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的赵括真的只是纸上谈兵吗?
提起“纸上谈兵”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战国时代,秦国与赵国作战。结果,赵国主将赵括被秦国名将白起击败,40万赵军被生擒活埋,不久后赵国灭亡。
这一战就是历史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中,赵国主将赵括因为年轻,轻率冒进,因此被白起击败。传言赵括是个只会读兵书的书呆子,因此这个典故又叫“纸上谈兵。”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括真的一无是处吗?长平之战背后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隐情呢?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自幼聪明,与父亲谈论兵法战策,总能对答如流,有时候辩论起来连赵奢也会词穷。赵括因此被赵王喜爱,但是,赵奢却告诫赵王,赵括空有理论,没有实践,是“纸上谈兵”,不可委以重任。
后来,赵奢去世,秦国大军进攻赵国。赵王最初派大将廉颇率军抗敌,廉颇用固守不出的方略抵挡秦军。这种战略虽然导致战争旷日持久,双方消耗很大。
这时候,秦王用反间计,诱导赵王撤掉“畏敌怯战”的廉颇,换上了“年轻有活力”的赵括。
赵括到任后,一改廉颇的防御策略,改为主动进攻。结果遭到秦军合围,最终40多万赵军土崩瓦解,全军覆没,赵括阵亡。
对于赵括的失败,后世人以结果倒推原因,认为赵括“纸上谈兵”,是一个误国误民的人,是赵国灭亡的头号罪人,他因此成为千古笑柄。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局势,或许能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
公元前260年,秦军募集百万主力,进攻赵国。赵王派廉颇率领赵国主力迎战,廉颇初战不利,被秦军连战连捷,被迫固守。
随后双方陷入消耗战,在我们的印象中,廉颇这一招好像使得秦国很被动。但实际情况恐怕未必!
秦人疏通了水路,用水运粮秣,其运输速度甚至超过了本土作战的赵军。秦国国力强大,为了战胜赵国,秦王发布了全国动员令。而赵国虽然有精锐的骑兵部队,但是国力远不如秦国。
实际上廉颇这样耗下去,最先垮掉的反而是赵国。
赵王屡次三番催促廉颇速战,其实就是因为国库空虚,无力支持长期战争。赵王换掉廉颇,与其说是中了反间计,不如说是赵国国力已经衰竭。
而赵括的“速战”方针,其实正是赵王的命令,赵括不过是这一国策的执行者罢了。
从当时的局势看,虽然秦国比赵军强大,但是赵军毕竟有当时最庞大的骑兵部队,主动出击依靠机动优势拼死一战,或许能扭转乾坤,最不济作战不利后也可以顺利撤退,以图再战。
只是没想到,赵括这个新兵蛋子的对手是战神白起,白起将赵军合围,导致赵军全军覆没。从这个角度看,换成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来指挥赵军和白起的秦军作战,其结果恐怕比白起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现在不联系当时的大背景和赵国局势,而肆意抨击赵括,真的客观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