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1
去年寒假里,大舅送给我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并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多从书中吸取营养,多增长见识。这套书共有四本,有地球家园,有人类生活,有文化生活,还有科学技术。我马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学技术这本当中的第一百零四页,上面讲了数学最早的计算方法,相传古代人用手指数数,但只有十个手指,所以他们发明了十进制,后来他们又用石子来表示物体的多少,自然数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读完这本书,我还从中知道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如数学中的数字是由阿拉伯数字演变而来的,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84。43米,物理学中的地心引力是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个不经意的现象中发现的,还从书中看到了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深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通过看书我知道了诺贝尔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用发明获得的奖金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用来奖励那些为科学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发现,很想获得诺贝尔奖,为科学做出贡献,也要为祖国争得荣誉。在与《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相伴的日子里,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智慧。它像一盏灯,在我最黑暗的时候,帮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它像一杯甘甜的水,在我最口渴的时候,滋润了我的心田。它又像一位老师,在我迷惑不解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我还时常能在梦中梦见它,它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我走进了它,它也走进了我。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2
近期,我阅读了《中国少年百科全书》认识了不少的科苑精英,了解了我国的科学发展史, 获取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从而,知道了我们现在的高科技的生活来之不易。
认识了不少的科苑精英。有古代科学家托勒密,培根,哥白尼,牛顿,祖冲之,达尔文有现代科学家华罗庚,吴健雄
了解了我国的科学发展史。1500年前,祖冲之确定,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张衡在1800年前,制造了可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1570年左右,李时珍花了30年的时间写了《本草纲目》;钱三强在1946年底证实了原子核是一分为三。
获取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我知道了:太阳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太阳系的9大行星,以直径大小排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水星和冥王星。9大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方向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它们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公转周期也不同,例如,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公转轨道最短,公转一周只需80多天,而冥王星公转一周,则需200多年。在太阳的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这些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它们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块组成,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
围绕太阳运行的还有一种形状特别的星球,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彗星公转的轨道又扁又长,在地球上看到它们的机会很少,例如哈雷慧星,每个76年才光顾地球一次,人们最近一次观察到它是在1986年。
科学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告诉我们,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也是如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展,不仅让我们研究地球,还可以研究宇宙,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进入宇宙,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奥秘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3
寒假里,闲着无聊,便想找本书看看,我看见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便拿起了它,仔细品味起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书海中毫不起眼的小水珠,要学的还有很多!我不禁佩服起这本书!
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我不知道的奥秘:医学巨著《本草钢目》共 卷,有药物 9 种,植物药 09 种,其它为矿物及其它药物,新增了 种药,附有药物图 09副幅,方剂 09 副,约有 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与拟定的,以松驰情绪,还知道了《霞客游记》以日记为主,共 篇名胜游记,写 ~ 9 年间的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为详细记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啊!
这些知识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无穷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只有热爱学习,取求上进的人类才会获得。
我以定要从现在起,踏踏实实地打牢学习,学好基础,勤奋好学的钻研功课,为将来探索研究更多的学问,作好充分的准备。让我们出发吧!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在这本书里,我能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得到了这本书后,我就象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如鱼得水,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山。
暑假期间,爸爸带我去大连旅游,从大连乘船回山东烟台的时候,坐的是亚州最大的、最豪华的客船---勃海翠珠。早上一觉醒来,轮船还没有到岸,我赶紧爬到船顶看清晨的大海,只见船尾有几十只海鸥一会上一会下地紧跟着,我不懂它们为什么要追随着轮船飞翔呢?我一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才知道,其实,海鸥是十分聪明的,它追逐轮船是为了省力,轮船航行时产生的上升气流能托住海鸥的身体,海鸥利用这股动力气流不用扇翅膀,就能紧紧跟随海轮翱翔。再说,海轮航行时,会在船尾激出阵阵浪花,把海洋里的鱼打翻上来,海鸥正好捕食。有这么好的事,海鸥当然要追随轮船了。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科技发明、动物世界、植物王国、宇宙星空、世球大观、军事航天、体育纵横、名胜典故、奥秘世界等方面的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是一本很好的小学生课外读物,里面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生物,动物,星球等,还让我了解了以前的历史和各个地方名字的由来,各个节日的由来和各项运动的介绍‥‥‥
这套书分上、下二册,虽然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是这套书我特别感兴趣,我会认真地去读完它。从中找到以前我不知道的各种问题的答案。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5
看了>中的航空航天章后,我认识了蒙哥尔费兄弟,中国航空先驱冯如,莱特兄弟,还有飞艇制造家齐伯林。还知道了各种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比如说: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直升机的原理,黑匣子的用处等!
传说在14世纪末,一个被称为“万户”的中国人,就想到用火箭作动力进行飞行试验。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并让人把他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个大风筝,然后同时点燃火箭。万户的勇敢尝试虽遭失败,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的力量做飞行试验的人。
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勇敢和创新。并得知我们在飞天上有一个“第一”,虽然这个“第一”失败了。当我看完‘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这短短的一个小章目时,我知道了飞机在起飞前,先在跑道上加速行走一段距离。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克服空气阻力(起飞时还要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推(拉)动飞机前进。空气从机翼表面流过,由于机翼上下形状的差异,上表面的空气流程长,速度快,压力就小;下表面的空气流程短,速度慢,压力就大。这样,当上下压力差超过飞机的'重量(重力)时,飞机就可以离开地面,飞向空中了。
还知道了直升机靠螺旋桨旋转产生升力。当升力与直升机的重力相等时,直升机可以悬停在空中。改变螺旋桨的角度,使升力除抵消重力外,还产生一个分力,就可以使直升机前飞,后飞,侧飞和360度转弯等。这就是直升机的原理。看完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航天航空的知识。我一定多看一些关于航空航天的文章,学习知识,做出贡献!
读《儿童百科全书》有感6
最近,我正沉迷在一本名叫《儿童百科全书》的书中,本书介绍了很多科学知识,令我爱不释手,读后感触很多。
全书大致分为太空、地球、环境与生态、生物界、世界大陆、文化、历史与政治、科学、科技和人体等十个部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化学物理几乎无所不包,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介绍,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内容是“镜头下的生活”,书中介绍了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发展过程、工作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照相机几乎无处不在,就连手机也有摄影功能。照相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捕捉图像的工具,可广泛用于安全系统、太空探索、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原先我以为照相机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照相机发展至今已经历好几个世纪了。从公元10世纪阿布阿里哈桑根据小孔成像原理提出的暗箱概念,到19世纪40年代简易照相机在生活中的运用,再到19世纪80年代胶卷的发明,上世纪20年代长短焦镜头的研发,70年代全自动照相机的制造,90年代数码相机的普及,相机正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而不断改进着,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而发生着变化。
数码相机中装有一个传感器,传感器是一个有数百肆像素的 网格状排列结构,快门让光线进入镜头并到达传感器。每个像素都测定能够到达滤波器的绿、蓝或红光的数量,光的度量被转换为数字信息,然后产生出最终的数字图像。这就是数码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看了这些资料,令我茅塞顿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令我有许多感悟,是啊,科技的力量有多伟大,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勇于实践、追求真理的结果。
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我所不知道的“为什么”,可我却从没有关心过这些“为什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探究的大门,给我点燃了“勤思好问”的火种,给我播下了从小应多学科学,多用科学的种子。因为世界上还有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究。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勤思好问,将来也为人类科技的发展做 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