顾重(顾念重视)
12.
反省 [self-question]。如:顾省(省察);顾愆(反省自己的过失)
13.
顾虑;考虑 [scruple;hisitate]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14.
如:顾畏(顾虑畏惧);顾惮(顾忌);顾累(忧虑麻烦);顾忧(操心)
15.
通“雇”。出钱请人做事 [hire; imploy]
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汉书·平帝纪》
如此使用民财以顾其功。——《汉书·晁错传》
16.
又如:顾倩(雇用);顾募(雇佣征募);顾唤(雇请)

〈名〉
1.
商店称来买货的人 [patronage]。如:惠顾;主顾;顾客

〈副〉
1.
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only]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
2.
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战国策·秦策一》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顾荷(反而受到[恩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acin333
2010-02-09 · TA获得超过7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3.8万
展开全部
间:1密密地,悄悄地2从小路,3少间,不一会4间:间或,偶尔5时机,机会6夹杂7参与
谢:1向···谢罪2表示感谢3告诫4谢绝5凋谢
乘:1“乘韦”在古代都是合在一起用的,意思是四张熟牛皮。整句话意思就是,先用四张熟牛皮,再用十二头牛犒赏军队。 2万乘兵车,应该是辆的意思3
因利乘便,趁着有利的形势,因,乘,都是趁着,的意思,利和便,有利的形势4可能是趁着
遗:1送给,交付2放弃,弃3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我觉得遗 是余留下的,的意思
信:1可靠的2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信,确实。3信: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4信步:散步5信手,随手
亡:1亡:有失去,丢失的意思2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亡,逃跑的军队3古同“无”,没有4亡:同“无”;不。副词。“亡何国变,宁南死。”不久,南明朝庭覆灭,左良玉也死了
顾:1,只是,只不过2照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4facca
2010-02-09 · TA获得超过5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都是中国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