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本想立曹植为太子,最后为何还是向曹丕低头?
曹操确立继承人一事,在当时是件大事,也是让曹操头疼好久的一件事,尤其在立长子曹丕还是三子曹植之间意向不定,犹豫不决,不但让曹丕、曹植焦虑,即便是曹操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为此颇费心思。当曹操后来征求谋臣贾诩意见时,贾诩开始不说,后来说了一句话,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抵一万句,促成了曹操当机立断,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三国志·曹植传》说,曹植十多岁时,读书破成卷,擅长诗歌、词赋、文章。父亲曹操曾经读到曹植的文章,怀疑这么小的他没有这么神的笔,就说儿子啊,你是请人代笔的吗?曹植跪下申诉道,我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父亲不信可以当面试我,何须请人代笔!于是,铜雀台落成后,曹操召诸子上台,让儿子们各自作赋一篇,曹植援笔立成,比任何人都快捷,且写得最好,曹操既惊又喜。后来,曹操每有难题发问,曹植都能对答如流,曹操从此对曹植刮目相看,几度想立曹植为继承人。
曹植传中还说,曹操虽然很喜欢曹植,都已经要不立嫡长子曹丕,而要立这个三儿子为继承人了,但是,曹植文人性格,比较任性,不拘细节,饮酒不知节制,让曹操的喜欢大打折扣。而曹丕在父亲选继承人的过程中,不事张扬,小心谨慎,做事以满足父亲的意愿为原则,曹操边上的人,特别是文臣武将,多替曹丕说话,所以,最后曹操心意已决,将曹丕立为冢子。
才华,加言行,加旁边人的口碑,是曹操决定立谁为继承人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才华是一己之赏,喜欢而已,但要立为继承人,考虑的却是权势的传承,这个占比不会太大;言行,相当重要,掌权者为文武左右之标杆,不能立威于群僚,何能让权力稳固?这个占比不会小;而边上人的话语,则占比更大。为何?权位不是一个人的权位,他是文武凝聚力的表现,掌权者让人信服,则权势更大,掌权者不让人信服,则有倾覆的危险。因此,曹操在确立之前,曾经征求过许多重要幕僚的意见,其中包括崔琰、毛玠,还有贾诩,而贾诩的意见,让曹操直接作了立谁的决定。
《三国志·贾诩传》记载说,当时,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曹植为临淄侯,各有让曹操喜欢的地方,也各有党羽。曹植自负其才,颇为放浪。而曹丕年长老成,谦虚谨慎,多次向父亲宠臣贾诩请教自固之道,贾诩让他立德、立志、勤奋、孝悌,曹丕深以为然,从此按此严格约束自己。
后来,曹操问贾诩,该立谁为继承人呢?贾诩“嘿然不对”,默然不答。曹操问,我问你,你怎么不回答?是啊,贾诩为什么不答呢?他是在卖关子,故意引起曹操的注意。于是,贾诩故意惊醒的样子,说,我刚才在想一个问题,因此未答。曹操说你想什么?贾诩说,我想起了袁绍和刘表他们父子。曹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随机确定立曹丕为继承人。
为什么贾诩说起袁绍和刘表,曹操就立马作了决定呢?因为袁绍和刘表二人,都因废长立幼而引起了内部分裂,最后鸡飞蛋打,为曹操所灭,曹操深知他们灭亡的原因,故有恍然大悟的一笑,故有此快速的决定。所以,与其说曹植与曹丕争储是失败于做人立德,不如说失败于长幼次序,因为立曹植为继承人,比立曹丕要危险得多,其原因还不单单是长幼,还有那些身边大臣的认可度。