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明星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简述
两款明星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简述
1、俄罗斯“伊斯坎德尔”(Islander)战术弹道导弹
俄罗斯 “伊斯坎德尔”(北约代号SS-26)战术导弹系统研制的目的之一就是对抗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维持战略平衡。
“伊斯坎德尔”导弹设计中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弹道导弹设计框架束缚,使该型导弹的突防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电子化能力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伊斯坎德尔”导弹设计结构紧姿,外形简捷,没有以前导弹普遍有的加强肋、线缆整流等突出物,且在弹体外表喷涂吸波材料,有效减小了雷达散射面积。
导弹采用全程可控变轨技术,起飞后当导弹爬升至50km高度时改为平飞,中途可进行20~30倍重力加速度的大过载变向飞行,并在弹道末段采用了智能算法,可变换弹头末段行轨迹。在目标区上空,以大角度俯冲攻击目标,且末段飞行速度大于1800m/s,可对敌严密设防目标进行打击。
导弹还加装电子对抗设备和诱饵装置,使敌方预警探测系统难以发现和实施跟踪,大大增加了敌方拦截难度。据俄方称,该系统可突破包括“爱国者”在内的“任何现有反导系统”,突防能力可与“白杨-”战略弹道导弹媲美。
2、美国“民兵-Ⅲ”战略弹道导弹
美国的“民兵-Ⅲ”导弹是在“民兵-Ⅱ”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世界上第一种带分导式多弹头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1992年至今该导弹一直在进行现代化改进。2004年和平保卫者导弹退役后,“民兵-Ⅲ”导弹成为美国唯一的战略弹道导弹。
“民兵-Ⅲ”弹头突防采取了多弹头分导式突防方式。在其母舱中装有3枚子弹头,子弹头在末助推段的母舱内被机械锁定,末助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释放子弹头、金属箔条和重诱饵。
“民兵-Ⅲ”导弹大约在240km高度时分离末助推舱,末助推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按照计算机预定的程序对末助推舱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修正;大约在960km高度,开始顺序释放子弹头、金属箔条云团和重诱饵。
每次释放,必须使子弹头或重诱饵分别置于金属箔条云团中,且末助推系统可以使末助推舱改变弹道并调整母舱的飞行方向和速度后,再投出下一个子弹头或重诱饵。
全部突防系统投放完毕后,在真空段形成3串并行的多目标群,构成多目标飞行状态,每个多目标串大约有4-6个单目标群,每个群中多数含有重诱饵和金属箔丝形成的干扰云团;少数目标串含有子弹头,以欺骗干扰敌方反导系统的侦查识别。
有关研究证明,当子弹头数为5-15个时,导弹的突防概率趋近于1,就是说,拦截导弹将无从拦截。
伊斯坎德尔导弹是战术导弹,主要用途是对敌方基地、指挥所等高价值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民兵是战略弹道导弹,属于国之重器,只有在大规模战争中才有可能投入使用。二者的作战使命不同,决定了在突防能力上的侧重也不相同。事实上,突防技术本身并没有国别之分,在保证战术指标的情况下,各种技术都可以并尽可能的应用,以求做到首发必中、单发必杀。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以高过载机动变轨突防和大角度俯冲攻击目标为主要突防手段,配合减少雷达散射面积等方式,可突破敌方的中近程反导系统。美国民兵战略导弹则在机动之外,更侧重于通过分导式,以诱饵弹和红外干扰装置形成真假难辨的目标云,以饱和攻击的资态,使拦截系统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