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尤其是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环境、心理需要调节就更多了;但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大学都是实行修学分制(4年约修150个学分),修完学分就能毕业。下面从学习的角度探讨一下大学第一年的总体规划和注意事项。
1、大学不是中学,不要带着传统高中的方法去学习,上课只是形式,关键还是自学。
2、大一的学习特别重要。第一学期往往能够决定你大学生涯整个的走向。
3、大一你就应该思考四年后的目标;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是考研或是争取保研、本科后出国读硕还是在国内联读(本硕联的同学)。这些都很重要,事关你要制定、调整大一的学习方法。 4、考虑四年后继续深造的同学要特别注意:各学期学科的考试 “绩点”都很重要。绩点是绝大多数高校衡量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标准(请入学后详细了解)。绩点的作用。用句最简单的话说“在大学里绩点就是一切”。
5、学期或学年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学期或学年的平均绩点=所学各科课程的实际考试成绩X各科课程学分÷所学课程学期或学年的学分。(学期平均绩点;例:语85分,数分87,英92分,各科都是4学分,(85x4+87X4+92X4)/12学分=88=3.7=A-)
6、近年,有些高校采用了“大平台”招生或大一考试结束后;学生可根据爱好去选专业或转学院,但是;转学院和选专业是有前提的,除了有名额限制、及需要面试外,所选学院、专业科目还有不同的单科成绩要求(如:大一不能挂科等)及高绩点(选外语院的;英语考试要过90分)。另外;大二辅修“第二专业 ”大四的“保研”等,也有同样的限制,还是离不开绩点。
7、第一学期各专业都要学基础课,例如:高数、线代、大英、大物、体育、毛思等,大一的科目,如学习不太适应、不太认真时;期中考挂科(唔及格)的机会还是很高的,但一般到了期末考就较容易过了,不是太离谱一般都可过,所以;相对来讲较难获取得高分。
8、如果你大一出现挂科(期末),就意味着你以后可能会失去了很多机会,包括转院、转专业、奖学金、保研等。
9、大学并不是学习付出越多成绩回报就越高,讲究的是学习方法,很用功的学生未必能获得更高的绩点。虽然,学习用功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但是这就是大学,你可以抱怨但很难改变什么。
10、多数高校是根据你读的不同专业,同一科目教材都有难易程度之分,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是A级难度,而“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读“高数”或只有E级难度,各科也如此类推。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理工类大学与综合类大学的同专业学习要求、考题要求也不尽相同,大家不用为此太过担心。
11、大一要学好的科目只有两门:高数和英语。这两科都是都非常重要,且学时长、学分高、关联大,对以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基础科目,这两科影响“平均绩点分”也较大,学习时要去理解、要用时间才能读好,高数的微积分、英语的口译比较有用(中级口译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忽视。其它科不是不重要,但一般都相信 “临急抱佛脚”有机会考出好成绩。
12、大一(上)学校允许或有条件时也可参与选修,但不适宜多选,应将精力放在调整和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上,平时都是几个班一起上大课,但没有什么 “班”的概念。有配班主任,但一学期可能也没见几次。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没有补考制度,如果你这门课不及格的话,没有补考,只有重修,重修就是和下一届的同学一齐重新学习,重新考试,直到修满学分为止,重修是要付钱的,以学分计算。所以,从大学一年级就做好学习规划是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
尤其是大一新生,大学生活、环境、心理需要调节就更多了
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大学都是实行修学分制(4年约修150个学分),修完学分就能毕业。
其他方面也不能不关注,尤其是同寝室的相处一定要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相处模式。
1、不再让父母为自己打包行李,知道自己应该带什么,知道自己的东西放在哪里,做一个整洁细致的人。
2、从第一天起,自己完成报到的各项填表注册交费。因为将来还要自己完成更多的填表注册交费。
3、忘掉高考分数,报到用完的通知书压在抽屉底端。在新的学校,优秀需要重新再证明。
4、整理好自己的钱包,习惯自己带好各项钱卡证明的日子。
5、如果自己需要申请贫困生贷款,不要有所顾虑。提前办好证明,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然后堂堂正正地来还这笔钱。
6、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为经济上暂时的缺失而焦虑。
7、为自己做好规划。保证今天和昨天不一样,习惯充实的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尽量早起。
8、提前联络同门师兄师姐,开学前和他们吃一次饭,聊一次天,以后一定会感谢这个决定。
9、上第一堂专业课之前,做好预习。毫无基础地进入某些学科,可能会有点难度。
10、很多人离开的时候会感慨再从第一天来一次多好。所以能做到的只是从第一天就好好把握。
11、不轻信新生季来寝室敲门兜售杂志物品电话卡的人。
12、如果抱怨宿舍干扰大,就去图书馆。勤奋的人可以自己改变劣势环境。
13、分享拥有的资源。分享小零食、讲座信息、美食地图??还有,和愿意倾听的人分享喜悦和烦恼。
14、整理好自己的床铺桌面。保持周围的环境是让人想学习而不是想懒散的环境。
15、给家里亲人打电话的理由不要仅仅只是“要钱”。
16、理解每个人。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有别人不能轻易更改的印记,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衡量每个人。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aZHDzg8la-JRzQjgBHWlQ
提取码:2D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