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是如何处理重伤士兵,以至于日军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的?
二战期间日军大肆侵占我国,残害同胞无数,当然他们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随着日本投降迎来新中国的诞生,那么抗战期间的日本兵受伤后会得到怎么样的安置,那些受重伤的军兵下场又是如何的呢?据说真相令人胆寒。
行军打仗最不能缺的就是医疗兵,我们先说日本方面的医疗兵布置,日方军队体制中共配置有医护兵、药物兵、军医、牙医等,除医护兵要上前线抢救伤员之外其他三类都是躲在后方驻守基地工作的,军医主要负责医疗从战场抬下来的日本兵。
在战场激斗中,有士兵中弹都是由医护兵冲过去进行简单救治,如有重伤不能继续战斗者就用担架抬回去给军医治疗,如果军医应付不了就派车送往后方医院。据说日本军在每一支队伍里都配置4名医护兵,充分给足了战时医疗保障,所以抗战前期日方士兵确实伤亡较少。
可惜在作战后期,日军的战线在我中华大地越拉越长,因此死伤数量急剧增大,此时日方高官就渐渐顾及不了那么多伤兵,直接就造成了日本士兵受伤后自生自灭的现象。
根据负责粮食弹药输送的士兵田诚一战后记忆:有一次国民军夜袭日军,日本后勤送粮食弹药队举步维艰,都是用生命冒着枪火炮弹冲赴前线给日军提供补给,当时他就背满粮食子弹赶来,突然遭遇一轮空袭,吓得马上窜入旁边的战壕下躲避,殊不知此战壕里早躺着许多日本伤兵尸体,有的甚至腐烂严重,而这些伤兵都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而死亡,甚至没有更多人力资源将他们抬出战场进行埋葬。
前期日本能全面照顾到受伤士兵,到了后期战况不理想,岛内生产补给跟不上另外还有美帝大佬在海域上阻断他们的物资,因此深入在中国作战的日军们越发困难,药物食品缺乏,医疗兵人数逐渐下降,在多方面因素导致之下,很多日兵中弹或被炸伤后基本没有医护兵来给他进行救治,更无人抬他回军营找军医抢救,就这样躺着等死了。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高层认为战斗中受重伤的士兵简直就是一个拖垮队伍的“累赘”不仅要费人力抢救还要耗掉药品跟粮食,为此日方就让重伤兵者发挥日本武士道精神,以死报效国家。
另外有些日本士兵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发现同胞重伤后不忍其受苦,逐一枪给他来了个痛快,不过大部分的日本兵都是用刺刀解决自己的队友,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省些子弹。
对于重伤日本兵还有几个说法,一些伤者被医护兵抬回战地军营之后,军医也充分“杀人”角色当其诊断出该士兵无法再作战之后为渐少日方开支就用空气针或毒药将伤者致死,这种死法及其剧痛难忍,所以一些士兵在战场重伤后如果身边没有队友帮自己,本人就掏出刀来切腹自尽,这样既给自己来一个痛快也能让世人知道自己拥有武士道精神。
因此在二战后期日军如果有士兵在战场不幸重伤基本都是活不成的,本来叫嚣要在三个月征服全中国的日军,当真正入侵我国后才知道自己泥足深陷,根本没有他们现象般简单,而被日方军国主义高层当作棋子的日本士兵,在受伤之后日方高层就干脆抛弃了他们全由这些士兵自生自灭,最终大部分日本士兵都沦得一个惨死的收场。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不仅对敌人手段及其残忍,对自己人下手也是特别狠。没有一点同情心。
当时的日本军队对于轻伤或者是伤势可以顺利恢复的日本士兵,都会好好治疗,带着他们和队伍一起走。但是对于严重级的伤员,日本军队对于自己人同样采取了人道毁灭的措施。
不过虽然对于重病伤员采取了人道毁灭的措施,但是让日本士兵心寒这个说法,几乎不成立的。二战时期入侵中国的日本军队,都是有着非常坚定的“军国主义”。
在战争初期,日本军队还会带着自己的重伤士兵一起共进退。将他们送到战线的后方,有着专业的军医帮助他们治疗伤势。而且战争初期日本军队的医疗物资非常的充足,食物储备也是充沛的。这时候的重伤员不仅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吃的喝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偶尔还会有一些小福利给重伤员调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日本军队在我们中国八路军的进攻下,节节后退。这时候的日本军队医疗资源用的已经差不多了,而且吃的用的所剩无几。日本军队被打的有点顾头不顾尾。在慌忙的逃窜中,日本军队选择了对自己的重伤员进行人道毁灭。鼓励他们剖腹自杀。但是得日本军人认为即使是死了也是为当时的日本天皇效命了。所以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残忍的,反而以这个为荣。所以即使战争的后期日本对自己重伤员采用残忍手段。也不会有几个士兵觉得是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