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对联?
写好一副对联,不可随意无章,需从韵律、词句、意境这三个方面着手,仔细推敲,继而熟能生巧,巧而生妙。
一、韵律
对联不用押韵,所以韵律感体现在平仄的律动上。那么什么是平仄呢?如今推行普通话,所以今人当用新韵,即汉字发音的第一声为阴平,第二声为阳平,阴平和阳平皆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如:追求古雅者,可依据古传韵书、韵谱,如《广韵》、《平水韵》等以古音划分平仄。
对联韵律的基本要求:
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这是对联的基本形式,是不容违背的。如: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
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如:
室雅何须大(仄仄平平仄)
花香不在多(平平仄仄平)
一丝不苟也未免过于严谨苛刻,如红楼梦中有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是可以的。
3、勿连平。就是一联之中,平声字排在一起不能太多。一般来说,一联的末尾,最多只能有两个平声字,超过三个就不太好了。一联的中间,最多只能三连平,超过四个就不太好了。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4、勿孤平、孤仄。就是一联之中,避免只有一个平声字或仄声字。这两点要求我们平仄要叉花着来,读着才会抑扬顿挫,不能老是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
5、五七联的拗救。如果是五字联和七字联,因为跟近体律诗的字数刚好一样,所以近体诗中的拗救规则也是适用的。所谓拗救,就是某处对仗不好,在这一联的其他位置做些补救,这个对仗就被修补好了。拗救的规则,说起来很繁琐,就不详表了。
二、词句
1、词性能对上,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如: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南、北、东、西、上、下对应前、后、左、右、高、低,雁翅对车轮,双对两,整体一气非常工整。
2、勿重字,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能是相同的字,上联用过的字,下联其他位置也以不出现为妙。如:
印出华章歌盛世
写出锦翰铸芳华
出和华字的重复,影响了整体的形式美感。
联句不光词性能对上,词的语义也能对上。比如季节,春夏对秋冬。四方,东西对南北。颜色,红黄蓝对绿赤紫。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总之,这方面精益求精,需要雕琢,需要储备,非信口凑字可成。
三、意境
对联不是凑两句话,让它们各个位置都符合音韵、词句的要求就完事了。对联最妙之处在于生出情趣来,这里试略举一二。
最常见的是构图。就是两联都表意生动,构成两幅相应成趣的图画。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画面中的萧杀秋气感扑面而来。再如:“十八年前不谋面,二三更后便知心。”新郎说十八年前不曾见过过面,一朝忽然成了夫妻,人本生疏。而新娘巧对下联,言新婚当晚,短时间内便会亲密无间。其语也谐,其意也真,把新婚之夜一对新人的娇羞、惊喜、心心相印都蕴藏其中。
藏典故,藏名物制度。如:“拂袖胡归去,动幡不是风。”上联说陶渊明故事,下联讲六祖惠能公案。再如:“举杯邀月影双醉,醉里挑灯剑朦胧。”上联用了李白的诗,下联借了辛弃疾的词。再如:“南屏晚钟霜月醉,翠湖春晓艳阳红。”南屏晚钟为古词牌,亦为歌名。翠湖春晓为古曲。
谐音双关。如:“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画中数行青山,哪里孔丘?”庄子,既指庄园,也指先秦时代的人物。孔丘既指山丘,也指孔子。“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三国人物鲁肃、攀哙、狄青、萧何。
一联中用很多相同的字。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如:“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通过一字多音多意的巧妙运用,字句的有机重复,使其意如江波滚涌,层层跌宕。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如:“海深波涛浅,赋贵贩贾贫。”“二人土上坐,一日月边明。”“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等等。
还有回环之类的,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贴翰林书。”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足见一幅对联不是凑字凑句的粗浅言辞,而是饱含了文化意蕴、才情志趣的高雅玩法。格式上平仄相对,词义相应,对联本来字数就不多,如果再不做些讲究,那就只是分列而立的两句白话而已,称不上对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